胡召才
摘 要:新課程改革倡導教師在教學中采取一種讓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方式。而助學稿的出現就是讓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從助學稿使用這一過程可以看出助學稿對學生和老師兩個群體都有要求。近些年從助學稿在課堂中的使用情況,可以得出助學稿的使用有助于構建高效課堂,其是一種能夠提高教學效率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助學稿;高效課堂;教學方法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尤其提倡要以學生發展為本,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而助學稿的出現和使用與新課程改革的這一提倡是不謀而合的,因為助學稿的宗旨是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以教學大綱為本,采取“填鴨式”教育模式,深受應試教育的束縛,認為學生只要認真聽課及時完成作業就行,從而忽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被動的學習者,這樣的教學課堂是低效的、不科學的。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開展,我們提倡要把“低效課堂”變為“高效課堂”,在這一過程中助學稿在教學上的使用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我們就詳細來探討一下助學稿與“高效課堂”建設的關系。
一、助學稿含義
助學稿是指教師在做好備課的前提下,根據學生學習和所掌握知識的具體情況,編寫和挑選出來適合學生使用且符合教學內容,并且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教師在課堂上所講的核心知識和重難點的一種教學方式。我們可以從助學稿的“助”字看出,助學稿的出現主要是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在學習過程得到啟發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助學稿是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體,促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教學模式,它的使用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進入高效的學習狀態。
二、課前助學稿——以高三地理復習非洲這一單元(人教版)為例
(一)助學稿具體使用流程
教師應在復習課上課前幾天把關于非洲這一單元復習的助學稿發放給學生,讓學生根據助學稿自主復習非洲這一單元的知識,并根據助學稿了解非洲這一課所要掌握的重難點有哪些,然后教師再把學生完成后的助學稿收上來批改,這樣做既可以讓老師了解學生對非洲這節課知識掌握的具體情況,又能夠讓學生明白自己在非洲這一單元的復習課上應該主攻什么方向。
(二)助學稿的內容——以高三地理復習非洲這一單元(人教版)為例
助學稿內容主要分為高考考點、基礎知識梳理、重點難點、復習指導、課堂練習、高考鏈接、練習題、復習反思八大部分,下面就以高三地理關于非洲這一單元的復習為例詳細來說明一下助學稿的內容。
在非洲這一單元的助學稿中高考考點主要為非洲的自然概況、埃及、南非,在基礎知識梳理部分可以用填空形式梳理關于非洲這一單元高考高點的基礎知識,如熟悉非洲地名:四大河流、沙漠、幾內亞灣、埃及、南非、尼日利亞、開普敦等。了解東非大裂谷形成的原因,然后非洲尤其是東非、中非、西非糧食匱乏的原因,分析為什么非洲被稱為“富饒的大地”,最后梳理埃及和南非的自然環境和獨特的自然優勢情況。接下來的復習指導就是復習本單元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最好使用表格和樹狀圖的形式把所需要注意的問題羅列出來,這樣可以讓學生對復習指導中所遇到的問題一目了然。如在復習非洲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分別是非洲干燥地區廣的原因、尼羅河的定期泛濫的原因、單一商品經濟為主的原因、剛果河的水力資源豐富的原因。這些問題就可以用表格和樹狀圖的方式簡單羅列出來,也可以把剛果河和尼羅河結合起來做一張表格,這樣對問題的回答就更清晰明了,既可以看出尼羅河泛濫的原因又可以知道剛果河水力資源豐富的原因,兩者在對比使這種差異化更加明顯。課堂練習與高考鏈接合為一項,主要是搜集關于非洲這一知識點的高考題目,最好在這一部分節選綜合題,因為綜合題包含的知識點更為全面且高考非洲這一部分的命題多以綜合題的形式出現,最后是課后練習分為選擇題和綜合題兩大部分,可以節選各地優秀的期末和高考題。
最后在助學稿后面的反思是讓學生做完練習把自己還未弄懂的部分或不會做的習題題號寫在空白部分,如學生在空白部分寫到怎樣判斷地形類型,這樣當教師批改助學稿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學生對非洲這一課的薄弱點在哪里,下回上課可以針對這一狀況適當調整教學節奏。
(三)助學稿的使用要求——預設和課堂生成相結合
助學稿對教師和學生這兩個群體都有一定的要求。對學生的要求主要是讓學生根據助學稿的內容根據課本進行自主復習,對照課本把填空題完成,就如前面所提到到關于非洲復習(人教版)助學稿,其中就有基本知識梳理部分,這時學生就可以依據課本上關于非洲的知識加上助學稿的基本梳理部分對非洲的相關知識進行復習填空。最后當教師講解完助學稿上的習題后,要求學生對助學稿整理成冊,可以方便以后的復習。
對于教師,教師要認真編寫和批改助學稿,在編寫時要注意這一知識點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和這一知識點在高考命題中多以什么形式出現在試卷上,是選擇題還是綜合題,對此要進行認真的分析,認真批改學生交上來的助學稿,閱讀學生寫的復習反思,總結問題集中在哪些方面,或根據助學稿預設一些問題,在下次上課時提出以便再次復習,但要注意和課堂生成相結合,以便應對課堂上會發生的各種情況。
如在講授非洲自然概況的時候,教師根據非洲這一單元的助學稿預設的問題是非洲為什么是“富饒的大地”,這時可能有的學生可能會質疑這個問題的準確性,因為在我們的認識當中非洲只有南非還算富足,北非是很貧瘠的,說富饒一詞是否不那么準確。這時教師應根據課堂發生的具體變化,先解決學生這個問題后,改變問題的方向,問為什么在同一個大陸,北非和南非差距如此之大?這一問題的轉變使學生對這個問題認識理解更清楚,從而進一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預設與課堂生成結合起來,有利于應付課堂中發生的各種情況,提高教學效率。
三、助學稿的優點——利于高效課堂的建立
助學稿的使用有助于高效課堂的建立,其優點主要體現在節約課堂時間,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在短時間里知道這堂課的重難點,教師又結合批閱情況知道大部分學生在這些知識點有哪些不足。助學稿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因為助學稿的習題都是教師精挑細選出來的,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學生完成這些題目后,對該知識點的了解就差不多了,就不用再多做其他的習題了。
如學生提前完成關于非洲部分的助學稿,知道了在這節復習課上老師會重點講解非洲的自然概況和非洲干燥地區廣的原因、尼羅河的定期泛濫的原因、單一商品經濟為主的原因、剛果河的水力資源豐富的原因。有根據自己做題情況知道自己在非洲這一知識點的薄弱部分在哪里,從而在教師講授的時候注意理解這一部分。教師也可根據這一助學稿知道學生對非洲這一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針對性的進行講授,從而節約課堂時間,所用講授知識的時間也和專家指出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相符合,而剩余時間可以留給學生自主學習和向老師提問問題。
助學稿符合《新課程標注》的核心理念,從學生出發,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這改變過去以學生被動學習的形式,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模式。且助學稿的運用使上課講授知識的時間符合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時間,使學生能夠在短時間里達到高效學習狀態。
參考文獻:
[1]胡艷麗.初探“高效課堂助學卷”的輔助教學功能[J].東方青年·教師,2012(7).
[2]計曉鐘.英語“助學稿”使用初探[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