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課程整合和課程群建設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在分析目前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以能力培養目標為導向,構建了以《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為核心的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群,并分析了各課程間的上下游關系及其在能力培養目標中的定位。
Abstract: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nd curriculum group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courses on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were analyzed. Then the curriculum group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was construct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ability target. Also,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ourses and their positions in the curriculum group were revealed.
關鍵詞:高等教育;課程群;能力目標;人才培養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curriculum group;ability target;talent training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3-0224-02
0 引言
工程管理人才已經成為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核心驅動力。截至2013年國內高等學校中有406所開設了工程管理專業,在校學生總人數為15萬人,在高等學校土建本科專業中招生規模僅次于土木工程[1]。課程群是以單門課程為基礎,由多門相互獨立而又緊密相連的相關課程共同組成的一系列課程[2]。工程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就是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群。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群以《工程項目管理》為中心展開,實踐性和綜合性較強[3],是培養學生專業綜合素質和專業綜合創新能力的關鍵環節。
本文以能力培養目標為導向,在分析目前工程項目管理課程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構建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群,達到知識整合和轉化的目標,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
1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包括《專業導論》、《工程項目管理》專業主干課程以及投資造價、質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專業選修課程。在單門課程建設中,教師往往較為重視課程內容的完整性和系統性,但由于不同的專業課程由不同的教師主講,缺乏系統性規劃和建設,忽視了平行課程、上下游課程之間的交叉和銜接,因此出現很多弊端,主要體現在:
①教學內容存在局部交叉或脫節。由于《專業導論》、《工程項目管理》是綱要性課程,是系統性講授專業課程所需掌握的基本知識點,然后通過其他具體課程詳細講授不同領域的知識內容,這種課程體系的架構很容易帶來教學內容劃分不清晰,造成教學內容存在局部交叉或空白的現象。
②知識點被割裂到不同的課程,課程間的互動和系統性不足。工程管理是一個系統性工作,對知識點割裂性的講授實際上違反了工程管理學科自身的特點,影響學生綜合專業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③實踐教學環節各自獨立,缺乏整體設計。體現在:課堂案例設計圍繞各自課程,缺乏系統性和延伸性,學生無法接觸到全面的工程管理案例分析實訓;單獨課程的課程設計主要起到鞏固對應的知識點的作用,對學生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作用有限。
因此,目前的課程設置方式,無論在教學內容、案例討論還是課程設計環節,都沒有順應工程管理學科綜合性和系統性的特點,造成前后課程間缺乏有機的聯系,迫切需要對相關課程的關聯性和系統性進行整體規劃和融合。
2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的能力目標分析
工程管理專業的目標是培養具有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領域技術知識,能夠在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領域從事全過程工程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4]。因而,作為工程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旨在通過技術、管理、經濟、法規、計算機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訓練,培養學生在專業領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根據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綜合性和實踐性強的特點,將能力目標分為三階段逐級建設(如圖1所示),從整體認知階段擴展到專業課程的學習階段,最后通過知識和實踐的綜合運用達到對所有理論和實踐知識的整合和轉化。
3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群建設
結合工程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和圖1所示的能力培養目標,構建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群(詳見表1)。
考慮到《專業導論》是先導性的啟蒙課程,培養學生初步的、整體的專業認知,因此設置在第1學期。《建筑施工》是技術類的基礎性課程,《工程造價與投資管理》、《建設工程進度管理》、《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是工程管理的三大核心知識領域,《建設法規》和《BIM技術原理及其應用》分別補充法規和計算機方面的理論和方法。因此,將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群建設的對象確定為表1所示的八門理論課程,共288學時。此外,根據單門課程的培養要求,設置了《建筑施工課程設計》和《工程造價與投資管理課程設計》的實踐環節。根據能力培養目標,設置了《工程項目管理綜合課程訓練》的實踐環節以促進學生的知識整合和轉化。課程群建設不是對多門課程內容簡單的疊加,而是要在整合總體知識的同時,實現各門課程知識結構的優化和改進[5]。
各門課程在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群中的能力目標定位如圖2所示。最后通過《工程項目管理綜合實訓》的實踐環節,對所有課程中的知識點以綜合性案例分析的方式進行融合,更有利于促進知識的整合和轉化。可以看出,課程群中各門課程的上下游關系更清晰,這種“整體-局部-整體”的認知方式更符合知識獲取的一般規律。
4 結語
在我國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迅速發展的新時期,更加迫切需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工程管理人才。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群的建設有利于學生對專業知識進行系統梳理和整合,綜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價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S].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15:50.
[2]黃小林,蔣慧.基于能力培養的土木工程管理類課程群建設[J].管理觀察,2015,24(587):136-137.
[3]袁華.項目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亞太教育,2016(3):91-92.
[4]許娜,王莉.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3):125-128.
[5]劉小斌,段志偉,劉偉,李夢達,王金玉,付光杰.基于課程群與項目驅動的卓越工程師培養體系研究[J].價值工程,2014(11):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