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強
[內容摘要]生活化教學是新課改背景下的產物,開展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夠從根本上落實“從生活走向物理,再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物理終極教學目的。初中物理新課標明確指出:課堂要貼近學生生活,同時強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其目的在于讓物理源于生活且回歸生活。
[關鍵詞]新課改 生活化 物理教學 精彩實效
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要實現初中物理生活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以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為出發點,將物理知識與學生的生活進行密切的聯系,讓學生了解自己生活中蘊含的物理知識,拉近物理與他們之間的距離。因此,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義不容辭,如何巧取生活之花,妙育物理之果,是值得我們一線教師探討與研究。
一、課前預習的生活化
課本中每一個新的理論知識,教師要認真備課,剖析知識點的組成部分,在布置預習任務時將知識點轉化到具體的生活現象中,讓學生研究觀察。這樣做既貼近學生具體生動的生活,可以激發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推動教學順利高效地運行,又培養了學生觀察生活的好思維習慣,我們何樂而不為?
例如:在布置預習圓周運動的任務時,我把兒童自行車搬到講臺桌上讓學生在課堂上觀察自行車的飛輪、鏈輪和后輪的運動情況,讓他們描述圓周運動的快慢是有什么決定的。這樣的布置學習任務就讓學生充滿新奇心理,與生活聯系緊密的知識就強烈激發了學生的探索和學習欲望,實踐證明最后學生學習線速度和角速度的熱情和收效都很高。還有在上電學焦耳定律知識點時,為了讓學生明白歐姆定律并不適用非純電阻電路中能量轉化為熱量的情況,讓學生上到講臺桌上摸摸電腦主機或站到課桌上感受一下投影儀的熱度,讓他們解釋這一現象,甚至還可以推進設置問題如引導他們討論散熱不佳將會帶來什么后果,不僅更好地引出焦耳定律知識點,讓他們更深刻學習掌握課本理論知識,還可以將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當中,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也許哪天,他們就是小小發明家。
二、課堂理論知識生活化
除了學校配置的實驗儀器,教師更應充分地利用生活中的實物做好每一項實驗。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很重要的一個不同點就是它是建立在大量地生活現象和事實的研究基礎上,它來源于生活,又要回歸于生活。平時的教學實驗,教師如能認真剖析課堂教授內容,將理論知識與學生貼近的生活和生產現象緊密結合起來,做好實驗裝備,或者讓學生一起探究合作,這樣更能使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可親可敬,如果試驗成功,還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比如在講述離心運動知識點時,我將充斥在街頭巷尾的制作棉花糖機器復制了出來,在課堂上直接演示生產棉花糖。雖然裝備比較簡陋,但產品卻是色香味俱全,膽大學生的直接食用都讓整個課堂生動而刺激。這樣的課堂效果遠超出我的預估,當時學生滿眼都是驚奇,在他們眼里,我變成是連家里的電燈都可以自己制造的能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圍繞著“棉花糖”,主動參與離心運動知識點的思考和探究,極大提高了學習效率。之后,我還讓學生從知識點中發散開去聯系生活中的其它具體生產和生活現象,并動手操作實踐,自己“生產制造”生活中的實用機器。正好學校舉行科技文化藝術節,一些學生手工制作的產品都獲得眾多教師的贊譽。我相信在這樣愉悅體驗的課堂環境中,枯燥的理論知識將會產生質的飛躍。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自覺運用和動手實踐創新能力將得到很好的提高和加強。
三、課堂研討過程生活化
當課堂從現象、實驗回歸到理論的提煉時,教師切不可到此嘎然而止。教師到這一個步驟要做的就是進一步引導學生物理學家為什么會從庸碌平凡的生活現象中揭示出各種引領人類走向尖端科技的物理定律。比如生活中司空見慣的雷電現象,我們視若無睹,而富蘭克林可以冒著生命危險去作“捕捉天電”的風箏實驗,發明出避雷針,給人類回避自然災害帶來極大的應用價值,還有航天飛機的制造、核電技術的發明及正步入我們身邊生活的高鐵,還有多得數也數不清的生活中的物理知識的應用。這樣深層次的研討,讓學生從平凡宏觀的大生活中清醒過來,發現微觀世界的奇妙與樂趣所在,最終反饋到學習物理學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這一層面。
四、課堂教學目的生活化
課堂教學最終目的就是提升學生實踐能力,把理論知識和生活實踐完美契合。所以教師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在平時熟悉的生活中找到問題所在,通過得當的指導,讓他們能夠運用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真正體味到物理學科的魅力所在,培養起他們學習乃至生活的強大自信心。比如在聯系當前交通運輸中起重要作用的橋梁和物理學科知識的一次研究性學習中,我讓學生自己查找資料,寫一份專題報告。學生對這樣新奇有趣的學習任務非常積極。在分組合作過程中,他們鼎力合作,有序分工,查找到眾多豐富的資料,不僅讓學生欣賞到世界形狀各異的眾多橋梁,認識到橋梁在人類世界中的重要作用,還讓學生在快樂研究中掌握了力的合成與分解、空氣阻力、共振、熱脹冷縮、向心力、形變、空氣阻力等眾多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
如果物理課堂是一片土地,那么“生活物理”教學就是植根于這片土地的耕種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只有教師用心引領,有效探索多元生活化教學方式,才能使課堂充滿個性與靈氣,才能使物理教學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