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滾
摘要:立德樹人是高等教育擔負的根本任務。高校德育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提升德育工作質量意義重大而深遠,本文試作探索分析。
關鍵詞:高等教育 德育工作質量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6-0075-02
不久前,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全國高校掀起學習宣傳貫徹會議精神的熱潮。
立德樹人,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高校要牢記使命擔當,順勢而為,高舉立德樹人的旗幟,與時俱進,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順應時代、社會環境條件的發展變化,始終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塑造道德高尚、人格健全的人才。人品遠比文憑重要。正所謂無德無才是廢品、有德無才是次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有德有才是極品。為打造極品,必須高度重視德育工作。
一、高校的德育工作現狀
大多數高校普遍重視大學生德育工作,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基本做到“全員育人、全面育人、全過程育人”。一是建立了一支由黨政領導、政工干部、系部領導、班主任、輔導員、專職教師組成的精干的德育工作隊伍,這支隊伍整體素質比較高,工作能力比較強。二是充分發揮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基本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的目標。保證了《基礎》《概論》《形勢與政策教育》3門思政課程教材、課時、教師、教學四個方面落實到位。大學生能夠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容,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是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革命傳統、民族精神、時代精神、文明誠信感恩等教育,學生有較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四是堅持課堂內外相結合、個別咨詢與團體輔導相結合,堅持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周、知識競賽等活動,抓好了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數學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五是通過開展“誠信伴我行”職業道德教育主題月活動、主題班會、專題講座、專題報告會等,強化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六是在學生中開展以“講文明、講誠信、講感恩”為主題的“三講”教育活動。通過“講文明”,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全面提升學生的文明禮儀素養;通過“講感恩”,讓學生常懷感恩之心,不忘黨恩、國恩、幫扶恩、救助恩、父母恩、師長恩、同學恩,塑造健全的人格;通過“講誠信”,養成誠信待人、誠信處事、誠信學習、誠信立身的良好習慣。通過“三講”教育專題活動,陶冶了學生情操,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的確,各高校涌現出一批先進人物、典型事跡。有感恩反哺社會的余明發,帶著撿來的妹妹上大學、被評為感動中國人物的洪戰輝,見義勇為舍己救人的大學生英雄群體等。我們在看到德育工作成績的同時,還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通過認真分析,仔細查找,我們發現,雖然各高校在德育工作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是與黨和政府對高校教育的要求相比,與社會大眾對高校教育的期盼相比,與學生和學生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滿意度相比,我們的德育工作質量需要進一步改進。
1.德育工作實效性有待增強
信息時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變化,各種信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意識形態領域消極負面的信息無孔不入,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遭遇不小的挑戰,搶占制高點,把牢思想陣地至關重要。高校須進一步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凝聚大學生的智慧和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2.德育工作的運行機制有待完善
德育工作不能是思政老師、班主任、輔導員的專利,各科任老師、教育工作者都應發揮相應作用。各部門相互協調、加強合作,形成合力,完善協調機制是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3.德育內容和方法的創新力度有待提升
德育工作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只能事倍功半。德育工作的內容要緊跟時代潮流,貼近大學生身心發展,創新方式方法。
4.德育工作隊伍的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德育工作隊伍參差不齊,整體素質不夠高,專業化程度不夠,深諳學生心理特點、悟透高校教育規律、嫻熟和創造性運用德育手段和方法的工作隊伍尚未完全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氛圍尚未真正形成。
三、提升德育工作質量的對策
完善德育工作機制,增強實效性,進一步提升德育工作質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度融入德育工作中,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真正被大學生所感知、所認同、所掌握,并內化為比較穩定的價值取向。
1.加大德育工作創新力度
創新德育方式,更新德育內容,保持時代特色,使德育工作更貼近學生,貼近實際,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切實幫助大學生解決思想上的困惑和實際問題。大學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血肉的個體,當今社會,居高臨下、紙上談兵的說教難以讓學生接受,必須從大學生的思想心理實際出發,充分尊重其心理需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課堂學習的時間有限,既要發揮課堂主戰場的作用,更要注重利用所謂的“閑暇”時間,在辦公室、宿舍等場合談心聊天中,結合時政熱點、身邊人事,潤物無聲地滲透德育,特別是在國家重大紀念活動、重要時政活動、學校開學典禮、新生軍訓、學校運動會、元旦晚會、學校建校周年慶典、畢業典禮、學校職代會黨代會、春運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等大型活動的組織參與過程中,不失時機地融入德育,激發大學生的愛國愛校情感,培育集體主義榮譽感和無私奉獻精神,引導幫助學生增強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提高思想修養和道德境界。
2.完善德育一體化運行機制
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與日常思想教育有機結合。德育工作是一項長期、艱巨和復雜的系統工作。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思
想在變。不可能一勞永逸,德育工作永遠在路上。思政理論課教學是極其重要的手段和環節,要探索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充實教材內容,嘗試全新教學手段,但這遠遠不夠。需要不斷地延伸,課內課外緊密結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有機結合,專題教育與日常教育水乳交融。從細節入手,從小處著眼,在點滴生活中,在校園文化中,在日常言行中,傳播道德模范、感動中國人物、孝心少年、自強之星杰出人物先進事
跡,感化浸染大學生的心靈,引起大學生心理上的共鳴共振。榜樣的事跡將有效地轉化成大學生內在的動力和外在的行動。
3.充分利用新媒體新技術
充分發揮網絡在德育中的獨特功能,完善已有的德育工作網站,拓展大學生德育培養的渠道和空間。德育工作面臨著時代的挑戰,電腦網絡、移動互聯網的出現,微信、微博、QQ等聊天工具的廣泛普及,使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時代的弄潮兒,充滿青春活力的大學生更是時尚的引領者和踐行者。各種思潮、觀念泥沙俱下、鋪天蓋地而來。高校德育工作唯有順應潮流,主動出擊,搶奪思想高地,把正能量信息作出品牌、特色和亮點,才能讓學生入腦入心入行。
4.加強德育工作隊伍建設
加強專業化、高水平的輔導員隊伍建設,提升德育教師整體素質水平。高校德育工作是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從事德育工作的人首先自身必須具備較高的人格修養、道德水平、理論素養,否則己身不正,何以正人。因此打造一支專業化、高水平的德育工作隊伍顯得尤為關鍵。必須采取“引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大對德育工作者的教育培訓的力度、拓展培訓的廣度、挖掘培訓的深度,千方百計提高他們的政策理論水平、思想道德品質和人格魅力;努力改善他們的工作學習條件,改善生活待遇,激發他們從事德育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增強他們的使命感、責任感、榮譽感,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和提供可靠的保障。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