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期高校學風建設出現一些令人堪憂的問題:學校不重視、教師輔導員素質不高,學生學習動機不純、學習態度不端、學習行為不穩等。究其原因是對正確價值觀的認知和踐行存在問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指導高校學風建設的思想理論基礎,引導廣大師生員工認知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學風建設強基固本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風建設;思考
黨的十八大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了凝煉和概括,提出以“三個倡導”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國民教育總體規劃,貫穿于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各領域,落實到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各環節,覆蓋到所有學校和受教育者。”[1]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的學風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高校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學風是大學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教書育人的本質要求,是高等學校的立校之本、發展之魂。優良學風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能否營造一個優良學風環境,關系到高等教育的科學發展和教育事業的興衰成敗。”[2]由此可見,學風體現了一所學校的精神文化,也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資源。目前,高校的學風建設呈良好態勢,大多數學生學習刻苦努力、學習態度積極向上。隨著高校的連年擴招,使得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向"大眾化"轉變,加之社會大環境的影響,高校的學風建設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存在的問題不容小覷。
(一)學校層面
良好的學風是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生命線”。但部分高校沒有認識到學風建設這一重要地位。首先,缺乏優良校風。優良的校風是培育優良學風的根本保證。部分高校不重視培育優良校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學風建設。其次,漠視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不僅包括校園景觀也內含著學風。部分高校認為校園文化只是學校景觀的一部分,不蘊含學校的學風和價值理念,忽視校園文化的育人作用,不利于優良學風的形成。
(二)教師層面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教師的人格魅力可以直接對學生產生無言的持久的影響,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學術指導的效果。”但實際教學中,因教師自身素質不同、工作認同度不同,上課的效果也不盡相同。那些知識儲備雄厚、教學方法多樣化的教師深受學生的喜愛和尊敬,他們的課堂氣氛活躍,學習氛圍濃厚;相反,那些單純為了完成教學工作量、知識儲備較薄弱的教師只是生硬的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師生間缺乏互動,課堂氣氛死板、學習氛圍淡薄。由此可見,教師的自身素質及對工作的認同度會影響學風建設。
(三)輔導員層面
輔導員是與學生最親密的一種師生關系,承擔著教育、管理、服務的職能。除此之外,他們還要分擔大量的其他事務性工作。而輔導員大多由剛畢業的學生或者畢業不久的年輕教師擔任,面對繁雜的日常工作事務,加之自我期待不能正常實現,使得部分輔導員出現了職業倦怠的現象,每天的工作職責僅是完成一些硬性的日常工作要求,忽略與學生間的交流溝通,不能及時指導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的困惑,進而不利于良好學風的形成。
(四)學生層面
學生是學風建設的主體。隨著改革開放,西方國家的一些思想觀點和價值觀念也隨之涌入國門,致使社會道德領域存在一些道德失范的現象。如拜金主義等。這些問題雖然是道德領域支流,仍對辨別是非能力不強的大學生產生了不良影響,導致部分大學生在學習上急功近利、投機取巧。他們學習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大學四年如期畢業,獲取一份薪水不菲的工作。因此,擇考前“臨時抱佛腳”,導致知識不系統、基礎不牢靠,反而不利于就業。大學生的學習要靠自主、自覺。在沒人催、逼的情況下,部分大學生秉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態度,曠課、遲到、課上玩手機、課下打游戲,用自己的青春賭明天、揮霍自己的未來。
高校的學風建設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歸根結底是對正確價值觀的認知和踐行存在問題。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學風建設的關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學風建設一定程度上存在偶合關系,這種偶合關系通過日常的學習、生活、實踐所表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促進良好學風建設
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利于摒棄錯誤的扭曲的價值理念樹立正確的三觀。進而,在功利主義面前,就能構筑“抗干擾”的防火墻,克服急功近利心理,進而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和動機,形成良好的學風。同時,自覺糾正以前養成的不良學習行為進行糾正,如上課不認真聽講玩手機、遲到、曠課、考試作弊等。
(二)良好的學風建設有助于認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學校不光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場所,也是學生形成價值觀的主要場合。良好的學風建設可以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有助于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這就使得大學生在紛繁復雜的思想觀念面前,在主流意識形態和非主流意識形態的交流交鋒中,能辨別真偽、善惡,自覺接受、認可社會主義倡導的核心價值觀,內化為自己的思想的同時,外化為自己的日常行為習慣。
三、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學風建設的路徑探析
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的主導價值理念,具有統領和引導的作用。因此,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學風建設的同時,引導廣大師生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加強高校學風建設強基固本的方法。
(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校風建設
第一,校風的構成要素主要是學風、教風和干部作風、師生員工的生活作風、后勤工作人員的作風。這就需要對影響校風建設的人員,如學生、教師、干部、行政人員、后勤人員等通過專題培訓、講座、學術交流會等方式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質和理論素質。第二,制定規章制度、量化考核標準,督促師生員工積極踐行,確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形成優良校風,孕育良好學風。
(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師德師風
教師不僅傳道授業解惑,還是學生的學業導師,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在學生身上得到放大化。這就需要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使教師形成良好的師德師風。第一,教師的日常管理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因素。通過強化教師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引導其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發揮教師的引領示范作用。第二,結合大學生的思想、身心特點,及時創新教學的方式方法。
(三)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輔導員的職業追求
輔導員是學生的人生導師,對他們的學習、理想信念的樹立以及行為都產生較大的影響。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輔導員的職業追求,是提升其自身素養的重要途徑,也是優良學風形成的內在要求。第一,愛崗敬業,避免職業倦怠。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加強輔導員的思想和工作能力培養,使其干一行愛一行,把輔導員的工作當做一種事業、一種樂趣,避免職業倦怠。第二,實現輔導員專業化、科學化的轉變。當今世界知識更新周期越來越短,大學生的思想、學習、行為等隨之出現許多新情況和新特點。這就要求輔導員通過不斷學習夯實自己的知識儲備,在深入了解學生思想、行為變化的新特點基礎上,不斷創新工作的方式方法,以生為本,切實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上的訴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學生的理想信念
大學生的價值觀形成還不穩定。因此,第一,通過學校的校風、校園文化建設的隱性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教育以及輔導員的日常教育,助推大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進而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等。第二,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建立社會實踐基地。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中,通過重復、不斷地踐行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大學階段是樹立正確理想信念的樞紐。高校應自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學風建設,通過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打造一流的師資隊伍、塑造學生端正的學習目的、態度等,創造良好學風。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689.htm.2013—12—23
[2]教育部關于切實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學風建設的實施意見[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280/201408/172770.html.2011-11-02
作者簡介:謝紅雨,女,重慶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