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恒彬+趙吉成
摘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而教師在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任何工具所不能替代的。所以,教師只有充分認識自己的角色作用,才能確保教育改革的順利進行,推動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教師角色 小學數學 課程改革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日漸深入和發展,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也隨之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不僅對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縱深發展,同時也對全面推行小學數學課程改革起到了不可低估的推動作用。為了順利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如期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使小學數學課程改革持續深入開展下去,我們有必要根據素質教育的核心目標以及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及教學大綱的客觀要求,對教師角色做深入扎實地的科學研究,不僅要求每位教師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一個正確、深刻的認識,更應該投身于教育教學改革中去。
一、小學數學教師要具有正確、全新的教育觀念
1.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教學活動是教師單方面的講授和學生被動地接受。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限制了學生的發展。數學家皮亞杰說過:“一切真理都要由學生自己獲得,或者由他們重新發現,至少由他們重建而不是簡單地傳授給他們?!币虼耍處煈獦淞ⅰ耙詫W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觀念,始終要意識到學生是有主觀能動性的、有思想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建立完全平等的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
2.樹立正確的育人觀
正確的育人觀有利于教師正確認識學生的基本特征、學生的地位和發展方向,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同時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和發展的主體。
3.認清教育形勢
“雙基”是我們的特長,但是“雙基”也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的?,F代教育再也不是一塊黑板、一本書、一支粉筆所能完成的,廣闊的視野、先進的信息技術早已成為數學課堂的部分。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對此也必須對此有清醒的認識。
二、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
1.教師必須具有精深、堅實的專業知識
具備比較淵博的知識是教師完成自己工作任務的基礎。而教師所教的專業和學科又是他用以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必備的基礎。因此,教師必須對數學學科知識有比較系統而透徹的理解,并對本學科的歷史、現狀及發展情況有所了解。同時,教師還要對小學數學課程體系,結合學生的特點和不同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課堂教學。
2.教師要具有相關學科知識
教師的任務不僅是“教書”,還有“育人”,因此,教師對學生施加的影響必須是全面的。針對小學數學學科特點,教師可充分利用相關知識對小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努力完善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3.教師要明確教育理論,懂得教育規律
小學重可塑性強、接受知識最初階段,而針對數學知識邏輯性強等特點,教師可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年齡特點等施加以正確的教育方法,不但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同時有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
三、教師要有創新精神
針對素質教育現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已成為教育的一項口號。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怎樣才能使他們的創新精神得到充分發揮,首先要從教師自身做起。教師要具有創新精神,必須推崇創新、樂于創新、敢于創新,要打破傳統觀念,樹立全新教育理念,善于觀察、分析,有敏銳地洞察力,使思維和想象具有超前性和獨立性;要創設有創新空間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園地,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要具有現代信息素質、有廣闊的視野,善于創造新的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四、教師要更新知識、學習知識的能力
知識也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有所更新、替換和發展的。因此,教師要把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使之成為教師的一種自我需求,自覺行為。
另外,現代教育觀念認為,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還扮演著其他多種角色:知識的傳遞者、課堂的調控者、家長的代理人、學生的楷模、心理咨詢者,以及學生的知己和朋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注意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發揮,同時又恰當地發揮其主導作用,使教學活動成為一個雙邊活動。教師的主導作用越是充分發揮,就越能保證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學生越是充分發揮主動性,就越能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在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任何工具都不能替代的。所以,教師只有充分認識自己的角色作用,才能確保教育改革的順利進行,推動教育的良性發展,為社會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丁邦平.建構主義與面向21世紀的科學教育改革[J].比較教育研究,2001,(08).
[2]張文蘭.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教師角色的再定位[J].電化教育研究,1999,(04).
[3]孫元濤,趙明閣.教師專業發展學校:探索、經驗與啟示[J].教師教育研究,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