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旋
摘要: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時代的來臨,立足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合理地運用微課教學,構建趣味、好玩的數學課堂,創設溫馨的學習氛圍,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不同學生得到發展,師生共同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微課 小學數學 高效課堂
微課與小學數學教學巧妙整合,可以實現我們遠程學習、在線學習、移動學習,讓數學課堂、教師、學生、家長四者發生了改變,并能很好地輔助數學教學。
一、運用微課,讓數學課堂充滿童真童趣
數學課堂運用微課,40分鐘的課堂,學生們也能像看電影一樣的放松,精彩的視頻喚起兒童對數學學習期待,體驗趣味、好玩數學課堂,以一年級上冊《認識鐘表》為例。
“咱們認識針去,一個一個來,這三根針,矮矮胖胖的是時針,中等身材是分針,細細長長的是秒針,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時間三兄弟。”(認識時針、分針、秒針)
“咱們先從簡單的看起。當時針一點不偏,正好指著1的時候是1時;當時針一點不偏,正好指著2的時候,是2時……10時、11時、12時。這樣就好看多了,不過,分針這些時候指著哪呢?整點時候,分針有什么規律?分針都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認識整時)
“咱們在鐘面上看到的并不都是整點情況,那該怎么看呀?第一個鐘面時針分針再走一點就是8時,所以是快8時了;第二個鐘面,是10時剛過一些;第三個鐘面再走一點,就時針和分針重合了。12時,時針和分針重疊在一起。”(認識12時分針時針的位置)。
“那就是快12時了,我該去吃飯了吧。不一定哦,也許你正在呼呼大睡呢!難道一天有2個12時?中午12時,你在干嘛?晚上12時,你又在干嘛呢?我明白了,比如每天都有2個9時,一個在上午,另一個在晚上。小朋友,你還能說出這樣的例子嗎?”(理解一天有24小時)。
二、分享微課,家校合力,陪伴成長
通過QQ群、微信群,和家長分享微課,把優質數學教學資源拓展到課外,家長們積極參與,營造“家庭學堂”每天5分鐘。如五年級上冊《多邊形面積練習——陰影部分面積》。
微課播放:求樹底下陰影部分的面積有多少?樹的陰影不好求,那就試試這道題吧!“有一個面積是96平方厘米的長方形,從一個頂點出發,分別與它對邊的中點的1/2和1/3處相連,求陰影部分的面積。”
“陰影部分是個不規則的四邊形,我們沒學過面積公式,這可怎么辦呢?”
“別擔心,空白部分可是兩個三角形呢,我們學過三角形面積的求法,我可以用總面積減去空白部分面積就等于陰影部分面積;”
“我也有辦法,我可以在陰影部分添加一條輔助線,分成2個三角形,直接求陰影的面積。”
“看我的,F取AD邊上的中點,我過F做一條平行線,把四邊形ABCD平均分成2半了,聰明的你,看出第一個空白三角形占96平方厘米的幾分之幾呢?對呀!四分之一。96÷4=24(平方厘米)。咱們求出了第一個空白三角形的面積,接下來,求第二個空白三角形的面積,該怎么分割?你想到了嗎?”
“我們可以過F點做一條平行線,能看出第二個空白三角形占96平方厘米的幾分之幾呢?對呀!六分之一。96÷6=16(平方厘米)。我們又求出了第二個空白三角形的面積,接下來,你一定會了,總面積—空白面積=陰影面積。也就是96-24-16=56(平方厘米)。這種解法,你看懂了嗎?
接下來,我的解法:我要把B點和D點連接起來,形成一條輔助線,它把長方形ABCD分成面積相等的兩半,也就是△ABD的面積等于△BDE的面積,96÷2=48(平方厘米)。聰明的你,能根據它們之間的關系求出陰影部分三角形①②的面積嗎?
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合理應用,引導學生在微課堂中形成合作、交流、互動的學習模式,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建構,提升了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1.
[2]吳正憲,張秋爽.理解兒童,理解數學[J].小學數學教師,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