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玉芝
【關鍵詞】 數學教學;學習興趣;激發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8—0102—0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蹦敲矗谛W數學教學中,將采取哪些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學習呢?
一、利用兒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兒歌具有語句簡短、讀來朗朗上口、易學易記的特點,深受低年級學生的喜歡。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兒歌的形式,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如,教學“10以內數的寫法”時,筆者給學生展示了這樣的兒歌:“1像小棍斜著寫,2像小鴨水中游,3像右耳朵,4像小紅旗,5像小秤鉤,6像小哨子,7像小鐮刀,8像葫蘆有個腰,9像氣球飛上天?!辈⑦呎f邊數空,使學生記得快、記得牢。這樣教學,不僅形象地描述了每個數字的形狀,還強化了學生的表象記憶。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設情境就是在教材內容和學生的求知心理之間制造一種“不協調”,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的過程。這樣教學,能在學生心理上造成一種懸念,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智力活動達到最佳狀態。因此,教學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所教學生的實際,適時創設教學情境。
如,教學“10的加、減法”時,筆者為學生創設了這樣的情境:草地上先跑來了6只小雞,又跑來了4只小雞,然后一只一只地數,一共跑來10 只小雞。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形象地理解了6+4=10的含義。
三、通過動手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币鉀Q數學知識抽象性和小學生思維形象性之間的矛盾,必須多組織學生動手操作,以“動”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產生更多的新問題、新想法,進而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教學“20以內的加、減法”時,筆者讓學生通過動手擺小棒或畫上、劃去圓圈等方法,深刻理解12-7=5的實際含義。接著,筆者又提出要求:用課前準備好的小棒擺出自己喜歡的圖形。學生們一聽,快速行動了起來,他們有的擺出了長方形、正方形;有的擺出了小動物……實踐證明,通過動手操作,不但使學生掌握了所學的知識,而且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逐漸愛上數學課。
四、采用挑戰競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爭強好勝是學生的天性,教學時,教師要利用學生的這一天性,組織學生開展競賽活動,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好方法。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小組之間、同桌之間、男女生之間開展口算、速算、巧算、拼圖等競賽活動。通過競賽,學生不僅能掌握知識,還能產生繼續學習的動力。要強調的一點是,教師要格外關注學困生,要幫助他們獲取成功,以增強學習的自信。
五、利用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玩游戲是每個學生最喜歡做的事,讓低年級的學生在游戲中學知識,既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又符合他們的認知規律。
如,教學“20以內的減法”時,筆者設計了摘蘋果的游戲:在黑板上畫了一棵蘋果樹,在又紅又大的蘋果上分別寫了不同的算式,樹旁畫上表示不同結果的各種籃子,讓學生將算式與結果對應的蘋果摘到對應的籃子,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興趣。
為了加強小學生的口算能力,也可以開展開火車的游戲:教師快速出示題卡,讓學生依次口答,答對的加“智慧星”,答錯的給大家表演節目。這樣寓教于樂,使學生們在掌聲、歌聲和笑聲中學到了新知識,提高了口算能力,激發了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六、巧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上,適時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將聲、光、色、形集于一體的課件或視頻,不但使教學過程更加直觀、形象,而且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加大課堂教學容量,省時又省力,極大地優化了教學效果。
總之,興趣是學好數學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能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在無意中形成一種內在的動力,積極參與學習。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充分利用以上六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