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冬梅
(仙桃職業學院)
【摘要】為了增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開發更大的企業競爭優勢,現代企業需要不斷將自身的企業策略進行更新和改良。在適當的歷史時期采用合適的企業戰略對企業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當中,成本管理活動占據了重要地位,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本文將從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概念人手,分析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方法體系,并對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新方法進行探析。
【關鍵詞】現代企業 成本管理 管理方法
一、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概念
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是服務于戰略管理的會計信息系統,即服務于戰略比較、選擇和戰略決策的一種新型會計,它是成本管理向戰略管理領域的延伸和滲透。即會計人員運用專門方法,為企業提供自身和外部市場及競爭者的信息,通過分析、比較和選擇,幫助企業管理當局制定實施戰略計劃以取得競爭優勢的手段。它是企業如何利用成本管理信息進行戰略選擇,以及不同戰略選擇下如何組織成本管理。
二、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方法體系
目前企業的成本管理方法主要有戰略定位分析、價值鏈分析、戰略成本動因分析、作業成本管理等。
(一)戰略定位分析
一個企業能夠選擇恰當的競爭戰略是企業成功的必要前提,戰略定位分析就是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對企業的內外部環境進行分析,幫助企業選擇合適自己所處行業特征及自身特點的競爭戰略。從戰略成本管理的角度看,戰略定位分析就是通過對企業的戰略環境進行分析,確定要采取的競爭戰略,從而明確成本管理的方向和重點,建立與企業戰略管理相適應的成本管理戰略,是戰略成本管理的三個有效工具之一。成本管理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有效途徑,因此,基本的競爭戰略幾乎都是在成本方面做文章,運用戰略定位分析可以使成本管理工作對于企業競爭優勢的建立和保持發揮最大的效應。
(二)價值鏈分析
價值鏈是由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從原材料采購開始至銷售給客戶為止的一系列價值生產作業所構成的。每一產品或勞務都有其獨特的價值鏈,價值鏈上所有組織的活動都取決于顧客對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和成本的認識。價值鏈分析是分析價值鏈中對產品成本和差異化有重要戰略影響的各種活動的結合化分析方法。通過分析和評價企業內部,內部與外部之間的相關活動,從而實現整個企業的戰略目標以及成本的持續降低。總之價值鏈分析法可以從多方面解釋有關企業競爭力的成本信息,未進行作業成本管理提供基礎。
(三)戰略成本動因分析
戰略成本動因分析有利于從戰略的高度配合企業的競爭戰略,為企業明確戰略成本管理的重點并保持競爭優勢提供切實可行的信息支持。成本動因分兩個層次:一是戰術層次的與企業的具體生產作業相關的成本動因。二是戰略層次之間的成本動因。戰略成本動因又可分為結構性成本動因和執行性成本動因兩大類。結構性成本動因是指與組織企業基礎經濟結構和決定企業成本態勢相關的成本驅動因素。執行性成本動因是指與企業執行作業程序相關的成本驅動因素。戰略成本動因對成本的影響比重比較大,可塑性也大,依據戰略成本動因進行成本管理,可以控制住企業日常經營中的大量潛在的成本問題。
(四)作業成本管理
作業成本法是隨著現代制造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是一種首先以生產經營過程的各種作業為成本核算對象,以資源動因(資源消耗量與作業量之間的因果關系)為基礎分配各種作業所消耗的資源成本;然后再以生產結果為成本核算對象,以作業動因(作業消耗量與產出量之間的因果關系)為基礎計算各種產品作業消耗成本的一種科學的成本核算方法。該方法的成本核算對象不僅結果化、更為重要的是過程化,其間接費用分配依據更加科學,計算結果更加準確。
三、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方法探析
隨著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高新技術和自動化的投入程度越來越高,產品成本的結構也隨之變化。成本控制應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即全面的成本控制。因此,企業可以在成本管理過程中嘗試應用目標成本法。目標成本管理就是在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對影響成本的各因素加以管理。它貫穿于產品供、產、銷的整個過程。企業通過成本管理使產品成本按照人們事先測算確定的成本水平進行,防止生產過程中損失和浪費現象的發生,從而使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得到合理利用,達到節約生產耗費、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做好目標成本控制的首要工作就是做好生產成本的核算工作。對許多企業來說,在目標成本控制過程中最薄弱的環節也許就是生產成本的核算工作。在計算生產部門的成本時,要將生產成本分為原料成本、人工成本、間接成本。在產品的制造過程中,所有直接參與生產過程的員工都應歸作生產員工成本,所有派上用場的員工、原料及管理人員的工資都應算作生產成本。所有在生產過程中的原料和中間產品都應算作生產部門的原料成本。原料、燃料、能源動力以及維護、保養機器設備等費用都應算作生產成本。
良好的管理氛圍、有序的組織機構以及高效的信息系統是企業推行目標成本管理時必備的基本條件。目標成本是企業推行目標成本管理的根基,企業中的所有管理工作都要始于目標成本,且以目標成本作為指引。相關的學者指出,在企業中推行目標成本管理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勵作用,會促使管理人員更好的制定工作計劃,合理有序的組織人力、物力資源,明確權責關系,鼓勵員工為實現發展目標共同努力。目標成本管理必須要與現代化的管理方法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其管理的最大功效。
目標成本管理在企業中不但改革了制造費用的分配方法,而且使產品成本和期間成本保持一致,提高了成本信息的真實可靠性。目標成本計算法更加符合現實,其結果用更加準確的成本分解代替了成本分配。而這一目標成本是產品從設計到推向市場的各階段成本確定的基礎,這接近于預算成本。推行目標成本管理,有利于增強管理人員的成本意識,有利于掌控投入產出的全局,有利于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對于企業今后的生存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萬壽義.現代企業成木管理的研究[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221-225.
[2]楊小慶.我國企業成木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6.(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