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企業競爭的重要的優勢,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是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近年來,人們逐漸意識到人力資源經營的戰略價值,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成為企業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課題,人力資源管理效能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然后詳細討論了如何發揮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效能來促進企業績效提升的方法。旨在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戰略人力資源;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績效
當下各個行業的企業競爭非常激烈,企業需要不斷增強自己的綜合實力來適應市場大環境。為了提高企業績效,一方面要增加企業收入,另一方面要節約企業生產成本,但是更重要的是要通過企業創新來增加企業經營發展活力。企業要隨著市場走向和自身發展路徑而適時調整生存發展戰略,這時候對企業的人力資源配置就有了新的要求。從這個層面上說,戰略人力資源對企業績效有直接影響。增強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效能,能夠讓企業員工與企業共同應對市場上的變化,從而更好地生存發展。所以,要對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相關內容進行深入研究。
1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分析
1.1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績效的關系
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迅猛發展。企業數量急劇增加,企業中有眾多員工,如何實現有效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成為了國內外研究的熱點課題。外國相關專家調研發現,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組織的培訓活動、績效獎勵、社會保障、利潤分享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進而為企業創造了更大的效益。人力資源管理與戰略整合程度對企業績效有影響;企業運用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程度對企業績效也有影響。上述的幾種人力資源管理方式也被其稱作是最佳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
1.2 企業運用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程度和企業績效之間呈正相關
企業管理過程中運用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程度對企業績效有很大的影響。相關研究成果表明,隨著企業運用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程度增加,企業的績效也會隨之增加。我國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員工人數越來越多,工作內容越來越復雜,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關系也顯著增加,在這種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化和系統化對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傳統的家族式管理和人的管理,一定會被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和制度的管理所取代。一帶一路經濟戰略下,我國的企業數量和規模還會不斷增大,所以企業運用人力資源管理的程度對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有重要影響。此外,國外已經對我國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進行了深入研究,為了避免優秀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被模仿,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管理機制還需要不斷優化。
1.3 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戰略整合的程度同企業績效之間呈正相關
人力資源管理除了具有專業性之外,還要具有戰略性,即人力資源管理要與企業經營戰略有機結合起來。根據企業的經營戰略來調整人力資源管理方式,從而讓人力資源發揮最大效能來促進企業發展。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績效影響深遠,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競爭激烈,各個企業的發展策略不同,相應的用人機制也不同,所以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也會有差異。在這種情況下,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戰略整合的程度越深,企業的績效就會越高。
2 發揮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效能以促進企業績效增長的方式
2.1 職業發展及員工培訓計劃
創新是各個行業發展的源動力,而創新的根本是人才的創新能力。企業重視員工的職業發展和員工培訓計劃,能夠很好的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在本職崗位上創造性的工作,最終為企業創造豐厚的利潤。由于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的機會增多,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在不斷調整,處于動態發展當中,這時,企業也要靈活對待人力資源資本,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的修整來調節人力資源管理的方式。職業發展計劃能夠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為員工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員工也能夠在企業不斷實現個人價值,從而提高員工的工作的穩定性。制定員工培訓計劃,能夠讓員工在接受培訓的過程中提升個人能力,并且能夠在日后的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以促進企業發展,最終實現員工個人績效工資的上調。通過職業發展培養,員工能夠對企業的整體發展戰略有了解,從而能夠更好的理解企業的改革活動,然后積極配合各項工作方法的改變。通過員工培訓計劃,員工能夠通過學習對自己的工作進行調整,從而更好的適應企業的改革和變化,從而避免員工抗拒改革的態度。
因此,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開展職業計劃和員工技能培訓,通過企業文化等活動來增加員工對企業經營發展戰略的理解。這樣就實現了人力資源管理隨著企業戰略調整而動態調整,并且能夠短時高效地進行人力資源整合,這樣的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必然會促進企業績效的提升。
2.2 績效工資方案實施
對于企業高層來說戰略是經營之道,關乎企業的生存發展和利益。對于企業員工來說,其關注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個人利益和日常生活。戰略人力資源管理下,必須讓員工感受到企業戰略對其自身的影響,從而提高其對企業和工作的關注度。對員工來說,績效工資方案是對其工作態度觸動最大的,在戰略人力資源管理中可以充分利用。這樣就打造了企業員工和企業發展的命運共同體。從員工的角度出發,高效工作就是為企業和個人雙方爭取利益,從而影響其工作態度和工作行為。戰略人力資源管理中,要對戰略人力資源進行高度關注,尤其是關于企業發展的技術人員,其核心技術對企業創收影響非常大,相應的其績效工資的數額也要增大。為了能夠更好的實施績效工資方案,可以在制定績效工資計劃時讓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和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人員共同與會。這樣在會上大家對自己工作崗位與企業戰略發展就有了較為清晰的了解,從而能夠提高績效工資方案的可行性。
因此,績效工資方案的實施,需要先做好鋪墊,讓相關人員對績效工資方案的制定和推行有心理準備,并且讓員工對績效工資制定的標準有一定的了解。這樣就能夠讓員工意識到自己的工作效能與企業創收之間的關系,同時也能夠讓員工意識到工作效能與自己薪水之間的內在聯系。有了這樣的激勵機制,員工就會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而不斷提升個人能力,最終有利于企業人力資源綜合實力的增強,能夠更好地調整企業生存競爭戰略。總之,科學合理的績效工資計劃對企業的績效有積極的正向影響。
2.3 臨時員工管理
在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臨時員工并沒有受到重視,忽視臨時員工產生的結果就是臨時員工的工作效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從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出發,臨時員工也是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Lepak and Snell認為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無處不在,雇傭模式有差異,人力資源戰略管理的模式也會產生不同,所以要高度重視臨時員工的管理工作。通常情況下,臨時員工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臨時雇傭合同,另一種是聯盟。對于臨時雇傭合同模式的員工,如果所需要的人力資源不是不可或缺,最佳方式是雇傭高技能合同工,從而降低勞動力成本。此外,這種情況下,合同工會受到一定的競爭壓力而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在聯盟模式下,企業與臨時員工建立了伙伴關系,使其專門的技能、知識和具體成果專為企業所用。Lepak,Takeuchi and Snell(2003)的研究也表明臨時員工的使用能夠改善企業的財務績效。如果企業在內部核心員工發展計劃上已經做了長期投資,高素質的臨時員工的存在也有效降低了核心員工離開企業的潛在風險,即便他們離開,企業也能夠迅速調整和緩沖因此帶來的人力資本的短缺現象。此外,Dyne and Ang(1998)的研究顯示,當企業積極投資于臨時員工時,臨時員工也可能有較高的忠誠度和工作投入度。他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對企業有高忠誠度和工作投入度的臨時員工表現出了與企業長期員工相同的親組織行為(也稱組織公民行為)。Bid well(2009)比較了一些財務機構信息技術部門的合同工和正規員工的使用情況,發現這些機構的管理者更愿意使用合同工來完成工作。此外,Kwon(2004)調查了182家韓國企業的合同工使用情況及其相關的影響。結果顯示一個有效的臨時員工管理系統會對企業的生產力、營業額和營業利潤產生影響。因此,如果企業將臨時員工視為重要的商業合作伙伴,并支持他們的職業發展,臨時員工也可以作為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寶貴資源(Felstead & Gallie,2004)。總之,臨時工可以為企業提供專業的技能和知識,有些可能內部正規員工不具備,因而對企業來說有很高的價值,對企業知識和能力體系形成了有效的補充。
因此,對臨時員工管理制度化能幫助企業獲取競爭優勢、提高企業績效,同時與臨時員工的合作反過來又支持了人力資源戰略的實施。將臨時員工納入到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當中,能夠更好地發揮人力資源效能,從而為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和發展過程中的各種改革提供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績效的影響非常深遠,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要充分發揮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優勢來促進企業績效的增長。通過職業規劃和員工培訓能夠提高員工對企業戰略的了解程度,從而配合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工作策略改變。績效工資方案的實施,能夠將戰略人力資源管理落到實處。臨時員工的戰略管理能夠豐富企業戰略人力資的實力,從而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建設。總之,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發展和員工個人收入都非常有益,人力資源管理人員需要通過各種活動和溝融方式以及科學有效的方法來不斷優化和推進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吳海艷,常季平.基于不同理論基礎的戰略人力資源管理與組織績效關系研究[J].未來與發展,2012(09).
[2]翁梅金,黃怡,林元連.董事會成員激勵對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關系影響的研究[J].科技和產業,2017(02).
[3]王太右.高績效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績效:戰略實施能力的中介作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7(01).
[4]許坤.戰略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績效的關系分析[J].人力資源管理,2015(01).
作者簡介:楊凌云(1974-),男,四川遂寧人,工商管理碩士,講師,四川職業技術學院,主研方向:工商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高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