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晶
摘要:伴隨著社會的迅速發(fā)展,人們越來越注重英語的學習。漢文化對于英語的學習既有利又有弊,然而,長時間以來,相關研究人員過于注重漢語對英語學習的負遷移,認為中國學生在漢語的影響下學習英語更費力,然而這種觀點并不是很準確。漢文化對英語學習依然存在著一定的推進功用。文章將從文化圖式理論這一視角出發(fā),詳盡闡述文化圖式理論,并結合實際情況來探討漢文化對英語學習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文化圖式理論;漢文化;英語學習;促進作用
伴隨著全球化的迅速推進,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正在逐漸突顯出來。怎樣學好英語已經(jīng)成為人們所共同憂慮的難題。然而,英語學習并不僅僅只包含英語語言,其與國家文化間也是密不可分的。任何一種語言都是相應文化選擇的結果。故要想能夠精通一門語言,那么首選就應該對其背景文化知識有一定的認知。故伴隨著中國學生對漢文化的研究不斷深入,他們對于漢文化的理解程度也將持續(xù)加深。中文系教授的語言表達能力毫無疑問要比小孩子強得多。在這種情況下,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故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中國學生往往會受到一定的干擾。雖然漢文化對英語學習的負面效應非常多,但是其正面遷移的效用也是不容輕視的。
一、文化圖式理論
圖式這一術語是由德國哲學家所構想出來的。1932年,德國學者Burtlett在進行心理學領域的研究過程中將現(xiàn)代圖式理論容納進來。同時,他以格式塔心理學為基礎,通過展開大量的試驗,使得其對圖式的理解更加透徹。Burtlett認為圖式是以前生活中美好部分的結合體,其內部儲存有大量的知識內容,可以協(xié)助人們來回顧以前的知識并有助于新知識的研究。而美國學者Rumelhart于1977年從人工智能方面對圖式展開了更深層次的探索,最終使得圖式的概念變得更加完善、系統(tǒng)化。
二、文化圖式理論層面下漢文化對英語學習的正面效應
1.漢文化與英語習語的理解
對于中國英語學習者來說,英語的學習并不是很輕松。很多學習者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最終他們所取得的成果明顯不符合他們所付出的努力。要想能夠很好地掌握英語的習語,那么就可以運用漢語中能夠精確體現(xiàn)英語習語所包含的文化的現(xiàn)有的漢語習語來輔助理解。某些英漢兩民族的共同經(jīng)歷使其不謀而合地使用某種相同的文化意象圖式。比如,在英漢兩種語言中,人們通常會運用諸多意思相近或者類似的諺語來體現(xiàn)出他們對于自然世界的看法。如:“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tlccess”,(失敗是成功之母)等。中國中國英語學習者能夠憑借自身的文化知識來快速理解透徹這些諺語,并能夠很好地掌握這些諺語的運用。
2.漢文化和跨文化交際
現(xiàn)如今,跨文化交際的重要性正在逐漸突顯出來,其所涵蓋的范圍明顯比較廣,比如人際交往、經(jīng)濟交流、科技交往甚至國家間的關系。在《跨文化交際》這本書中,作者認為,要想確保跨文化交際能夠順利進行下去,那么就必須要對自己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時還需要對自己的文化有一定的認知。對于中國英語學習者來說,由于他們長時間處于漢文化的環(huán)境中,使得他們的生活習性均受到漢文化所帶來的影響,并且他們的腦海中已經(jīng)存在有一種文化圖式。而文化圖式中相吻合的部分能促進了跨文化交際的成功進行。
3.漢文化與英語文章的認知
在起始階段,英語學習者在實際閱讀過程中很難通過英語來弄懂背景知識。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英語學習者能夠掌握好相應的母語文化知識背景,那么他們將能夠通過這些知識來探究出英語文章的相關背景內容,這是一種英語學習的有效方法。在大學英語學醫(yī)階段,要想讀懂一篇英語文章,那么就必須要對其背景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僅僅只是通過學習英語知識,那么將無法達到這種要求,故相關學習者可以不斷強化自身的母語學習,以此來確保自己能夠獲取到各種英語知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中國學生務必不要總是在意漢文化所帶來的負面干擾,從而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對漢文化保持著排斥的觀念,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學生應該始終秉持著客觀的態(tài)度,認清漢文化對于英語學習的促進作用,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自身的英語水平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