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歌作為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對思想政治教育起著重要作用,本文從紅歌的內容、形式和情感三個角度對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進行了全面而系統的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紅歌;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11-0293-02
作者簡介:李春杰(1990-),女,河南周口人,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4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
一、紅歌的概念
“紅歌原意為紅軍歌曲,即在紅軍中廣泛流傳的歌,是中國革命戰爭年代的產物,后廣大群眾和業界人士普遍認為紅歌就是紅色歌曲的簡稱,并把紅歌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的紅歌是指共產國際成立以來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中所形成的具有崇高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歌曲的統稱。”①
二、紅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紅歌作為一種蘊含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特殊意識形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胡臘妹和萬紹正在《中國紅歌會蘊含的價值功能探析》一文中提到:“紅歌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及道德教育的有效載體。紅歌會使崇高的革命精神、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通過藝術的形式深入人心。它使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擺脫了書本,課堂說教式的枯燥,使所有的中國人在看電視、聽紅歌的娛樂中接受教育,收到潤物細無聲的文化黑陶。”
(一)從內容上看,紅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
紅歌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革命理想與愛國主義。革命時期,人們渴望通過革命這種形式來改變殘酷的現實,因此,早期的紅色歌曲大多反映革命理想。愛國主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紅歌中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優秀作品很多,也被人們所喜愛。二,歌頌領袖與忠誠于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華民族的繁榮富強也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才能實現。“歌頌領袖”與“忠誠于黨”教育能夠激發人民群眾社會主義建設的激情與信心。三,民族團結與保家衛國。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是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的有力保障,通過傳唱以“民族團結與保家衛國”為主題的紅歌可以增進各民族之間的感情,達到“民族團結”的教育目的。四,歌唱社會主義制度與贊美道德。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歌頌社會主義制度是全國人民的心聲。借助紅歌這種藝術表現形式,可以引導人們認識和了解社會主義新制度,并認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黨和國家一直都很重視道德建設,而且傳唱贊美道德的歌曲可以對人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給以正確的引導。
無論是教育內容的傳達、教育方法的運用,還是教育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一定的載體,因此,只有借助一定的載體才能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紅歌是一種融藝術性、群眾性、時代性與革命性為一體的先進文化形式,反映了中華民族不畏艱難的革命精神和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是我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實現中國夢的寶貴精神財富。紅歌作為紅色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題材豐富多樣,其所包含的革命精神與愛國主義精神、忠于黨與忠于祖國、民族團結與保家衛國等內容有著明確的政治指向,傳遞的是一種精神導向、一種思想意識形態,承載著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而且紅歌作為音樂的一種形式,具有承載表達情感的功能,紅歌語言精煉通俗,情感淳樸真摯,無論是歌詞、還是曲調,都飽含著豐富的內容和真摯的情感。因此,更能感染人民群眾、更能觸動人民群眾的內心。因此,紅歌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而且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多得的絕好教材。
(二)從形式上看,紅歌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歌曲,尤其是反應人民生活現狀、表達人民愿景的紅歌,無一不是語言通俗精煉、曲調歡快明暢、演唱者聲線優美,感情充沛,且紅歌本身就是一種需要被廣大群眾所認可并主動傳唱的文化藝術形式,因此它都具有一定的親和力和感染力,只有這樣才能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才能達到紅歌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紅歌,往往是由老一輩優秀的藝術家們根據自身的體驗,借助歌詞、曲調來表達對黨、對人民、對祖國的謳歌和熱愛,因此,這種生動形象的源自現實生活的歌曲更能引發人們心理上的共鳴。而且紅歌作為歌曲的一種,雖然它來源于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但在語言和曲調的呈現形式上力求通俗而又不失美感與樂感。因此,紅歌一經創作,便被人民群眾所喜愛和傳唱。
從表現形式上看,紅歌具有曲調優美、旋律動人、表達的藝術性、形式的美感性等特點。由于紅歌一般是由通俗易懂的語言組成,并配以歡快、令人愉悅或是振奮人心的曲調,再由歌唱家生動形象地演唱出來,更能激勵人心,使人們感受到歌曲所要傳達的情感。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件相對枯燥而又復雜的工作,且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又比較單一,不容被受教育者所接受,以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難以實現。但實踐證明,借助紅歌這種相對新穎的形式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能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力,提高受教育者對教育內容的接受度。而紅歌表達的藝術性和形式的美感性,可以使受教育者更容易進入教育的情境中去,也使得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更具感染力和魅力。
(三)從情感上看,紅歌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紅歌傳達的是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人生價值觀,弘揚了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道德品質。紅歌所傳唱的對革命英雄人物的崇敬、對歷史的緬懷、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與人們內心向真、向善、向美的追求是一致的,而且紅歌來源于人民群眾,貼近群眾生活,是百姓心聲的體現,真實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思想和感情,抒發對祖國、對社會、對人民的熱愛,情感質樸純真。因此,紅歌更能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內心向往產生強烈的共鳴。在這樣旋律優美、情感真摯的優秀紅歌的長期熏陶下,能夠提高人們的道德文化修養和對“真善美”的辨別能力,能夠以潤物細無聲的形式增強人們對祖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感、對當前幸福生活的珍惜感,從而產生團結一心、共筑中國夢的精神力量,形成愛國主義情操與為民情懷,同時能也對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給予正確的引導,使人們能夠用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人生中的挫折和困難。
從情感上看,紅歌是人民群眾真實情感的寫照和呈現。紅歌來源于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無論是歌詞還是旋律都非常接近人民群眾的生活,是人民群眾真實生活和精神狀態的呈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正是紅歌所傳達的這種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以及質樸而真實的情感,才能深刻觸動受教育者的內心,使其產生共鳴,并積極主動地接受教育的內容,在潛移默化中從心理上真正地認同思想政治教育所傳達的理念與思想,在實踐生活中以實際行動表達自己對教育內容的認可,從而達到教育目標,提高教育實效性。
總之,紅歌作為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承載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著積極作用。我們需要在正確認識紅歌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的基礎上,探索利用紅歌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策略,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注釋]
①盧麗麗.紅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2(7):7.
[參考文獻]
[1]申曉梅.紅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與價值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3.
[2]浣曉璐.紅歌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討[D].中南大學,2013.
[3]譚茸.論紅歌對當代大學生自我教育的功能[D].中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