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飛速發展,以互聯網+為導向的新一輪網絡技術改革正在悄然到來。互聯網+對于高職院校的教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高職院校的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現狀不容樂觀,在改革過程中面臨著很多問題,本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一些可行性策略以應對當前高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要求。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改革
0 引言
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學作為一門相當重要的公共科目,其對于學生的基礎語言能力喝 文學素養培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國家教育部門教學改革制度不斷深入,國家教育部提出將高校語文作為必修科目,國家高等大學積極響應號召,均將語文學習納入必修科目。語文開設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以及語言交流能力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前的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學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改革創新將是其向前發展的必經之路。本文針對互聯網+環境下高職院校語言課堂教學改革相關問題進行探討,為相關教育研究者提供借鑒。
1 互聯網+環境下高職院校語文課堂教學存在著的問題
高職院校的語文主要針對中文系其他專業的一門公共性基礎學科,其主要在培養學生們的交流和溝通能力,但是高職院校語文教學存在著很多問題。其主要表現在:
1.1 不夠重視課堂設置隨意化
高職院校的主要人才培養方向在于培養具有專業技術的人才,因此在課堂設置上往往放在了學生們的專業知識培養,而對于一些理論課程或者與專業聯系不密切的課程設置較少。很多高職院校課程設置領導認為,語文作為中華傳統知識,已經在小學、初中以及高中階段得到了普及,目前的高職院校課程時間較緊,應該將更多精力放在專業知識學習上,因此便造成了高職院校語文的課程設置比較隨意。
1.2 師資力量薄弱且學生興趣低下
高中語文課程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廣博的中華文化傳統知識,同時還要具有較高的語文教學業務素質。高職院校語文講解與初高中的語文教學不同,高初中的語文教學主要傾向于語文基礎知識講解,而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學則主要以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以及弘揚人文精神作為教學目的。從高職院校語文教學實際情況來看,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師多為代課教師,專職的語文教師不足。高職院校語文教學不僅限于讀讀寫寫,而應該追求高深的語文精髓文化。初高中語文教學更多是在字詞句上做文章,而高職院校語文教學則主要是從人的思想上進行引導教學,二者存在著明顯的區別。
1.3 缺乏創新教學
高職語文教學存在著教學手法老化,教學沒有新鮮感的問題。高職語文教學仍然有很多都是在字詞句段篇上講解,使得學生對于我國語言文化的理解停留在比較低級的階段,錯誤的認識和教學方法嚴重阻礙了我國語文文化的發展。現階段,高職語文教學改革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起源、發展以及變遷的過程,對于我國傳統文化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很多高職院校進行語文教學時缺乏教學創新,不能夠對教學思維進行準確定位,致使教學內容缺乏新意,學生學習的動力不足。
2 高職院校語文課程教學改革
2.1 轉變思維提高語文教學重視程度
高職院校語文教學若要走出困境就必須要迎合互聯網+環境下對于語文教學的要求,通過信息技術手段不斷豐富語文教學手段以及語文教學內容。將語文教學置身于互聯網+環境下,不僅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廣博的傳統語文文化知識,而且還要具備現代專業的信息技術手段。積極轉變高職語文教學思維,提升語文教學重視程度,從根本改善當前語文教學不受重視的狀態。值得一提的是當前語文教學還應注意以學生為本,積極推動學生利用互聯網進行自學,轉換教師與學生的身份,從以前的教師為主轉變為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高職院校中文系的語文教學太過于專業,不適合其他專業的語文教學,這就需要高職院校語文教學課程設置的時候,必須尋找二者之間的平衡點,科學合理的設置高職語文課程。
2.2 科學改善教學手段
高職院校語文教學特點決定了語文教學目標,教育和對象同本科院校不同,更與中小學教學有著非常大的差異。高職院校若要強調語文的實用性,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實現幾大轉變。其一,高職語文教學向著應用性轉變,即將中小學的字詞句段篇章基礎性教學轉變為培養人際關系交流中漢語應用能力。教師教學中可采用演講會或者朗誦方式教學,改變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們設置情景教學,鍛煉學生們語文知識的應用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其二,語文工具性向人文性轉變。語文課堂教學經由學生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使得學生對于我國傳統文化有一個非常深入的了解。利用古代詩詞、成語講解讓學生們感受到中華文化之博大,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得語文課程不僅是一門工具,而逐漸轉變成為一種文化特征。其三,適應網絡發展改變照本宣科教學習慣。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技術不斷發展,高職院校計算機接入Intel網絡,教師擁有更加豐富的網絡資源來進行教學參考。多媒體技術的使用使得高職院校語文教學顯得更有意思,拋棄了傳統“黑板、粉筆、教材”教學模式,迎來了更具吸引力的課外資料補習和網絡教學模式。
2.3 創新語文教材提升學生素養
語文教材種類很多,但是獨具特色的教材卻不多。語文教材編著離不開編著者對于當前時代的語文教學固有觀念,難以有創新語文教材被編著出來。因此互聯網+環境下開展高職院校語文教學改革,就必須要抓好教材改革工作,積極探求具有創新性的語文教材,旨在培養學生們的人文素質為目標。
3.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的語文課程教學有著自身的特點和局限,作為一名高職院校語文教師,應當以高度的責任心和敏感性做好語文課程的教學改革工作,尋找出一條適合高職院校學生語文學習的先進途徑。
參考文獻:
[1]金艷. 解析我國高職院校語文課程教學改革的有效性[J]. 現代經濟信息,2015,23:435.
[2]梁美亞. 淺析高職院校語文教學改革與創新策略[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13:107-108.
作者簡介:王淑坤,女,1987年9月,河北省泊頭市人,現任泊頭職業學院助理講師。畢業于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專業對外漢語,大學本科,文學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