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江濤+黃曉峰

摘 要:大型公司采用主數據管理方法能夠有效解決“信息孤島”的問題,同時提高企業管理能力與管理效率,為企業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方案提供數據支持。本文以大型企業主數據管理方法與應用為視角,在結合大型企業特點的基礎上,系統化分析主數據管理建設方案與應用方法。以期為提高大型企業數據質量,促進大型企業高效發展做出理論貢獻。
關鍵詞:主數據管理 數據質量 數據共享
中圖分類號:TP3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 (2017) 04-0088-01大型企業往往具有業務多元化、后勤財務一體化的特點。其因業務產生的數據往往也具有數量多,數據結構復雜的特點。而早期的企業數據管理中,由于缺乏相應的管理手段,企業未能實現對數據的有效利用,反而使自身陷入了“信息孤島”[1]的困境。主數據管理是指對分散在企業核心業務系統中的數據進行管理的過程,其具體管理方法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通過技術手段對企業數據進行綜合處理,對數據進行清洗、整合后形成企業主數據,一種是建立數據共享機制,為存在需求的業務部門提供數據支持,以提高企業運行效率與業務效率。本文著力于研究大型企業主數據管理方法的應用,具體分析如下:
一、大型企業主數據管理建設
主數據管理建設規劃是建設主數據管理系統的關鍵環節。而制定合理的數據管理建設規劃應從三方面入手[2]。一方面應從企業主營業務入手,在構建主營業務模型的基礎上對主營業務相關數據進行分析,選取符合企業特征的篩選方法對企業數據進行篩選,在綜合分析數據特點的基礎上總結出企業主數據的管理范圍。另一方面應對數據之間的關聯性與數據之間相互影響的程度做出分析,對需要關注的數據予以標識。最后,依據業務流程在企業中所起到的作用,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的復雜程度及業務要求中所體現的業務緊迫性等相關指標,確定主數據管理的實施策略,并依據實施策略制定具體實施計劃。主數據管理建設規劃的具體實施可分為五步,具體包括:
1.構建主數據業務能力分析模型
主數據是企業核心業務的相關數據,因而大型企業構建主數據管理模式應以業務需求為其核心驅動力。在具體構建主數據管理模型前應優先構建主數據業務能力分析模型,對大型企業核心業務能力作出的分析。大型企業的業務需求與其業務負責部門具有緊密關聯性,因而在構建企業主數據業務能力分析模型時應充分發揮相應企業核心業務部門的作用。具體操作方法可分為兩方面[3],一方面:在落實業務責任,業務監督時應選取具體核心業務部分為負責部門或監督部門負責,而當企業核心業務涉及多個部門時,可以采用適用多部門協同合作的方法,共同負責,協同監督,促進有效開展業務。另一方面:在具體疏導業務時,可通過現場協調,電話交流及郵件溝通等方法。而大型企業由于業務構成復雜,涉及部門較多,因而在具體疏導業務時還應結合企業的特性作出特殊分析。
2.明確主數據管理權限
主數據由企業核心業務數據構成,因而在明確企業管理權限時應結合企業核心業務部門工作性質進行分析。具體操作過程可以分為三個方面:首先,應確定主數據的管理范疇。對企業核心業務數據繼續篩選,以業務目標與業務效果為具體評價指標對業務數據進行篩選。而大型企業應結合自身特征建立數據評價模型,以期在對復雜數據與交叉數據繼續進行處理時既能做到充分體現數據的價值,又不會發生數據價值重復,或數據遺漏等問題,依據篩選出的關鍵數據確定主數據的管理范疇。其次,應明確主數據管理中具體管理人員的相應職責。在設定具體管理職責時,應對企業人員素質作出分析,在結合人員特點與管理要求的基礎上具體確定相應的管理方案,確保“正確的人在處理正確的事情”[4]。以實現充分發揮人才作用,充分完成管理任務的效果。最后,應對管理效果與數據管理所發揮的作用作出定期與不定期的評估,以明確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從而進行調整,使管理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3.分析主數據關聯關系
分析主數據間的關聯關系是提升主數據管理質量的關鍵環節。大型企業的業務數量多且復雜,而業務與業務之間往往也具有一定關聯性。如不對數據關聯性作出明確分析,在數據管理時便無法充分體現數據意義,從而對管理造成一定影響,因而,主數據關聯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大型企業的數據關聯不僅包括規定業務范疇內的關聯,也包括因業務變更而帶來的關聯,企業的業務造成負面影響與業務種類問題,因而在篩選主數據時應將關聯因素考慮在內。同時,在設計主數據管理方案時應對業務變更對數據造成的影響做出充分考慮。
建設實踐表明,大型企業的重點數據關聯主要體現在以下不同業務部分之間[5]:第一類為:跨業務與跨職能的相關管理數據;第二類為:業務職能涉及多個模塊的信息系統;第三類為企業底層信息模塊系統;第四類為:與核心/關鍵業務存在密切聯系的相關數據;第五類為:涉及引用、分配、從屬等職能的相關部門的數據,在實踐建構中應對上述領域進行重點處理。
4.構建主數據管理模式指標
主數據管理模式的指標可分為三項[6]:即重要性、復雜性與緊迫性。構建主數據管理模式應從主數據指標入手進行綜合分析。從重要性進行分析:第一為數據與企業核心/關鍵部門業務之間的相關性,第二為數據是否屬于信息系統中的核心數據;從復雜性進行分析:第一為所需檢索的信息系統中此類信息的數據多少,及同類信息的數量;第二為在進行數據統一工作時所需處理的數據工作量;第三為企業與企業之間應用此類信息的差異性分析及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應用此類信息的差異性分析。而在對企業緊迫性方面進行分析時:第一為信息所含的要求中是否包含了業務緊迫性的要求;第二為業務部門對管理的要求是否包含緊迫性要求;第三為先行開展的業務對信息提出的緊迫性要求。在對上述指標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構建相關三維圖示,清晰呈現數據特征與其對模型建設的要求,其具體三維圖示如圖1-1所示:
5.制定總體實施策略
大型企業應在綜合上述分析,結合企業特征的基礎上構建主數據管理的總體實施策略。主數據管理實施具體策略應按照試點、推廣與推進的順序進行。具體操作時應先行制定工作計劃,并依據工作計劃組建具體項目實施隊伍,依據項目實施條件設計項目實施方法,并同時完善項目的配套措施,如溝通機制、保障機制與備用機制等。而對實踐過程的問題進行及時解決,并對方案中的不足進行及時補充。
二、主數據管理的統一應用與維護
主數據運營維護體系簡稱主數據運維體系,是主數據管理機制中長效機制與保障性機制,能在保障主程序運營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能為數據的后期優化完善提供數據支持與實踐參考,對主數據管理具有重要意義。主數據運營、維護具體包括三方面內容[7]:第一為主數據運營、維護制度,具體包括主數據運營、維護管理制度及主數據運營、維護管理細則。第二為主數據運營、維護知識體系,具體包括主數據運營知識體系與主數據維護知識體系。第三為主數據運行、維護效率保持與運營、維護資源共享。
在具體構建主程序時,應著重構建客戶服務及前臺服務管理、運營維護服務規劃、數據管理與標準管理,業務變更管理、系統管理、知識管理、流程管理及技能培訓等內容。同時應建立相應的運營、維護管理團隊、主要負責信息系統的運營維護及其相關業務審批工作,而針對具有強業務性的數據應設立相關部門進行專門管控。同時,應依據數據運營反饋效果作出及時調整,以保證其持續有效性。
總結
大型企業中實施主數據管理,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的數據質量,具體表現為:提升企業數據的準確性,保障企業數據的完整性及維持企業數據的一致性。構建完善的數據管理平臺體系也有利于發揮數據的作用,促進企業提升管理效率。因而,大型企業應結合自身特點建設相應的主數據管理系統,以促進企業實現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1]賈怡菁,金華,韓明龍.大型航運集團主數據管理體系規劃[J].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學報,2015,38(3):83-90.
[2]石曉斐,喬彬.主數據管理在企業信息化中的研究和應用[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6(4):83-83.
[3]張政,李慶春.主數據在集團型企業的應用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21):72-73.
[4]李新雷,呂珊珊,龔魯燕,等.淺談主數據管理應用與實踐[J].石油規劃設計,2016,27(5):38-41.
[5]陳君.主數據管理平臺建設研究[J].鐵道工程學報,2016,33(5):134-136.
[6]王曉晉.基于組件的大型商貿企業主數據管理系統架構設計[J].鐵路采購與物流,2016(3):39-41.
[7]郎倩.如何利用財務共享信息系統提升大型企業的管理[J].中國總會計師,2015(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