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逐漸從對物質的追求逐漸向對精神的追求轉變。群眾舞蹈作為一種文化藝術活動,能夠極大地滿足民眾在精神上的追求。本文通過對群眾舞蹈的簡要介紹,分析了其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關鍵詞:群眾舞蹈 社區文化建設 作用
中圖分類號:G2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3-0043-01
一、群眾舞蹈
(一)社區群眾舞蹈的特點
1.多元化
社區民眾在年齡、文化水平、個人喜好方面各不相同,對文化活動接受的程度不同,對文化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舞蹈內容的多樣性和形式的多樣化使得多層次的群眾都能廣泛地接受,例如:交誼舞、扭秧歌、拳術和劍術。[1]鍛煉的內容及形式能夠符合各類人群的需求,從工人,家庭主婦到學生和退休工人都能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
2.娛樂性強
舞蹈藝術的開放性使得它的內容豐富多彩。它沒有具體的約束,且雅俗共賞,融合了音樂、體育等多種元素,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抒發個人的情感,具有很高的娛樂性。
3.群眾性
舞蹈表演的媒介是人的肢體,為群眾舞蹈奠定了基礎。相對于其他的文化來說,舞蹈文化的參與者性更強。同時舞蹈的廣泛性促使其在社區的建設中大放異彩,使得社區的文化貼近生活,更廣泛地被民眾接受和喜愛,進一步加大了群眾對舞蹈文化的參與程度。
(二)群眾舞蹈的分類
群眾舞蹈分為體育舞蹈、民族舞蹈和社交舞蹈。[2]其中,體育舞蹈是男女為伴的雙人舞,具有競賽的性質。民族舞蹈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展現,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群眾舞蹈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一)群眾文化的體現
群眾舞蹈的發展逐漸成為了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人們被這種新型的舞蹈內容和形式所吸引。群眾舞蹈在營造文化氛圍的同時,使得群眾的情緒得到宣泄,如今群眾舞蹈的發展已經成為群眾文化的重要體現。
(二)提高民眾整體素質
健康的心態源自于健康的生活。文化對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群眾舞蹈作為一種新的大眾文化,對民眾的審美水平、藝術修養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參與者的個人氣質、心態等有良好的調節作用。群眾舞蹈以歡快和優美為原則,參與者在跳舞的過程中,感受舞蹈的美好從而滋生對生活的熱情。各種舞蹈的學習,使得參與者的自身修養不斷提高,民眾的個人儀表、生活質量、藝術修養等不斷提高,最終民眾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
(三)建設和諧的文化環境
舞蹈作為一種古老的文化藝術,應該得到傳承和創新。在群眾舞蹈的發展過程中,它服務于社會的特性逐漸凸顯出來,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群眾舞蹈作為一種文化是社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形式的多樣化使得群眾廣泛地參與其中,促進社區居民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能夠有效地建設團結、和諧、穩定的社區環境,為社區文化的建設提供一個和諧良好的環境。
(四)健身作用
群眾舞蹈的類型多樣,適合各類人群參與。其中體育舞蹈、交際舞等,能夠有效地塑造良好形體、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對于中老年人來說,跑步健身強度大、體能消耗大,而舞蹈具有柔和性和娛樂性,在自身壓力得到緩解的同時,也有強身健體的作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壓力也在不斷增加,在快節奏和高負擔的生活下,人們的精神難免處于壓抑的狀態,群眾舞蹈能夠使此類情緒得到釋放,對于促進社區民眾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五)穩定社會秩序
一個社區是否能保持健康的發展狀態,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小區內秩序的穩定性。加強群眾舞蹈的建設,使得群眾在自我需求和自我價值得到滿足的同時,增強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提升對社區的管理制度和行為規范的服從度,自覺地遵守相關規定,與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從而為社區文化的建設提供穩定的社區環境。
(六)激發社區文化發展的潛力
群眾舞蹈與專業的舞蹈相比,其功能更加多樣化。除了審美外,它還可以用于商業、廣告、健身、社交等,在政治、經濟、文化的等各個方面均有涉及。它不受時間場地的限制,動作的自由性和靈活性等對靈感的激發具有積極的作用,在群眾舞蹈不斷繁榮的同時,不斷為其他文化提供新的靈感,使得社區文化多元發展擁有巨大的潛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群眾舞蹈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群眾舞蹈在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同時,對參與者的身體素質、文化修養、審美水平等的提高有積極的作用,對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群眾舞蹈為社區文化營造了良好氛圍,有利于社區文化發展的多樣性。
參考文獻:
[1]付紅彤.淺析基層群眾舞蹈的輔導特點[J].參花(上),2016(8).
[2]張靜.淺析基層群眾舞蹈的輔導特點[J].大眾文藝,2013(9).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