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留妹
摘 要:幼兒童話舞劇是幼兒舞蹈教學中的一部分,對幼兒有著一定的教育作用。童話舞劇既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這對幼兒今后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對幼兒童話舞劇教學在幼兒教育中起到的作用進行了詳細的探究和分析。
關鍵詞:幼兒;童話舞劇教學;幼兒教育;作用
童話舞劇是音樂藝術教育中的一部分,主要通過舞蹈和歌唱等表現手段將童話故事的內容情節展現給觀眾,符合幼兒的心理特征。幼兒的心理和生理都處在快速發展階段,童話舞劇教學不僅能夠陶冶幼兒的心靈,而且還能促使幼兒養成良好的性格和品德,筆者在文中對幼兒童話舞劇教學發揮的作用做出了詳細的分析。
一、幼兒童話舞劇教學的重要意義
原始人類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手舞足蹈的方式,這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也就是說,幼兒舞蹈與幼兒的天性有著很大的關聯,因此,利用舞蹈能夠促進幼兒學習能力和交往能力的提升。幼兒能夠利用幼兒舞蹈中帶有一定節奏的肢體動作將自身的想象和感受表達出來,童話舞劇與單純的舞蹈所不同的地方在于,童話舞劇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舞蹈,還包含有一定的童話內容,這些童話故事又恰好符合幼兒的心理,幼兒能夠通過舞蹈中的童話故事豐富內心的情感世界。因此,童話舞劇不僅培養了幼兒的實踐動手能力,還提升了幼兒的審美情趣,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幼兒童話舞劇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一)創設交往情境,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
幼兒的身心成長離不開自身交往能力的發展,幼兒時期的交往能力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同時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幼兒在剛開始進入幼兒園的時候,會產生焦慮、不安、恐懼等諸多抵觸的情緒,甚至有些幼兒因為膽小還表現出了不合群和孤僻的性格特征。針對這種狀況,幼兒教師應當采取措施消除幼兒的這些不良心理,童話舞劇教學就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童話舞劇教學可以創設出交往的情境,幼兒在參加童話舞劇實踐活動時可以盡情表演節目、唱歌或者聽故事,與其他幼兒一起玩耍。例如,幼兒教育工作者可以在課堂上引入《狼和七只小羊》的童話舞劇,讓學生分別扮演狼和小羊,將七只小羊與假冒羊媽媽的故事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角色的學生之間要相互做好配合,這樣才能將舞劇的精髓有效表現出來。由此可以看出,幼兒童話舞劇教學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幼兒在參加實踐的過程中需要扮演舞劇中的不同角色,在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要嘗試著去解決,智力上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幼兒童話舞劇為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幼兒在這個平臺上可以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社會交際能力得到了提升,即促進了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進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二)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樂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童話舞劇能夠起到有效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作用,童話舞劇無論是從舞劇的內容方面來看,還是從舞劇的表現手段方面來看,都符合幼兒的心理特征,幼兒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借助肢體動作將內心的情感完全表現出來。例如,在學習《小熊請客》這個童話舞劇的時候,舞蹈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或者一些飾品和道具,將小熊請客的情境再現出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分別扮演狐貍、貓、小熊、小雞和小狗,在學生扮演角色的過程中,舞蹈老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到小熊家里去》的歌曲,指導學生一邊唱一邊扮演角色,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了無窮的樂趣,積極性被有效調動起來,創造力以及藝術表現力都得到了提升。
(三)塑造幼兒的形體美和氣質美,培養幼兒的意志
舞蹈能夠塑造學生的形體美和氣質美,這是眾所周知的,舞蹈能夠提高幼兒身體的靈活性、平衡性和協調性,很多幼兒存在“含胸”“駝背”和“聳肩”的壞習慣,這些壞習慣會妨礙幼兒身體的健康成長,而舞蹈教學則能夠有效解決這個問題,舞蹈老師可以利用舞蹈教學矯正學生的這些壞習慣。除此之外,很多幼兒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從小便被家人捧在手心里長大,生活中沒有遭遇過任何挫折,而童話舞劇則能夠提升學生的意志,很多童話舞劇中的童話故事有著深刻的教育含義,幼兒在學習舞劇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舞蹈中的教育意義,并且舞蹈是一門較復雜的藝術,有些舞蹈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學會,而且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學會堅持,學生要想學會舞蹈,就得克服重重困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堅強意志和吃苦精神就得到了有效的培養。
綜上所述,童話舞劇符合幼兒的心理特征,幼兒教育工作者應當利用這種舞蹈,將其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開闊幼兒的思維,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以及堅強意志,促進幼兒的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饒開芹,趙勇.從中外視角談舞蹈教育的必要性:評《舞蹈的力量——中外舞蹈素質教育歷程》[J].中國教育學刊,2016(11):9-13.
[2]蘇彥方.淺析如何增強高校舞蹈教育的實效性[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1):2-4.
[3]婁春燕,郭士陽.舞蹈教育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的價值[J].大眾文藝,2016(22):11-14.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