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愛玲
【摘 要】本文通過“加分”的教育案例,說明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當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只要能促進學生的進步,我們可以采取多種方式方法。不能一味只講原則,有時違背原則也未嘗不可。
【關鍵詞】加分;激勵;信任;智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智慧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特別是教師的一些不經意的言辭、決定或者一些對學生的賞識行為,都會對學生產生莫大的作用。其實,教無定法,不論采取什么樣的教育方法,只要有利于學生的成長,有利于學生學習的進步,只要不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不危害學生的身體與心理健康,我認為什么教育方法都可以嘗試。
一次不經意的教育經歷,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對我很有啟發意義。
在一次月考結束之后,我班張某到老師辦公室找我,要知道,張某是很有個性的一個男同學,從來不主動聯系老師。所以當我看到他時很是吃驚。大腦快速活躍起來“這小子有什么事呢?”請假還是?“這時他開口了:“老師您能不能……給我的主觀題加兩分呢?”我愣了一下,問道“為什么?”張某說:“老師:我政治只考了58分,政治我從來沒有不及格過,這次純屬意外。您要是能給我的主觀題加兩分,我就及格了。下次我一定會考個好成績的。”我看看他焦急的眼神,問:“這兩分對你很重要嗎?”他支吾了半天才說:“我媽和我約法三章:每一次考試都不允許有不及格現象發生,否則沒收手機,直至下次考試通過才能歸還”說完,停頓了一下,又說“您知道,現在信息時代,沒手機怎么關心國家大事,您不是讓我們看新聞嗎?”。對他來說確實喜歡看新聞,涉獵的知識面也廣。政治課堂上只要讓舉例說明某個觀點時,他總是積極發言,而且能用時政熱點新聞作為案例。我猶豫了,原則上,這兩分是不能加的,但一看到他渴望的眼神,心就軟了:“這兩分我可以給你加上,但是下次期末考試,你得加倍還我,也就是說,這兩分是我借給你的。”張某聽完后,高興地說:“老師,您放心吧,下次我肯定加兩倍還您”。從此以后,張某認真聽課、經常問問題、按時完成作業,并常常與我討論一些與政治知識相關的內容。在期末考試中,他取得了78分的好成績。他很是高興。之后,他越來越刻苦,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一直到高三,張某的成績都很優異,也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去年大學畢業也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后來,他回到母校看望老師,依然對這件事記憶猶新,他真心的感謝老師能給他加分,更重要的是還有對自己的信任。
在后來的教學中,我經常想到這個案例:為什么一個小小的舉動,能對學生產生如此大的影響。我認為這里面有幾個方面值得我們思考:面對學生提出的“要分”這種不合理的要求,老師有兩個選擇:一是堅持公平原則不給他加分,因為給了的分數不是他學習成績的真實反映,對其他同學也不公平。這樣做的結果是:老師堅持了所謂的原則,似乎很公平,但是這位同學會失望而去,或許回家后真的被家長沒收手機,他會怪老師無情,從而對老師記恨在心;或許由于恨老師,從此他也會不喜歡這門課。二是放棄所謂的原則給他兩分。這位同學會欣喜而去,避免了懲罰,內心感激老師。所謂愛屋及烏,他會更加喜歡這門課程。另一方面,是面對這樣的情況,老師不是采取了簡單的給與不給的做法,而是充滿智慧的“借給”了兩分,而且要求償還,還要加倍的“償還”。這樣,既“給”,又提出了“給”的要求,既幫助又激勵,在“放棄”原則的同時,又“維護”了更高的原則;第三個方面,是老師對學生的信任,對學生以后生活的影響。“借給”要求“償還”的里面,有一種信任,這種信任對這位同學是一種壓力,更是一種動力。也許這位同學根本償還不了,但只要他努力償還,就已經足夠了,就已經達到了教育的目的。而實際上,他不僅第二次考試加倍償還了老師的“兩分”,而且用后來的一直的努力報答老師的信任。所以,這“兩分”借的值,對老師來說是一種智慧,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幸運,是教育的智慧賜予他的最大的幸運。同時,我也體會到教育的力量以及學生的進步帶給我的成就感,雙贏的結果.
經常看到這么一句話:“知識,只能讓人看見一塊石頭就是一塊石頭,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卻能讓人從一塊石頭里看到風景,從一粒沙子里發現靈魂。”老師,是一項與孩子打交道的職業,除了需要專業知識,更需要有“對付”學生的智慧。
那么,教師的智慧從何而來?
第一,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滿足現代教育發展的要求。當我們面對一個個生動活潑的個體時,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教育的手段才可能多樣化。讀書、讀好書是提高自身素質的最有效的方法。
第二,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有責任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是老師的本職工作。所以我們平時需要不斷反思:我的課備好沒?效果如何?為什么學生的成績不理想?老師的敬業態度對學生來說是最好的教育,身體力行比說教的效果要好很多。總之,教師就是學生行為習慣的模仿者。
第三,教師要博愛。不但愛好學生,更要愛問題學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所以教師要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的亮點,并強化他的亮點,深挖他的潛能。這時,教師的智慧就體現在能否順其天性而誘導鼓勵。
為成為一名智慧老師需要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