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燕
摘 要:闡述了英文朗讀的作用,并分析了當前朗讀教育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提高小學英語朗讀水平的幾項基本策略,包括各級加大重視程度、因材施教、激發學生興趣等。提高小學生的英語朗讀水平和英語能力是英語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教育者應重視朗讀,把學生培養成聽說讀寫全面發展的英語學習者。
關鍵詞:小學英語;朗讀;問題;策略
一、朗讀的教學背景與作用
國內的語言教學中,英語被作為第一外語。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大部分小學生缺少語言交流環境,這種情況下,朗讀因為能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語義和語言的聯系,促進學生對英語語句內容的內化吸收,幫助學生學習與記憶而成為一種重要的小學英語教學手段,在英語學習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此處的義,有多重含義,既指英語的讀念,又指英語語感,還包括英語思維。主要是指通過長期誦讀,除了能讓學生熟悉讀音以外,還能幫助他們獲得直接語感,一種理解語言的能力。此外,多次的朗讀、長期的朗讀,能夠讓學生全方位地感受一段段英語文字的讀音、含義和內在的用語規律,透過語言這種載體培養和形成一種英語的思維方式。我們所期盼的英語口語訓練效果也就會水到渠成了。因此,英語朗讀被認為對口語表達有著非常良好的效果,可以為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當前朗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老師重視不夠
目前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大部分老師對朗讀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倡導多元化教育的今天,豐富的游戲、歌曲會偶爾穿插在英語教學中,這一部分教學內容進一步擠占了朗讀這種學習方式的教學時間,在一些課堂上,甚至不設置朗讀課文的學習步驟,而是簡單替換成學生課后自行讀背課文,朗讀的出現率很低,就更難談及在朗讀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點評和糾正。
2.學生畏懼朗讀
“啞巴英語”的問題在當前有所好轉但是仍然存在,學生對朗讀課文本身存在畏懼心理,不會讀、不敢讀、怕讀錯、沒技巧的情況較為常見,習慣以默讀代替朗讀,形成了惡性循環,朗讀學習英語的機會越來越少。
三、提高小學英語朗讀水平的基本策略
1.各級加大重視程度
其一,學校教導處作為統籌安排機構要重視朗讀教學。學校教導處對于學校的教學工作開展具有直接的統籌指導權利,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導處應當引導教師加強朗讀訓練的比重;其二,英語教學小組層面,根據教務處的要求和實際情況展開備課指導,即使對傳統的教學節奏形成一定沖擊,也應該本著教學優化的目標,要求教師對現有朗讀訓練的強度進行合理的調整,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課堂朗讀時間,并闡明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扮演的角色。
2.本著“因材施教”的理念實施朗讀教學
此處所指因材施教,首先,要在大尺度上確定小學不同年級的朗讀學習重點。每個年級學生的英語水平的差異性決定了朗讀技能的培養必須要循序漸進。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重點是音準、弱讀、重讀、音準等語音方面的內容;中年級的學生,則應增加速讀、節奏方面的要求;而對高年級學生,詞組、長句、停頓和語速等都應成為他們應該注意的方面。其次,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也應做到區別要求,發揮每個學生的學習潛力。對于程度較好的學生,可以增加視距、換氣、表情等方面的要求,朗讀的內容也可適當從課內向其他課外材料進行擴充。
3.激發學生朗讀興趣
美國教育家布魯姆提出,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從朗讀教育的角度出發,興趣同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在興趣中朗讀,在樂趣中學習。激發興趣,需要朗讀方式的多樣化,增加較為新鮮的學習環節。在低年級學生中,可采取例如設置英語小老師擔任領讀,為朗讀表現較好的學生分發小獎品,給朗讀進步較快的學生插紅旗等方法;而在高年級的朗讀教學中,可采用小型英語話劇表演這種趣味性和要求都較高的學習形式來培養學生對英語朗讀的興趣,通過臺詞語言的重復、臺詞含義的揣摩,幫助高年級學生尤其是具有一定基礎的學生進一步提高對英語句子連貫性的掌握以及加深對英語這種語言內涵的理解。多種多樣的形式可以給學生帶來英語學習的興趣與自信,將他們從相對枯燥的傳統學習方式中解放出來,用興趣激發他們提高英語成績。
本文在闡述英文朗讀的作用和當前朗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提高小學英語朗讀水平的幾項基本策略,提高小學生的英語朗讀水平和英語能力是本文研究的出發點和歸宿。從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看,幫助學生擺脫啞巴英語的重要方式就是本文所論述的加強小學生的朗讀訓練。教育者應重視朗讀,解決學生興趣、方式拓展、時間占用等重點問題,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朗讀水平,形成系統而科學的小學英語朗讀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具備朗讀技能,為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其成為聽說讀寫全面發展的英語學習者。
參考文獻:
李愛華.讀好英語[J].江西教育(綜合版),2009(5).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