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麗芳
摘 要:隨著教育工作的不斷改革、優化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當下的小學語文教師需要不斷思考自身工作的局限性,進一步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課堂教學,加強與學生的課下連接。主要從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開展情景教學、拓展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以及充分地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作用這幾個方面,介紹了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教育;作用;應用策略
一、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開展情景教學
教師要懂得如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對課堂學習的熱情有多少,取決于學生對課堂知識有多大的興趣。所以,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興趣調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首先,要樹立一個良好的誘因,讓學生想要去探究。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是其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有了興趣,無論是思維活動還是自主學習,學生都會有十分積極的表現。人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受影響最多的是環境,同時,我們學習的目的也是要更好地融入自身所處的環境中,環境對人的影響無處不在。語文教育作為一個題材寬泛的教育科目,有大量的素材可供語文教學所使用,所以,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造一定的學習情景,達到激發學生求知欲的目的。在課堂上,教師盡可能地選擇一些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例如,在為學生講解《秋天的雨》這一課的內容時,如果僅從文章的內容來讓學生去理解和分析,很多小學生會覺得學習課文十分枯燥。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針對課文內容進行情景模擬,例如融入一些秋雨的聲音、秋天的景色等內容,將這些情況真實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無論在什么季節都可以真實地感受這樣的氣息,進而對課文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這樣不僅有效地契合了小學生的接受特點,同時也賦予了課堂的趣味性。
二、拓展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
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積累語文知識的能力,沒有充足的知識積累,那么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就無從談起。就當下的小學語文教育來說,一篇語文課文在眾多例文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含義,但是它只是浩瀚語文藝術中的一個,其中包含的知識點是有限的。而語文教學的意義就在于,讓學生通過對一篇文章的學習,可以進一步深化對諸如此類文章的理解。教師應當把重點放在選擇文本閱讀上,增加學生閱讀量,指導學生不定期收集一些課外詞匯,進一步培養學生在摘抄、做讀書筆記方面的習慣。要讓學生通過這篇文章掌握更多有關的知識點,如果單純地依靠教師一眼一板地講解是很難達到的。所以,這就需要充分地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要將一些知識、內容延伸到龐大的網絡信息資源庫中,為小學語文知識的延伸提供實時、龐大的依據,從而有效地增加課堂的教學容量,提升教學的效率,讓課堂內容教學與課外教學得到有效的互補,進而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水滸傳》的其他片段,讓學生感受書中這些豪氣的好漢各自的特色。當然,俗話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水滸傳》里那些打打殺殺的場面容易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一些影響,所以在最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魯智深臨死時的片段,讓學生對這段故事的始終有所了解,使他們真正可以體會“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里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來信,今日方知我是我。”這些話的含義。
三、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作用
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信息技術被看作一種教輔工具而存在,重點在于能幫助教師突破教學障礙,輔助傳統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所以,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學時不能完全依賴信息技術,信息技術不能完全取代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多媒體課件大多都是教師在課前制作完成的,有一定的固定性,和多變的課堂難免會有些出入,這就需要教師充分地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有效地和課堂進度契合。在此基礎上,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往往都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的意愿決定了整個課堂,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只能被動地接受課堂內容,這種情況下,學生的主動性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會影響學習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中要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和探究,讓學生能夠充分地發揮自身的主體性,通過多樣化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參與課堂,在課堂上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重視學生對教學的感受和體會。只有這樣將學生視為課堂最重要、最需要研究、最需要調動的一部分,學生被重視起來,學習效果才能夠更好。
當下的計算機媒體技術在不斷發展,教育工作者需要與時俱進,積極學習與多媒體有關的知識,進行有關技術的研究,學習積累有關課件制作的方法,改進多媒體制作的質量,以此來更好地輔助小學語文教學,進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愛華.淺議新課改背景下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6(13):37-38.
[2]王宗赟.小學語文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課程資源的實踐與問題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16):7-13.
[3]練招娣.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0):180.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