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晉芳
摘 要:在學前語言教學當中,游戲化教學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不斷優化學前語言教學中的游戲化教學不僅能夠有效開發學前生的語言能力,還能激發學生的思考思維能力。為此,主要立足于學前語言教學中的游戲化教學優勢,進一步提出優化游戲化教學的策略,旨在推動學前語言教學更好地開展。
關鍵詞:學前語言教學;游戲化教學;策略
學前教育作為一種開發學前生動腦思考的教育,為之后學生各個階段的學習起著關鍵性作用。因此,學前教育應當盡可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提升,提高自我語言表達能力。根據學前生年齡小、好動、好奇心強等特征,若想有效提升學前生的積極性與興趣,游戲化教學顯然作用凸顯,通過游戲化教學能夠實現學生間的溝通交流,更是學前學習的主要動力來源。為此,如何將游戲化教學有機融合于學前語言教學當中值得探究。
一、學前語言教學中的游戲化教學優勢分析
學前語言教學的目標主要是能夠準確掌握語言特點并能運用自如,所以在教學中該目標往往具有導向作用。學前語言教學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把握拼音發音、相關語言語義及其具體語言用法的掌握,還有效地結合了學前生的身心特征,使教學活動能夠有效地滿足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特征以及規律,讓孩子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更加開心、自由地成長。
好玩是小孩的天性,而將游戲化教學有機融合學前語言教學當中,不僅能夠將索然無味的教學活動變得富有趣味性,還能使抽象的語言更加形象具體化。游戲化語言教學能促使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學習和運用語言,從而真正地喜歡上語言學習。在實際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孩子將會提高自我表現能力,積極地學習和模仿,并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培養正確的人際交往能力、思維方法以及團隊合作意識等,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
二、學前語言教學中的游戲化教學策略
(一)認知學前語言教學與游戲化教學聯系
若是將語言教學和游戲化教學加以區分,語言教學具有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學前語言教學的開展便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以及理解能力,讓學生能夠基本認知和理解語言知識。游戲化教學則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投身于學習當中,并從游戲當中獲得快樂的教學方法。也就是兩種教學方法的目標具有差異性,但也正是這種差異性的存在使學前語言教學能夠和游戲化教學更好地結合起來,所以,若想更好地發揮游戲化教學輔助作用,必須在學前語言教學當中應用好游戲教學,且必須是在尊重語言教學的初始目標上方可。因此,教師在課堂當中要把握好兩者的使用力度,讓游戲教學能夠成為語言教學中高效的教學手段,且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游戲化優勢,不可本末倒置,讓游戲化教學過分擴大。真正處理好兩者間的關系,這才是游戲化教學得以不斷在學前語言教學中長存的關鍵。
(二)不斷優化游戲化教學
在語言教學中,若是切實發揮好游戲化教學作用,那么就應當不斷優化教學方式,使游戲化教學能夠在學前語言教學中發揮真正的作用。對于教師而言,借助游戲化教學這一輔助手段來進行語言教學,應當保障游戲環節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使語言教學中的游戲教學能夠更為完整地應用。該種教學方式不僅能促使語言教學課程趨向系統和全面,還能夠促使學生在全面的游戲教學環節當中更為自由快樂地汲取知識。例如,教師在學前語言教學當中采用泡泡游戲教學時,應當考慮好吹泡泡游戲的整個過程該如何設計,并提前設想對學生可能產生的效應,以便在完成的基礎上運用該項游戲教學。總的來說,教師所用的游戲化教學應當是科學合理的,游戲完整和全面更是學前語言教學是否完整的一個體現,所以要不斷優化游戲化教學方式。
(三)教師要發揮指導作用
游戲化教學并非等同于放養式教學,更不意味放任孩子自由無束縛。開展游戲化語言教學時,教師還要切實發揮好指導性作用,以便幫助孩子更好地完成游戲活動。在游戲開始之前,教師可為孩子創設相應的游戲情境,例如“老師和學生角色扮演”“123木頭人”等相關情境,積極引導孩子進行玩耍,還要細心、耐心地為孩子講解游戲規則和具體的玩法,并做好示范,如此才能在確保孩子理解游戲規則的基礎上順利地展開游戲。而在游戲過程當中,特別是剛開始進行時,教師要特別注意孩子們的狀況,不僅要做好指導工作,還要隨時做好突發事件的應對準備。如在玩游戲時,由于孩子們的年齡段較小,嬉戲無常,很有可能在玩的過程中出現爭吵、不小心摔倒等事件,這就需要教師及時處理,加以勸慰,讓孩子能夠迅速從事件中“解救”出來。
據上述的分析可知,在學前教育當中,學前語言教學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游戲化教學運用于學前語言教學當中,對于語言教學得以順利進行且促使孩子健康成長發展皆起著關鍵作用。因此,在展開學前語言教學時,教師應當積極運用游戲化教學,并借助該教學方式為學生語言學習構建良好的平臺,通過游戲環節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前語言教學質量和效率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姚春紅.對于學前語言教學中游戲化教學的探究[J].時代教育,2015(14).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