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枝
摘 要:小學數學是一門以數字為基礎、較為抽象的學科,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教學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更加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多樣化的能力和全面素質的提高。從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方法等幾個方面來研究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多樣化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多樣化
小學數學與我們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是數學學習的基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多樣化的能力主要是使學生掌握一題多解或者多種計算方法的能力,在面對所要解決的數學問題時,學生能夠依靠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將問題用多種方法解答出來,不僅能夠優化課堂教學,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一、轉變教學觀念,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多樣化的能力,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師生之間進行積極互動,相互交流,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全面的思考,不斷發散學生的思維。同時要活躍課堂氛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出現的奇特想法,教師要積極加以引導,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勇于發言,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為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多樣化的能力奠定良好的環境基礎。
二、創新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主要是聽教師“灌輸式”的講授,死記硬背所學公式,進行題海式的數學練習,然而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學習效率不高。所以,為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多樣化的能力就需要創新教學模式,結合教學內容采用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或者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新的教學模式下,不斷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首先是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自制力還較差,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進行課前自主預習、課后自主復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自主認真思考,同時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讓他們自主選擇課后資料的搜集方式、課堂作業的呈現方式等,這樣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其次是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主要是將學生科學合理地分成相應的小組,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相互之間進行討論,取長補短,交流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這樣能更好地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多樣化的能力。例如,在學習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給出一道難度適中的題目,可以先讓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數學知識自主進行思考解答,然后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相互之間討論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想法,這樣不僅能夠更加全面地掌握解題方法,還能借鑒別人的學習方法,提高自己解決問題多樣化的能力。
三、豐富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1.多媒體教學法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多樣化的能力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帶領下,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促使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多媒體教學法是通過多媒體設備,將教學內容更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給學生以視覺上的沖擊,吸引他們的課堂注意力。例如,在學習“圓”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圓形的實物展示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在實際問題中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提高解題效率。
2.創設情境教學法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創設情境教學法,改變了單一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方法更為靈活,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多樣化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創設情境教學法就是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可以是生活情境,也可以是問題情境,還可以是故事情境,使學生在所創設的情境中對需要解決的問題更加全面地思考,不斷開發解決問題的新方法。例如,在解答“雞兔同籠”問題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創設一個生活情境,讓學生根據生活中見到的動物雞和兔子來思考,將雞和兔子放在同一個籠子里,根據設置的問題思考雞和兔子的數量。這樣在創設的教學情境中,學生會更加主動地思考解題方法,聯系實際通過方程法、假設法來進行解答,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多樣化的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多樣化的能力還需要不斷完善教學評價,建立具有激勵作用的教學評價體系,不僅要注重對學生解決問題結果的評價,還要關注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等,對學生多進行鼓勵和肯定,使他們樹立學習數學、解決問題的自信心。同時還要加強課后練習,使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習題練習,不僅能夠鞏固課堂上所學的數學知識,還能使學生養成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在培養解決問題多樣化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參考文獻:
[1]張桂芳.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3.
[2]張晨光.小學數學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能力[J].赤子,2015(6).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