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先偵+陳慧明+羅龍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儀器儀表自動化在國家建設、科學研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將針對儀器儀表及其自動化教育在今后教學過程中的研究與應用展開深入的分析探討,為廣大學者提供更有效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儀器儀表 自動化教學 改革創新
中圖分類號:TH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3-0246-01
一、儀器儀表及自動化的現狀
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技術的應用非常廣泛,例如在軍事中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技術代表著強悍的戰斗力,是一切軍事裝備的基礎與提高;在科學探究方面,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技術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必備條件,沒有該項技術的支持科學研究寸步難行;在生物檢測方面也充分地利用了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技術,為各項生物研究提供了理論數據支持;而在醫療技術方面,則更加離不開儀器儀表及自動化的檢測工作,它能精確地分析各種指標,及時檢測到病人內部身體狀況,有利于醫生就診。儀器儀表及其自動化的應用已經深入到了生活的每個角落,社會生活離不開它,國家的建設也離不開它,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技術是信息相互傳播的橋梁,只有更深層次的研究開發這項技術,才能為人類提供更加準確的信息,提高生活工作效率。
二、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教學的現有弊端
要想對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教學等教育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就必須跳出原有傳統的儀器儀表自動化教學模式。由于儀器儀表及其自動化系統性的學習實驗較多,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要求相對較高,很多時候由于老師講授的方法以及解釋說明的不夠到位,導致了學生并不能熟練地掌握該項技術的應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存在教學資源不足等現象,也嚴重影響了學生對教育目標實現。這些因素深度影響著學生的進步,長此以往便會打消學生對儀器儀表及其自動化技術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國家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
三、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技術教育創新改革的利用
有突破才會有進步,要想更好地發展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技術的教學,就必須跳出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束縛,具體操作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教學資源的改進提高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同樣對學生的學習來說也是如此,要想更好地學習,首先要有相對齊全的教學資源。教學資源可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基礎教學條件設施、實驗設備等資源,另一種則是教師資源。在基礎教學資源上學校一定要根據大綱要求的教學任務,選擇適合學生教學的教科書使用,要注意信息的更新,緊跟時代的步伐。在實驗設備上應該配套齊全,有相對安全的保護措施,能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廣闊的實驗場地,在實驗教學中要配備相應的指導老師,隨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學生排憂解難。其次要注意專業教學老師素質的培養。
(二)課堂教學模式的更新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一般學生都是在聽課做筆記而缺乏自我認知的思考,導致學習任務過于僵硬化,達不到理想的學習效果。提倡新教學任務的改革要求,就應該打破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的學習模式。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去探索思考,可以布置適當的探索性任務實驗,讓學生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培養興趣激發潛能,提高辨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在有困難時,學生要先自行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再通過老師解決,培養學生對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技術的專業素養。
(三)教學內容具體簡單化
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技術相對來說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需要學生深入的理解分析能力。而稍有偏頗很可能使學習任務事倍功半。所以,進行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教學,就必須細致入微地為學生講解。我們可以利用現在發達的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以生動形象的動畫演示過程來闡述實驗。還可以利用不同顏色儀器儀表工具進行不同的性能示范,配有文字聲音特效,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降低學生學習的壓力。把抽象的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技術具體化,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掌握。
四、結語
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技術在未來的應用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國家也更應該注重此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改革創新傳統的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技術教學是為了更好地培養人才,只有在不斷創新過程中,才會有更大的進步。對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教學在未來創新教育的探索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廣大技術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本文通過對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教學模式革新的深入研究,希望為大家在今后的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教學任務中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丁穎,侯延東.計算機輔助教學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21(5):49-50.
[2]烏勇奇,羅海平.化工儀表及自動化FLASH課間和網絡答疑系統的開發[J].計算機與應用化學,2016,20(5):717-718.
[3]奚斌,楊曦,楊鵬飛.多媒體系統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12(1):25-28.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