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梓務
【摘 要】現代中職學校數控專業建設的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本文詳細分析了我校數控專業的現狀和專業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從一名專業教師的角度探索性地提出了一些解決的措施。
【關鍵詞】校企合作 數控技術人才;課程體系
90年代以來,中國數控加工業迅速發展,隨著數控機床的快速發展和普及,制造企業對數控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現有的數控加工和數控技術人才遠遠無法滿足制造業的需求。那些能看懂圖紙并且能熟練使用AutoCAD、CAXA、Mastercam、UG、Pro/E等有關CAD/CAM/軟件,又具有一定實踐操作技術能力的人才社會是供不應求。
筆者從一名專業專業教師的角度探性地提出一些個人看法。
一、企業對數控加人才的要求
1、掌握扎實的機械專業知識,熟悉零件產品或模具加工中一般的數控加工知識,具有熟練進行一些簡單數控機械加工操作能力。
2、熟悉數控機床與數控操作系統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手工編程能力,在零件產品加工中能完成復雜零件的手工編程,并具有熟練操作數控機床的能力。
3、有一定的識圖能力和CAD設計基礎能力、 CAM軟件應用能力。在模具加工中對已有的造型利用CAM軟件完成復雜成型零件刀路軌跡設計與加工的能力;或具有綜合運用CAD/CAM軟件根據設計要求在模具加工中完成復雜成型零件的造型和刀具路徑編制的能力,這方面人才現社會緊缺嚴重。
4、熟悉機床性能,能完成數控機床日常維護和一般故障維修工作。(中職學生很難達到培養要求)
目前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遠遠不能滿足企業對數控技術人才提出的要求。
二、數控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
數控專業課建設結構的不合理,直接影響了學生培養目標的定位問題;培養什么樣的專業的競爭核心力人才?怎樣的專業課程體系才符合我校實際情況?怎樣培養才能完全滿足現代制造企業對數控人才就業崗位的需求等問題,是我學校數控專業建設目前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三、學校數控專業的探索式解決措施
學校數控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給專業建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這一系列問題對學校發展存在著一定的阻力,對此重視和解決此類問題刻不容緩,探索和實踐勢在必行,為此,本人對解決的措施做出以下探索。
(一)、結合企業要求明確學生培養目標
企業須要的是一線操作技能人才,就要求學校必須以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為主,加強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訓練,根據數控人才工作內容分工不同,明確學生培養目標。根據學校目前所具備的設備、師資、實訓基地,結合數控人才市場的需求、我們可以考慮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為以下幾種工種(側重硬件操作或軟件設計):數控操作工、數控加工編程工程師和計算機輔助設計工程師。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可以根據個人能力在數控機械加工操作與綜合運用CAD/CAM軟件能力上通過聯系附近機械工廠給予加強(學校沒有校辦工廠或沒有校企合作前參考),甚至可以讓學生參與機械產品的生產。
(二)、積極探索“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制定符合學校專業發展的專業課程體系
學校通過選擇附近有實力的機械加工廠, 與工廠合作,充分利用校內現有設備,引進企業生產產品, 讓學生不出校門就可以利用所學知識進行生產活動,達到技能強化和工學結合的目的。
引進有實力的校企合作或創辦校辦工廠,在充分利用設備的同時外,有利于制定符合我校的專業課程體系。校辦工廠可采取公開招標方式面向企業選擇校企合作伙伴,由企業進駐學校,辦工廠,利用學校現有的場地、設備、師資等從事生產、加工產品,同時承擔學校數控模具專業學生的教學與實訓任務。與企業的產學合作,在專業設置與調整,教學計劃的制定與修改,教學計劃的實施,學生實習實訓直至學生就業等方面,企業以為了雙方的發展出謀劃策。同時本著“突出核心崗位能力培養,加強學生素質教育,促進人才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制定出符合我校的專業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可以滿足企業數控崗位工作任務的需求。有用人單位專業人員參與本校專業課程開發,使專業技能課程內容更能滿足將來企業發展的需求,學生技能的培養有了更廣的空間。
(三)、利用校辦企業、校企合作方式激活現有設備和師資,促進數控專業健康發展
學校目前數控專業教師專業結構的現狀約束著我校數控專業的發展:數控專業在校學生200多人,數控專業專任專教師才13人,且專任教師中原來基本是學機械、機電專業的,沒有一個真正數控專業畢業,在此基礎上部分教師是經過進修或自學后擔任這個專業教學,這樣構成的教師隊伍在機械實訓操作能力不算很強,但要擔負起培養滿足企業緊缺的優秀數控崗位工作人才的培養任務確實有點難。可想培養出來的學生大部分的綜合素質不高,安排在對口專業能勝任占學生人數的比例極低。
學校引進校辦工廠,利用學校現有工廠的場地、設備、師資等從事生產,同時承擔學校數控專業的教學與實訓任務。學校的設備有限,為了滿足生產須要,企業必須輔助相關的設備,這更有利于學生的實際操作實訓學習。在中職教育來說教學和實訓是一體化的,有了企業進學校,學校的教學管理應以工廠班組的管理模式進行,學校老師就是師傅,學生就是學徒,這不僅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和設備,更是為了進行學生實現教學與企業的無縫化對接和更充分地利用有限的師資,增強教師的動手能力的培養、提高。也可以這么說,校中工廠的學習,學生不僅可以邊實習、邊生產,而且還能一邊收獲經濟效益。學生提前找到“上班”的感覺,畢業之后他們到企業工作就不再摸黑、不再茫然了。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師資隊伍水平
只有具備了強大的教師隊伍,高層次的師資水平,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技術人才。學校數控專業要發展,除了通過校合企業進行強化教師的動手能力,學校還應有計劃地把專業教師送到專門的國家級或省級教師資培訓基地,有針對性的培訓,使得每個專業課教師基礎扎實,專業精通,在某一門課程上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特色,吸引學生,改善教學的效果。鼓勵教師之間互相的聽課,互相評課,相互提高。定期派教師出去參加學術交流,鼓勵參加學術論文研究會,作品展覽,操作比賽,不斷提高教師各方面素質能力的培養,為畢業學生成為具有一定實踐技術能力的人才奠好教育基礎。
因此,在原有的“2+1”教學模式下,改變以往的以專業學科為中心的課程模式,建立以企業為基礎,以現代制造業須要為主線,以企業參與為主體的專業課程體系,提高職業教育教育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建立“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有效機制,制定由企業參與的實施性的教學計劃,編寫和使用相應教材等,是我校當前數控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王寶生《職業核心能力》.
[2]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