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廣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提出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從頂層設計、制度建設、思政隊伍建設、文化傳承手段創新、文化傳承品牌的打造等方面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途徑。
【關鍵詞】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創新途徑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3C-0033-02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今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高校如何深入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傳承發展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徑已經成為各高校當前面臨的重要新課題。廣西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國家骨干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優秀單位,在這方面作了積極研究與實踐,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近年來,廣西職業技術學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八大與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會議精神,認真學習領會黨中央關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決策部署,積極研判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變化和新動向,始終秉承“以德立人、以技立業”的校訓精神,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思想資源為突破口,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以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著力點,切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
一、鍛造文化傳承隊伍,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軟實力
(一)抓好頂層設計,構建大思政工作機制。廣西職業技術學院黨委高度重視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定期召開思想政治工作聯席會議,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系統研究,統籌指導,精心部署,全力構建學院黨委領導、院長負責、部門牽頭、群團協同、培養單位落實的大思政工作機制,以齊抓共管促進頂層設計,以統籌協調形成教育合力。
(二)強化制度保障,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出臺了加強意識形態陣地管理辦法、宣傳工作考核辦法、思想政治聯席會議制度、師德考核辦法等系列制度,建立院系(部)黨組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全員師德考核結果納入意識形態責任書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考核體系,在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同時,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牢牢把握意識形態話語權和主導權。
(三)聚集優質資源,建設高素質思政隊伍。廣西職業技術學院邀請名師入校,通過開展“四會教學”(研討會、宣講會、培訓會、座談會)學習活動,組織思政工作人員對思政工作指導思想原汁原味學、前后貫通學、聯系實際學,引導思政工作人員清醒認識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和復雜性,不斷培植思政工作人員的精神家園,著力提升思政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教育引導能力。邀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苗錦技藝傳承人潘彩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人帡等民族技藝大師進駐,注入文化傳承血脈,壯大文化傳承隊伍,攜手開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二、創新文化傳承手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親和力
(一)大范圍建設校園文化景觀和文化場所。高標準籌建4A級景區校園,增建大型文化石、孔子園、孺子牛園、茗馨湖、古典亭臺樓閣等文化景觀和廣職院校史館,以及“民族蠟染”“民族服飾”“民族銀飾”“民族刺繡”“民族陶瓷”大師工作室等文化場所,創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感知元素,營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濃厚育人氛圍,著力培養學生成為民族技藝傳承者和民族精神傳播人。目前,廣西職業技術學院正在為校園文化景觀和文化場所量身定做融中華傳統文化、廉政文化、校園文化為一體的楹聯,進一步打造文化育人特色。
(二)全方位創建“三微兩端”新媒體宣傳格局。聯動運行官方微信、思明網微博、微視頻、手機易班終端、掌上思明APP等師生喜聞樂見的文化宣傳載體,提高文化宣傳質量水平,把握好文化宣傳的“時、度、效”,增強文化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鞏固主流思想輿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充分發揮文化宣傳鼓舞人、激勵人的作用。2016年,廣西職業技術學院新媒體被遴選為團中央合作單位,并榮獲全國職業院校新媒體之十大最具影響力院校(位居全國第二名)、2016中國(廣西)高校傳媒聯盟會員媒體微信榜單優秀獎。
(三)多層次開展特色校園文化活動。廣西職業技術學院通過舉辦“中華禮儀風采”大賽、“中華經典誦讀”大賽、“民族體育”運動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書畫展、“奉老敬孝 崇尚美德”慰問活動、“助夢成長 感恩奉獻”快閃活動、“傳統節日”對聯派送活動、“寄一封家書”班級主題活動等多種校園文化活動,在全校營造起“感受經典、領悟經典”的傳統文化氛圍,幫助學生親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在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同時,全面提升他們的心理、道德、思想和政治素質。
三、打造文化傳承品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化力
(一)打造經典文化——“茶文化”和“太極文化”。廣西職業技術學院以國家骨干院校建設為帶動,聯合企業、中高職院校、科研院所等45個單位,牽頭成立廣西茶業職業教育集團,建設“中國茶藝”等11門核心課程以及“茶葉生產加工技術”國家職業教育資源庫;學院“茶文化”民族文化傳承創新職業教育基地獲得“廣西民族文化傳承創新職業教育基地”稱號。以校園茶文化工程建設為依托,舉辦全國職業院校“中華茶藝技能大賽”,建設廣職茶博園、茶文化廣場、中華文化茶藝樓等茶文化景區,開展“無我茶會”、“感恩 綠色 共享”世界地球日、“書香文化大講堂”等精品茶文化活動,集中打造“茶文化”,引領師生品味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和精神追求,嘗試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準則,養成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和道德規范。引導師生感受中國禮儀之邦的精神內涵,激發師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愿望熱情。此外,還通過開展全院大學生太極拳晨練、千人太極拳展演、“茗馨”太極拳大賽、成立太極拳協會等方式打造“太極文化”,引導師生注重內外兼修和辯證思考,不斷養成和諧統一與貴和尚中的精神品質。
(二)打造核心文化——“核心價值觀文化”。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將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元素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程,創新“八進入”(進課堂鈴聲、進升國旗儀式誓詞、進宿舍、進飯堂、進課外活動、進社會實踐、進音樂欣賞課、進手語操)教育引導方式,并將其導入師生生活片段,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育人過程中的滲透性、實效性和持續性,打造“核心價值觀文化”,增強廣大師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身份認同,激發師生擔當時代賦予的文化使命,堅定師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打造特色文化——“校園廉政文化”。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借助“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通過廉政知識手機短信點對點推送、廉政警示語書畫展、赴南寧監獄開展黨風廉政建設警示教育活動等方式打造“校園廉政文化”,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文化氛圍,倡導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校園文化風尚,形成廉潔從政從教的校園文化動力,啟迪廣大師生尚廉的思想道德追求。
(四)打造高職文化——“校園匠人文化”。依托學院11個校內實訓基地培育與56個專業相結合的工匠職業精神。廣西職業技術學院通過開展職業教育周活動、大學生技能大賽、名企名家進校園、“賺我第一桶金”營銷實戰大賽以及織錦、剪紙、糖藝傳統手工藝大比拼等活動,倡導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培育廣大師生熱愛勞動、誠實守信、追求卓越,追求創新的思想道德境界。
四、共享文化傳承成果,擴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響力
(一)承辦各級各類社會活動,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區內傳播。廣西職業技術學院承辦自治區農墾集團《南方有嘉木》微電影首發儀式,面向全區展示廣西新老茶人對傳統文化的堅守傳承以及他們對茶事業的理想追求和責任擔當,傳遞茶香、茶韻、書香、茶人互融共通的和諧文化境界;協辦區直機關“道德講堂”示范課,引導感悟中國人恪守傳統道德的思想追求和厚德崇廉的自修過程,成為推動全區精神文明建設的強大引擎。
(二)邀請知名媒體到校采訪,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內傳播。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多次邀請中國教育報、光明日報、新華社、新浪網、廣西日報、廣西電視臺、廣西新聞網等區內外媒體到校采訪,發表有關報道220多篇,不僅擴大了學院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而且向社會展示了學院文化傳承的豐碩成果,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了思想引領、輿論推動、精神激勵和文化支撐作用。
(三)組建中國—東盟邊境職業教育聯盟,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廣西職業技術學院立足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地緣優勢,牽頭聯合廣西、云南邊境地區的職業院校、行業、企業、科研院所共同組建中國—東盟邊境職業教育聯盟。積極開拓國際交流合作渠道,努力探索國際合作辦學模式,成功推動中國—東盟學生互派互訪,通過組織邀請泰國、老撾等國院校前來考察交流,接收越南學生來校學習,感受茶藝、太極拳、書法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派送學生赴越研修,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切實以廣職行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增強了國際領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
【作者簡介】韓偉平(1963— ),男,廣西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責編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