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仕云
【摘 要】高三是高中迎接考試的最后關鍵時期,學生如何高效率地進行復習,提高學習效率與質量,對其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效果有很大影響。教師要指導學生學習高效復習迎考。
【關鍵詞】高三 英語 復習 知識結構 寫作訓練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022
高中英語在高三階段是最后的復習時期,很多知識點都已經掌握講解清楚,學生的知識結構基本建立,需要通過一系列教學手段,使學生的知識進行進一步內化,借助于應用和鞏固,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在高三復習時期,教師的指導作用發揮巨大作用。教師要教會學生掌握復習技巧,應用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使學生通過有效的復習方法和手段,自覺建構完整、體系化的知識,提高英語整體素質,準備應考。那么,教師具體該如何指導學生高效復習迎考呢?以下,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與總結,談一下具體教學方法和關鍵點。
一、指導學生建構知識結構,理清高中知識脈絡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十分強調學科的知識結構,他認為,教授學科知識,實際上就是教授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也就是一些基本的原理、原則、方法、概念等。他認為,只有指導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結構之后,學習才能夠具體化、系統化,學生的思路才清晰。而正好,高三考試,就是考查整個高中階段的知識,學生必須對英語學科有全面的認知與了解,掌握基本概念,這樣復習起來才得心應手,不至于無從下手或者產生混亂感。教師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幫助學生建構清晰的知識結構。
(一)呈現視覺化的知識脈絡,注意把容易混淆的知識進行比較
依據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成果,學生的百分之八十的知識和信息都是通過視覺獲得的。視覺的教學形式,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還能通過變化的視覺形式轉變,使學生的復習過程產生愉悅輕松感,促進學習效果。英語教師可以通過PPT或者電子文檔的形式,把知識進行系統化、分層化,但不要直接讓學生記憶,而是把知識以填空或者問答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分小組進行問題的解決。通過視覺的信息,促進學生知識結構的建立。例如,教師把關于which,what,where,when等疑問代詞的使用集中制作選擇題或者填空題,讓學生小組競賽,共同討論,以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講解,使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系統清晰化,及時糾正自己存在的問題。小組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的答案和分析進行評價,促進知識結構的一體化。
建構知識結構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就是防止相似知識點的混淆問題。教師要注意對一些容易發生理解誤差的知識加強講解,進行專門性的訓練,使學生快速辨析知識,促進知識結構的網絡化和準確性。例如,動詞的過去完成時和過去時,現在進行時這些使用學生經常難以區分,究竟該使用哪一個。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列舉例子,對這三個知識點進行辨別。例如,我過去學習英語;我已經學習英語三年了;我正在學習英語。教師先以幻燈片的形式為學生呈現語境與問題,學習自覺翻譯仿寫,然后教師對三種用法進行辨析指導,最后學生明確使用要求。
(二)組織學生做學習筆記,自覺內化知識,進行生成性學習
建構清晰完善的知識結構,需要學生自覺主動進行知識的理解與生成,邁克爾曾經將知識的學習策略分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其中認知策略中,就指出學生要學會自覺對知識進行精加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增強對知識意義的記憶。精加工策略中的記筆記是效果最好的方式之一。例如,高三復習時期,筆記的記錄需要分類進行,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學會做筆記,還要嚴格要求,及時檢查評定,培養學生良好的記筆記習慣。比如,至少需要一本重點知識積累本,一本錯題整理本,一本寫作訓練與總結本。對于重點的知識,要求學生把題干和知識的運用方式與要求都記錄下來;對比較容易理解、此重點的知識,只需要記錄相關的概念和依據就可以。使學生寫筆記的時候,思路清晰,抓住主要的地方,快速進行知識系統化,建立知識結構。在記筆記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進行生成性學習。也就是,組織學生自覺進行知識的再現,把自己掌握的知識點以新的語境和方式呈現出來,建立新的圖像或者結構,增進知識理解的深度。
二、組織學生開展寫作訓練,提高作文創作水平
高三復習,英語學科最主要的內容之一,就是英語作文的寫作練習。高三考試,英語作文分為兩個主要的文體形式。一是,信件類的短篇寫作。比如,要求學生針對一個朋友的來信寫回信,或者針對一次旅行、一次體驗進行記錄,對社會上某一種現象進行評價。二是,看圖寫作。圖文類作文寫作,最近幾年都比較關注社會上的一些實際現象,考查學生的社會敏感度和觀察表達能力,一般都需要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與評價,或者提出相應的對策與措施等。總而言之,作文寫作可以說是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那么教師如何組織學生有效進行寫作復習訓練呢?
(一)以教材為主,熟練運用教材語言和句式,展開寫作實踐
寫作練習的基礎在于教材的掌握,高中英語課本和教材中有很多經典優秀的句式和例句。教師在寫作練習的時候,多啟發學生自覺改寫教材的句子,創造性轉化句式結構。例如,教師先針對某單元的重點句式進行講解學習,之后設計專門的作文題目,有針對性地進行實際運用。
(二)通過課外閱讀,積累作文創作語言,進行寫作訓練
寫作訓練不能局限于課本內容,而是以教材為基礎,對學生的能力進行提高。教師鼓勵學生自覺閱讀課外書籍,比如英語報紙、刊物、書籍、故事等,使學生積累寫作的語言。啟發學生自覺確立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自我訓練,在日常學習中提升作文寫作技能。
(三)設計生活化、真實的作文創作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寫作思維水平
英語寫作訓練方面的復習,需要教師結合現實生活事件或者現象,對學生進行啟發教學。高考作文一般要求學生具有對社會現象的評價能力,因此,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現實的作文創作訓練,進行有效的復習。比如,教師及時關注社會文化現象,了解人民生活實事,社會新聞等,融入英語作文寫作教學,使學生學會使用英語來評價社會現實。
綜上所述,教師要把握好高三英語復習教學的兩個重點。一是,學生的知識結構之建構;二是,學生的寫作能力之提升。兩者相互促進,知識結構在寫作中得以外化,還不斷深化知識體系,把英語知識進行實踐應用。在復習中抓住這兩個重中之重,使學生有效提高整體英語水平,順利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