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娟
[摘 要] 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主要包括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兩個部分。內在因素方面,一是缺少明確的學習目的,二是缺乏自信心,三是沒有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外在因素方面,有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社會因素。為轉化小學數學學困生,教師應做到:用愛栽培數學學困生,讓他們自信心的種子發芽;耐心輔導數學學困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善于發現學困生的閃光點,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多與學困生家長溝通,增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系。
[關鍵詞] 小學數學;學困生;教師;成因;轉化
在大部分數學相關專著和論文中,“學困生”是指當前或者未來可能對于學習具有障礙的學生。Gersten等人把“學困生”定義為“那些學業成績在平均水平以下甚至是遠遠低于平均水平的學生”。
當前,由于不同學生的內在差別和家庭、學校與社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全國范圍內小學數學學困生的人數在不斷增多。據權威機構統計,我國目前學困生的比例約占總學生人數的6%,即使按最嚴格的標準確認也在3%左右。其主要表現形式:一是學習態度不認真,沒有養成好的數學習慣;二是學習方法不當;三是上課不認真聽講,不能集中注意力;四是成績普遍低于平均水平;五是上網、看電視等娛樂活動占據了大量的課后時間。
對于廣大數學教師而言,幫助小學數學學困生這個弱勢群體擺脫學困“陰霾”的工作迫在眉睫。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首先必須認真分析研究這個特殊群體的形成原因,從而采取科學有效的幫扶策略,努力做好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一、 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
(一)內在因素
1.缺少明確的學習目的
對于很多學生來說,學習是家長和老師安排的一個任務,他們對自身學習目的不明確,不知道該做什么,對什么都不感興趣,對老師說的話不當一回事,缺乏主動學習的動力。
2.缺乏自信心
通常,學困生都是班級中最容易被忽視的群體。由于他們自己感到孤獨,會讓他們產生自卑心理,而數學這門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屬于比較難學的課程,一旦有了自卑心理,上課就更加不會主動參與教師的互動,也不會主動回答問題,從而形成惡性循環,以致對學好數學越來越沒有信心。
3.沒有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學困生基本都沒有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他們對于知識的學習還停留在教師“喂一口吃一口”的階段。在學習時比較迷茫,抓不住重點,遇到問題時不會主動去向別人求助,使得成績滑坡。另外,學困生具有極強的依賴心理:上課學習都是依賴老師,下課作業依賴同學。這種心理的存在,會極大地影響他們數學學習的效果。
(二)外在因素
1.家庭因素
大部分數學學困生的家庭教育體系都是不健全的,有的父母離異或者外出打工,有的父母工作太忙,有的父母文化程度較低。這些家庭因素缺陷都會使得子女在家庭教育環節出現問題,致使這些家庭孩子產生數學學習困難。
2.學校因素
學校的教學任務壓力使得教師只能多花時間幫助中等生和尖子生。因此,對于學困生的學習困難,教師有時不能第一時間提供幫助。另外,學校對于學生的獎勵單純在于學習成績,這樣也會影響學困生的上進心。
3.社會因素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充滿誘惑的復雜體。由于小學生的判斷力不夠以及自控力差,很容易被社會上的消極因素所吸引,比如網絡游戲、賭博、毒品等。這些都會使得學生產生厭學、棄學的念頭,學習成績也會一落千丈。
二、教師的幫扶措施
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每個學生都是我們的教育目標,首先我們應該承認所有學生都是可以教育的,是可以通過教師、學校以及家庭教育使他們成長進步的,不是所謂的“朽木不可雕”的。因此,對于廣大小學數學教師而言,盡自己所能,帶領數學學困生走出學困“陰霾”,是義務也是責任。
1.用愛栽培數學學困生
雖然教育的手段隨著時代發展不斷改進,但是用心關愛學生永遠都是一種有效的手段。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沒有愛的教育將會使之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樣。”教師能夠勝任教學工作的前提就是要學會關心愛護學生,如果你從心里討厭學生,那么你的教學工作從一開始就結束了。要想學生愛我們,我們必須要像春風化雨一樣對他們傾注愛心。教師是教育的引導者,我們只有關心、熱愛學生,學生才會愛我們,然后“親其師而信其道”。由于數學學困生的成績和課堂表現可能會比其他學生差一些,因此,很多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以及平時課外活動中會忽視關愛這個學生群體,以致學困生的自信心受到大大的損傷,慢慢地對自己越來越沒有自信。因此,對于數學教師來說,只有更加關心愛護每一位學困生,用信任、關愛的眼光看待他們,充分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用愛激發他們內心對于學習的熱情,才能喚起數學學困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從而達到轉化學困生的目的。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經常可以發現學困生對數學的態度是抵觸、厭倦和毫無興趣的。這種消極的情緒將會直接影響學困生的日常數學學習,并產生一個惡性循環。教師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因為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作為教師,我們一定不能急躁,要平心靜氣,放寬對學困生的日常要求。課堂上多提供一些他們比較容易完成的學習任務,讓他們也品嘗到果實的甜蜜,獲得成功的喜悅,課后我們需要花時間指導學困生,幫助他們消化課堂上沒有掌握的知識點。這樣才能讓他們覺得學習數學知識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很愉悅的學習體驗,這樣才能真正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而達到轉化學困生的目的。
3.善于發現學困生的閃光點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完全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我們要清楚一點,學困生不是所有的方面都“困”,他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某些方面的優點和特長。教師這個時候需要像淘金者一樣敏銳地發現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發揮他們的長處。
4.多與學困生家長溝通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離不開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學校氛圍。目前,由于很多家長的工作壓力比較大,下班后沒有時間和精力監督和管教孩子,忽視了孩子的學習,使得孩子在學困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因此,要想提升數學學困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態度,數學教師必須通過多種方式增強教師、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聯系,讓家長慢慢認識到平時更加關注孩子對于他們學習提升以及將來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當家長了解自己對于孩子的重要性之后,他們會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與愛護并且在學習上給予一定的幫助,從而有效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水平。
由于每一個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原因不盡相同, 我們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更加需要通過與學生、學校、家長的相互配合,努力發掘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學理念和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法去幫助他們。只有通過努力讓學困生主動參與到班級互幫互助的氛圍里面,才能全面幫助學困生,最大程度促進他們數學能力的發展,達到轉化學困生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志光.小學教育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2]陶興模.學困生學習心理障礙分析及對策研究[J].數學教學通訊,2002,13(4):12-16.
[3]倪桓華.一個數學后進生的個案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02,(4).
[4]張琳.試分析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及其教學策略[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8).
責任編輯 李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