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忠民
摘 要:作者結合多年與企業合作的經歷,探討了電子商務專業在校企共建教師工作室的可行性以及教師工作室的未來之路,為進一步構想出校企深度融合的工作室模式作為此類課程建設的方法,探索促進高校品牌課程產生的新思路、新方法,提供一些實踐性的參考思路。
關鍵詞:校企合作 教師工作室 電子商務
中圖分類號:F713.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4(a)-0201-02
對于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在我國目前表述最為完整的當屬教育部教高[2006]16號文。該文件指出: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可以說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職業教育的根本目標,也是高等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類型區別于普通教育,作為一種教育層次區別于中等職業教育的特征。
而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必須建立一個具有職業素養和職業經驗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在近些年的高職教育改革中,從示范性高職建設到最近的高職創新行動計劃,無不在項目建設目標和要求中把提高高職教師的職業能力作為高職教育改革項目的一個重要指標,在眾多的高職教育改革項目中,尤其依托教師工作室的項目教學的為各類高職院校所推崇。但在真正的實施當中,也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問題。
筆者在近幾年從事電商教育的同時,一直進行著與各類企業合作的電子商務教師工作室的實踐,在這幾年的實踐期間,通過筆者在企業的實踐鍛煉和帶領學生團隊陸續完成的幾個企業項目, 感悟到學校和企業的有機結合才能讓教師工作室或教學項目落到實處,并得以持續發展。該論文的撰寫目的也是想通過多年的校企業工作室的實踐結合自己的思考針對此目前高職電子商務教師工作室的建設現狀,提出電子商務專業要打造品牌課程的建設目標,以指引這類課程建設的發展,拓展課程建設理論;進一步構想出校企深度融合的工作室模式作為此類課程建設的方法,探索促進高校品牌課程產生的新思路、新方法,從而豐富課程建設特別是品牌課程建設的方法,并期望為相關的研究提供一些有啟示的思路,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
1 企業實踐中探討校企合作工作室可行性
通過筆者多年的參與校企合作工作室的建設,在與企業深度接觸過程當中,逐步認識到校企合作工作室可行性和必要性,具體來說有下列幾點。
1.1 校企工作室的深度融合,可以讓學校了解電子商務專業在企業應用中的實際需求
只有在與企業的密切接觸中和合作中才能隨時了解企業電子商務崗位的最新崗位需求能力,并了解不同部門對高職電子商務的人才要求特點。
在我們專業長期合作的完美網絡武漢有限公司的劉總、人事經理張小姐,以及負責業務培訓的胡經理探討過,他們認為看我們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基本能滿足企業的需求,但他們提出了他們對從事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崗位的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期望。
對于人事部門的張經理來說,她更看重個人的吃苦能力、抗壓水平與團隊合作精神等職業軟實力。而對于具體職能部門來說,胡經理除了對業務能力的基本要求外,也很看重學生的創新與挑戰精神,他認為只有不斷嘗試才能適應電商迅速變化的新環境,墨守成規只會一事無成。 對于中小企業主,留著認為企業最需要的是有自我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的人。電商行業的規則和訊息是瞬息萬變的,大小企業的發展模式也不盡相同,只有擅于自我學習和自我管理,才能在不斷變化發展的環境中立足。
1.2 校企工作室項目的展開,可以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
在筆者若干年的校企合作經歷中,利用企業的資源帶著部分學生完成了一系列企業小型項目實踐,從企業網絡基礎服務,到個人電商品牌推廣,到天貓店鋪代運營,1688企業店鋪服務等等。在合作實踐中,不僅讓筆者這個純理論型老師了解了從互聯網最基礎的域名注冊服務,到商業服務器,到基本網站建設,網站推廣,搜索引擎優化,天貓運營服務,以及最先進的云應用。在這些專業知識中有的是更新了原有的知識,比如基于內容編輯的網站設計與建設,網站推廣,搜索引擎優化,通過企業實戰,提升了運用技巧并豐富了操作方法;對于互聯網的基礎應用域名注冊,申請,審核及服務器選擇等等,也是通過實踐,有了一線的感性認識;而在完美入股的華中云計算公司的實踐活動,則給我帶來了全新的云應用知識。
1.3 校企工作室的深度融合,讓教師有的放矢,讓學生學有所成
校企合作工作室的將企業微項目引入校內,將教學內容項目化,教學內容依托項目,讓學生在項目實踐中獲得真實的電商技能,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學生在參與項目實踐過程中,可以把原先課堂里面晦澀的理論原理一下子變得鮮活起來,讓學生學有興趣,學有所用。學生通過項目實踐中掌握了網絡個人品牌定位,淘寶店鋪運營,微信運營,社群運營的基本理論和關鍵運營路徑。
參與項目實踐的同學不僅收獲了項目實踐中所需要的電子商務技能性知識,同時還鍛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團隊協作的能力,對學生未來其他職場技能具備了遷移的價值。
1.4 從企業的角度來講,校企深度融合的工作室可以多維度的助力企業
(1)通過教師參與企業項目,接納教師企業實踐,對于企業的人才儲備,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類似完美網絡公司這樣的小型互聯網企業,他們主要的招聘來源就是招聘網站和人才交流會,但由于公司沒有光鮮的外表和足夠的知名度,學生很難看上這類企業,所以這類小企業經常會遇到”用工荒“,尤其是在某個項目拓展區需要及時更新人員時,更是如此。
(2)教師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行業的前瞻性,也為企業提供了相應的服務。
通過校企深度融合的工作室建設,讓教師參與企業實際項目,這樣對于企業來說往往不是那些“雪中送炭”的工作,而是一些“錦上添花”的工作。“雪中送炭”的工作,意思就是企業在某一方面的工作也存在問題,也缺人,但往往這樣的工作涉及到企業的核心甚至是機密,企業不一定會安排教師去做,所以教師想自己做出點成績,這些想法可能都派不上用場,因為企業不會讓你做;而“錦上添花”的工作,是指掛職教師在企業所做的工作,如果企業沒有你做的這一部分,目前也不存在什么損失,但是有了你做的這一部分工作,可以讓企業在某些方面更好,更完善。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學校與企業工作之間的雙贏結果。比如,筆者在掛職期間就曾為企業內訓培訓資料進行修訂整理,促成與江西省電子信息工程學校計算機系“云應用定向班”的建立,修訂其校企合作教材。這對公司來說,其實就是“多”出來的一份工作,原本并沒有人做這樣的工作,企業也沒覺得有什么問題;但是通過教師的主動參與,讓企業有了一些意外的收獲,這樣企業也會覺得這個結果特別好,特別有用處。這樣的結果就是雙贏的,也是企業最希望看到的。所以要想真正實現校企合作,實現教師到企業深入進行深層次的合作,就一定要使得教師與企業之間找到一個雙贏的工作平臺,一個共同合作的平臺。
2 校企深度融合的教學工作室的必要保障措施
2.1 工作室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保障
以工作室為基礎的創新實踐可以從3個方面構建其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一是學歷與職業技能證書獲取情況;二是經過工作室歷練,也為學員頒發企業技能證書;三是學員通過完成工作室的真實項目,可以利用這些項目參與政府、行業、企業等舉辦的各類技能競賽,甚至可以完成專利項目的申請到最終項目的完工,學員自始至終參與其中,項目所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學員在工作室實習成果的有力證明。
2.2 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實施需要實行學分替代
學生在開展工作室項目實踐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需要學校給予更多的實際上的支持和鼓勵。而學生在校學習比較關注的就是學分的獲得。為了鼓勵和支持學生的參與工作室實踐活動,在社會實踐環節采取學分替代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實踐學習和創業實踐的積極性。在學生培訓學習過程中,對優秀的學員給予物質與精神上的雙重獎勵,學校根據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給予工作室學生學分替代的高低,學員也可以憑此合理分配學校規定的學分積修,這有助于學生增加對實踐教育的信心,激發學生職業潛能,促使學生在學習生活過程中更加全面地發展。
2.3 多樣化構建校企合作工作室
工作室的負責人可以是有豐富企業經歷的雙師型教師,也可以是相關行業的能工巧匠或知名人士,熟悉行業企業的工作流程。工作室的其他成員都是來自于企業的行家里手、專業老師,甚至可以經過工作室傳幫帶培養的留校“學長”,以及企業的兼職能工巧匠。工作室的規??筛鶕W校的實際情況和專業發展情況確定。不同于目前很多院校建立的“大師工作室”,這種工作室具有企業職能,主要職責是: 開發校內專業相關項目進行市場推廣,對外承接專業相關項目,開展社會服務與培訓,開展專業相關業務拓展,同時通過傳幫帶的形式承擔教學的職能,充分利用校內“徒弟”資源。
參考文獻
[1] 付姝宏,對高職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討[J].遼寧商貿職業學院,2006(4):115-116.
[2] 易榮貴,從教學實踐看校企合作培養技能人才[J].中國培訓,2006(9):54-55.
[3] 李夢卿,侯繼惠.校企合作模式的一些有益探索與實踐[J].河南教育,2009(4):12-13.
[4] 關晶.西方學徒制研究:兼論對我國職業教育的借鑒[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10.
[5] 張啟富.我國高職教育試行現代學徒制的理論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12(11):55-58.
[6] 葉鑒銘.校企共同體:企業主體學校主導——兼評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雙主體”[J].中國高教研究,2011(3):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