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芳
【摘 要】歷史雖然是一門高中學生十分喜歡的學科,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依然有一些學生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存在困難,成為學困生。
【關鍵詞】高中歷史 學困生 產生原因 轉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067
不管是哪一學科,總會有一些學生對學科學習十分感興趣,而另外一些學生對學科學習毫不感興趣,進而導致學生出現不同的學習效果。而對學科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往往逐漸淪為學困生。進入高中階段,歷史依然是學生要學習的一門重要學科,然而部分學生卻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出現了嚴重困難,成為學困生。本文就高中歷史學困生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轉化策略。
一、導致高中歷史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分析
事出有因,部分高中學生在歷史學科學習的過程中存在嚴重困難,勢必也有一定的引發原因,因此,為了找到導致部分學生歷史學科學習困難的原因,相應采取有效措施引導學生盡快走出歷史學習的困境,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導致歷史學科學困生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就目前導致高中學生出現歷史學科學習困難的原因來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內部因素
1.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
學生的學習動力就是學生積極主動的獲取知識的動力,就歷史這門知識量大,同時知識點又較為瑣碎的學科而言,只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主動的去獲取知識點,才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而目前導致高中歷史學困生產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學生對歷史學科不感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不到獲取知識的快樂,反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還會產生一定的壓力,自然學生就很難學好歷史學科,在歷史學科學習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困難。
2.不注重知識點的積累。
不管學生進行哪一學科的學習,知識點的積累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注重知識點的積累,學生掌握的知識點才能越來越多,在學科學習的過程中也才能越來越順利。而目前導致高中歷史學困生產生的因素之一,就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注重知識點的積累,這就使學生在歷史學科學習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困難。學生每一節課都在學習新的知識點,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注重掌握以往已經獲取的知識點,不僅對學生掌握以往學習的知識點產生了不良影響,而且對學生新知識點的學習也產生了不良影響。
(二)外部因素
1.教師對學困生沒有引起重視。
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目前除了由于學生個人的因素導致學生出現歷史學科學習困難的原因之外,一些外在因素也是導致學生出現歷史學科學習困難的原因。其中教師對學困生沒有引起重視,就是導致學困生難以及時走出歷史學科學習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部分教師對歷史學困生存在較為冷漠的態度,例如: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教師將回答問題的機會給了歷史成績優異的學生,使學困生失去了表現自我的機會。有些教師已經發現學困生的存在,但是卻難以及時采取有效的轉化策略,這也影響了學困生的轉化。
2.不注重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新時期,為了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與技巧。尤其對高中歷史學困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要注重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方法與技巧。而目前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引導學困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與技巧沒有引起重視,也使得學生難以更加有效的擺脫歷史學科學習的困難,同時,部分學生也由于難以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與技巧,逐漸成為歷史學困生。
二、實現高中歷史學困生轉化的有效策略
上文對導致高中歷史學困生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通過分析我們不難發現,既有源自于學生個人的因素,也有源自于外界的因素,因此,為了幫助歷史學困生很好的擺脫歷史學科學習的困難,要求教師從多個角度出發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針對上文中提到的目前導致高中歷史學困生產生的原因,本人提出如下幾種有效的應對措施: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針對目前難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動力,而導致歷史學困生產生的現象,要求教師能夠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在實際的教學中,有助于激發高中歷史學困生的歷史學習動力的方法有很多,本人認為教師采取有效措施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的一個重要途徑。這就啟發高中歷史教師要對培養學困生的歷史學科學習興趣引起高度重視,逐漸消除學困生對歷史學習的排斥心理,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濃厚,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歷史知識點學習。
(二)鼓勵學生注重知識點的積累
由于學生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不注重知識點的積累,而導致學生出現歷史學習困難的現象,教師要引導學生注重歷史知識點的積累。為此,本人注重培養學困生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在良好習慣的引導下,使學生能夠有規律的進行知識點的積累。也只有隨著學生知識點積累的不斷增加,學生才能逐漸對知識點進行應用,學生也才能逐漸走出歷史學習的困境。
(三)采取及時有效的轉化策略
對于歷史學困生而言,由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因此,更需要教師的幫助。教師應該對學困生問題擺在重要的位置,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轉化。教師要針對學困生,制定差異化的教學策略,有計劃、有步驟的幫助學困生走出困境。教師不僅要在知識點學習方面對學生提供幫助,還要善于做學生的心理工作,堅定學生走出歷史學習困境的信心,鼓起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以堅強的意志征服困難,在擺脫困境的基礎上,逐漸更加高效的學習歷史知識點。
(四)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方法與技巧
沒有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與技巧,是導致歷史學困生產生的一個突出原因,教師要從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歷史學習方法與技巧的視角,幫助學生走出困境。雖然歷史學科是一個十分系統的知識體系,但是就各個板塊的學習來講,又需要學生掌握不同的學習方法與技巧,這樣才能各個擊破,熟練掌握每一個板塊的知識點。教師在引導學生掌握有效學習方法時,要有耐心,要反復的引導與講解,直到學生真正的把握了相關的學習方法為止。
學生一旦在歷史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既要引起學生個人的高度重視,也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學生的努力下,共同幫助學生克服困難,使學生跟上歷史學科學習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