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英
【摘 要】語文學科是小學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語文的學習也為學生學習其他學科打下了基礎。語文學科的教育不僅能向小學生傳授基礎的語文知識,還能從各方面培育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小學語文的課堂內外的教學效果成了每位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效果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083
小學階段是學生們積累知識、開發智力的關鍵時期,語文學科在基礎教育中有重要地位,小學語文教師也承載著重要的教學任務。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內容較為簡單,且生動有趣,但教師要圍繞教材,創新出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來豐富課堂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結合小學生活潑好動、充滿好奇心的特點,盡可能的用多種教學活動和實踐,給足學生們自我展示、自我思考、自我創新發展的時間,使語文教學在輕松、愉悅、和諧的氛圍中進行。要做到這些,這就需要教師在上課時充分發揮教學的主導作用,以詼諧有趣的語言,和充滿感情色彩的語氣,將課文生動、直觀化,將學生帶入課本,帶入知識,從而更好的領悟文章意境。
此外,教師還需要不斷發現和探究多種教學活動,豐富教學內容和方法,使課堂活起來。如何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效率,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是當前小學教育中面臨的一大問題,也是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本人就這些問題,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和意見。
一、設置新穎、有趣的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是一節完整的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師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第一步,一堂完整、優秀的語文課,教師若是能做好對課堂進行良好的引入,不僅能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教師常用的且效果較好的兩種種課堂引入就是通過提出問題和設置情景。例如,當堂課的教學內容是古詩《詠柳》時,教師可先向學生們提出問題——你們對作者賀知章有哪些了解?他寫過哪些古詩?又或是教師利用現代多媒體設備,將一幅春天柳樹飄揚的畫面展現給學生,從而引出當堂課的學習主題。這樣的課堂引入方式,能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們的思考興趣,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們踴躍發言,能活躍課堂氣氛,為接下來正式行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課堂氛圍方面,教師們要追求的是一種和諧、友愛、輕松的教學氛圍,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接觸。”當今的小學課堂,更加注重學生的多向發展和素質教育,教師更要以情感和思維的培育為主線,多與學生進行情感和思想上的交流,這樣才能激發和喚起學生對知識的情感投入,使課堂處于一種和諧的氛圍之中。
二、利用多種資源,設置各種教學活動
首先,教師是圍繞教材進行教學的,但教師的眼光不能僅限于教材之內,還應根據自己的生活和教學經驗,豐富課堂內容,突出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趣味性,除了對課本文章和知識的傳授,教師還應對學生的閱讀能力、作文能力等方面進行培養,利用各種資源,為學生們提供更多更優質的閱讀材料、優秀作文、名言名句、名人故事等,在開拓學生視野的同時,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和深入了解。
其次,就是教師對教學活動的設計問題了。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的性格特點,教師傳授知識要有一定的技巧,要經常組織集體教學活動,再用小學教材中的《詠柳》這首古詩為例,教師在講授了這首古詩的基本內容后,可以請同學們在作業本上畫一畫自己對這首詩意境的想象,畫出自己腦海中的春天的模樣,或是以小作文的形式寫出自己心中的春天,然后教師鼓勵學生在大家面前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展示和分享,這種教學活動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們的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大膽展示自我,還能加深對課文內容、情感的理解。
最后,教師要注意對知識的精講,在正式行課前,教師就應先確定好本堂課的重難點,做好合理的時間分配,保證重要的和較難理解記憶的知識點都能被教師充分的傳授,被學生吸收。尤其是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教師講課時要有較為明顯的抑揚頓挫,加之豐富多變、詼諧有趣的語言,為課堂教學增添一份色彩。
三、多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豐富學習生活
教師在圍繞教材進行教學的同時,還應帶領學生們多開展各式各樣的課外實踐活動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達到教學的高效。就是在設計實踐活動時,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第一,要保證實踐活動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其目的也是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質;第二,要在基礎教育的課標指導下,培育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各方面能力里,使這些方面較為均衡的發展;第三,實踐活動要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不可“拔苗助長”,要遵循自覺自愿的原則,以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前提;第四,實踐活動要具有現實性和可操作性,要是小學生所能駕馭得了的,且較為安全的,并要注意活動的科學性,從實際出發。較為常見的課外實踐活動有“語文角”交流活動、作文評比活動、好書閱讀活動等。在活動的進行過程中,教師要時刻注意激發學生的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調動學生的自覺性,因材施教,并時刻關注學生的活動進行狀況,加強對活動的指導,但在指導時要保證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方法和技巧上對學生提出建議;教師還可以定期組織對實踐活動進行展示,舉行總結評比活動,充分肯定做得好的學生,鼓勵還在努力中的學生。
四、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師對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要付出的努力有很多,教師要在備課階段就明確好一堂課的重點和難點,合理分配課堂有限的時間,通過實施各種教學活動和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使課堂變得充實、豐富、生動、輕松起來,使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被最大限度地調動,也使學生在學習知識時以一種輕松、向上的態度面對,教師還要通過設計多種有意義的課外實踐活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眼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的同時豐富課余生活。當然,教師在學習的道路上也不能停下腳步,為了給學生們傳授更多更優質的知識,教師還要不斷地、自覺地學習語文知識,學習現代多媒體設備的操作技術,提升個人學科素養,還要時刻關注我國語文教學的發展,發現或探究出更多樣的教學活動,力求為小學生們建造一個有著濃厚的、熱情的學習氛圍的學習環境,力求提高語文課堂內外的教學效率,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