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純瑜
摘要:學習成績優秀學生之所以成績優秀,重要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學習方法比較科學;學習困難學生之所以學習困難,也往往是由于學習方法不當。要使全體學生都得到快速發展,教師必須加強學法指導。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法指導;教學芻議
目前,小學數學學法指導問題是數學教學理論研究和實踐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培養學習數學的能力,加強學法的指導尤其顯得特別重要。
一、讓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避免機械性學習
有的同學在學習中一味地對知識死記硬背,其結果是一方面知識理解程度和掌握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也嚴重影響了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提高。現代教學論強調要實現有意義的學習,強調理解對知識鞏固和應用的作用。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知道他們不是為了死記憶而學習,而是為了學以致用而學習;不是為了對單個知識點的掌握而學習,而是為了實現對知識點間的融會貫通而學習,這些都需要我們改變傳統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為“內化”式的學習,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為主動學習,充分調動每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二、交給學生創造性的思考方法與學習方法
數學教學的基本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作為教師就要樹立“不帶知識走進學生,而是帶著學生走進知識海洋”的教學理念,使學生在知識的園地里有自主的選擇時空。在教學實踐中,我交給學生兩種“學習法”:①突然放松法,學生往往為了解決某一疑難問題而長時間連續思考,絞盡腦汁,卻一無所獲,由此影響后繼的學習,在學習上產生心理障礙,久而久之,怕做作業,怕教師提問,厭學情緒等現象會接踵出現。面對這些的學生現象,或針對個別同學的學習心態,我引導他們去打球、去聽音樂、去玩,盡情地放松后投入學習,有時使學習靈感伴隨而來。既能解決當前的疑難問題,也為后繼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②對核法,它是以一個需要解決問題的列表激發學生思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解答分數應用題:“一條鋼管長4米,第一次截去米,第二次截去余下的,還剩多少米?”
通過以上問題的訓練,使學生對此類應用題的本質關系有較深刻的認識,提高了解題能力。
三、引導學生“動手做,做中想,想中悟”
新課標特別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提倡學生在做中想、想中悟,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如教學“比例尺”,傳統的“講授―接受式”教學是這樣組織教學的:先介紹比例尺產生意義、概念、數值比例尺、線段比例尺,再根據比例尺概念進行計算、畫圖。這種教學方式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是這樣處理的:課前布置學生測量學?;@球場(或教室)的長和寬,課中讓學生匯報測量的結果,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測量的數據在紙上畫出籃球場(或教室)的平面圖,并標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然后讓學生算一算圖上距離除以實際距離的值,由此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表示方式,進而運用比例尺進行有關計算。這種呈現方式先讓學生“動手做(測、畫、算),再在做中想,想中悟”,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征,從而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四、指導學生在實踐中探究
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實踐活動,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將會極大地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例如:我在教學圓的周長時,先用鐵絲做了一個圓,讓學生求它的周長。由于鐵絲可以拉直,所以學生在老師的啟發下能夠想到化曲為直的方法――把鐵絲拉直就可以求出它的周長。接著,老師又在黑板上畫上一個圓,讓學生測量其周長,學生一時束手無策。老師啟發學生把圓和正方形進行類比:正方形的周長與什么有關?周長是邊長的幾倍?圓的周長可能與圓的什么有關?老師引導學生利用自己準備的圓片、圓柱、細線等實物,測量必要的數據并進行計算,看是否能找出規律。學生經過動手實踐、自我探究,發現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節課,老師創設了一系列的極富啟發性和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實踐中一步步自主探究出圓周長的計算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促進了思維品質的培養。
五、進行多元評價,樹立學生自信,激發情感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學生,好學生不是打罵出來的,而是夸出來的。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種內化過程,需受教育者主動完成。作為教師,我們必須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緊密聯系生活實際,以新課標理念來指導我們的課堂教學,學生不僅“學會”數學,而且“會學”數學,“愛學”數學。因此,凡有適宜的內容,我都盡可能讓學生親身體驗,學生也感覺學起來輕松、實在、有趣。如此教學,可建立起學生的大眾數學觀,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益于學生內化知識。在評價學生的的發言,我們教師要多鼓勵、多引導、切忌剝奪不善表達學生發言的權利,要給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動口,教師要滿懷愛心,用多維的眼光來審視我們的孩子,用愛的評價來喚醒學生的愛。通過對學習結果,學習過程,學習態度、情感和創造力等的評價,激勵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了學生可持續發展。
教學工作是一門藝術,是一項細致而又重要的工作。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方法和途徑很多,以上只不過是我的一些體會。作為教師,我要不斷探索,不斷努力使課堂教學充滿樂趣,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樂于不斷索取新的知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陳其弼,周麗華.盧仲衡記憶與學習論文集.北京:地質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