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珍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新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創新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出創造型的人才。在本文中,筆者從自身工作經驗出發,總結出小學語文教學創新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應對策略,從而為相關的教學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教育;創造型人才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各界已經充分認識到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在新教育理念下,創新型教育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有效路徑。在新課改穩步推進的過程中,小學語文創新教育有了很大發展。但是從現實狀況來看,其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創新教育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1]
一、小學語文教學創新方面的有關問題
1、教學觀念落后。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創新中,教學觀念落后是影響其發展的重要原因。雖然新課改明確了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過度重視知識與結果的現象仍很嚴重。很多教學工作者對小學生的創造性品質培養有所忽視。思想觀念的落手導致小學語文教學人才培養的目標難以落實到實際教學中。從根本上講,這仍是應試教育思想的殘留所致。過分注重升學率導致學生承受著極大的心理壓力,學生被動接受各種知識,其創造潛力被遏制,得不到發展。
2、教學模式陳舊。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說教式的教學模式極為普遍。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上被動接受各種知識,課堂氛圍非常壓抑。這是由于教師沒有及時更新教學模式,仍沿襲舊的教學方式。比方說,在進行《江雪》這堂課時,可以采用詩配畫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探究詩句的含義,可是有的教師沒有給予學生讀詩句和畫畫的機會,而是自己邊在黑板上畫畫,邊講解詩句。如此一來,學生得不到自主學習的機會,只能夠被動接受教師的講解,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想象能力都得不到發展。還有的教師對學生缺乏信心,沒有認可學生的創造能力。事實上,學生的創造潛力非常大。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盡可能地選擇那些帶有彈性的教學模式。[2]
3、未能夠正確運用教學手段。由于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走入誤區,盲目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導致教學手段雜亂。教學手段的濫用并非是教學創新。教學創新需依托一定的教學理論,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與驗證。很多教師僅重視形式,照搬別人的課件,未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不同階段的學生有著不同的身心特點,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從學生的角度選擇恰當的教學手段。
二、加強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有效策略
1、明確創新方向。將“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是小學語文教學課程的基本特點,這一點在未來仍需堅持。這要求教師更加關注“人文性”因素。在小學語文課程中,教師應營造出更為濃烈的文化氛圍,使得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審美能力都能夠得以提升,從而擁有完善的人格。在教學中,教師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進來。比方說,在習字的時候,教師應確保學生認認真真寫好字,學生始終擁有正確的寫字姿勢,因為寫字能夠鍛煉學生的耐心與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3]
2、提高思想認識水平。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其應該不斷學習各種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從而具備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以《與象共舞》這篇課文為例,特級教師王崧舟運用兩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對兩個班級分別上課。第一種教學策略是重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得學生能夠更為深刻地領會文章的內涵;第二種教學策略是以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為重點,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運用各種語言形式。在這兩種不同的教學策略下,兩堂課都非常引人入勝,課堂氛圍非常熱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這種同課異構的方式就是教學創新的重要體現。
3、及時發現問題,學會創新。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培養學生各項能力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態度,使得其擁有正確的思想觀念,能夠將語文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以《推敲》這一課文為例,筆者在翻閱教材的過程中發現其存在著矛盾。在課文開頭“他的敲門聲驚醒了樹上沉睡的小鳥”中已經運用了“敲”字,而后續賈島卻又糾結是“推”好,還是“敲”好。雖然韓愈闡明了用“敲”字的好處,但是已經運用了“敲門”,又何必再探究“推”呢?這種情況下,如何進行這篇課文呢?筆者采用了同課異構的方式來開展這篇課文的學習,一是鼓勵學生自主發現問題,采用批判式的方式閱讀課文;二是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展開聯想,進行運用。這就是語文教學創新的重要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情感與能力,給予學生有效的啟發,充分借助各種教學資源,拓展學生的視野,使得學生擁有更多的語文實踐的機會。[4]
4、勇于打破常規。作為一門實踐性非常突出的學科,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培養,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所學到的語文知識。在設計課程的過程中,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使得學生能夠得到有效的引導,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教師應不斷提高自我的綜合能力,積極對語文教學加以創新。其應用于打破常規,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使得學生的視野開闊,學習效率提升。[5]
三、結語
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的創造潛能,借助有效的啟發來引領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教師應積極轉變思想觀念,加強創新教育方面的理論學習,在提升自我綜合水平的過程中,通過有效的教學實踐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創新。只有這樣,小學語文才能夠實現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教學目標,使得創新教育有效地促進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富珍.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4.
[2] 唐顯達,王桂娟. 小學語文創新教學探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8,03:32.
[3] 王玉梅. 淺談小學語文創新教學的體會[A].《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6年3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6:2.
[4] 樸鐘吉. 小學語文教育創新解析[A]. 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四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1.
[5] 李濤. 淺析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困境與突破[A]. 新教育時代(2015年11月 總第5輯)[C].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