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穎
摘 要: 現階段,如何將教育方式進行不斷的創新以及變革是教育部門以及研究部門較為關注的熱門話題,教學模式也開始逐漸出現多樣化的模式。如今新形勢的教學方式主要以公共行政教學管理類課程以及法學類課程為實踐課程,其他學科采取新型實踐教學模式相對較少,因此針對黨校政治理論專題教學的創新形式成為了教學改革中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黨校 政治理論 專題 創新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2-0147-01
從長時間的教學經驗來看,我國現階段的教學實踐主要以知識為重點進行教學,教學模式基本以灌輸式教學為主。其存在的不足之處在于課程上師生之間缺少相應的溝通以及交流。隨著傳統教學弊端的顯現,使得人們開始逐漸反思教育理論以及教學模式,并且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深入改革,使得教學形式逐漸呈現多樣化形式。但是針對黨校政治理論專題教學應以怎樣的形式進行創新,是現階段仍然有待解決的一個實際問題。
一、對于黨校政治理論專題教育對象分析
黨校教育的主要對象通常是黨政領導干部人員,他們都已經具備了多年的實踐工作經驗,黨校進行教育的實際意義就是對黨政干部進行相應的教育,其中主要包含的教育內容就是指黨政領導干部的實踐工作管理中應必須具備的政治理論知識。目前,在黨校進行教育的對象其主要的特點包括黨政職務職稱較高、社會見識相對廣泛、學歷較高等,基于這樣的教育方式以及教學對象,從事黨校政治理論專題教學的教師應將自己掌握的知識理論進行充分的利用,并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探究,進而做到熟悉掌握并且有效利用。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其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教學應用中充分發揮其教學優勢。除此之外,在黨校接受教育的人員其本身的專業背景以及文化素養較為不同,甚至差異較大,因此黨校教師應在這一基礎上向學員們充分介紹政治理論的學科前沿,或者采用一定的方式逐漸引導學員充分對學術前沿進行充分了解,這已經成為黨校政治理論教學中不容忽視的教學任務之一。
二、創新黨校政治理論專題教學方式
1.采用互動式政治理論教學
互動式教育方式,其具體指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員能夠以較為平等自由的方式對相應的教學主題展開交流以及熱烈討論,進而逐漸實現師生之間良好溝通的實踐教學效果。互動式教學是對傳統教學課堂的進一步創新,是現階段受到廣泛教育學者青睞的一種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適用于所有值得進行談論的開放式課題。在實際課堂教學應用中,師生之間較為融洽的關系能夠推動學員的良好發展,并且對教學效果有著直接影響。由于黨校政治教育的主要對象是黨政領導干部,因此黨政教育的實際教育目的就是對領導干部進行理論知識教育以及素質教育,從而逐漸提升黨政人員的基本素質以及綜合能力。由于教育對象相對較為特殊,使得在進行黨校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開始有別于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師生關系,黨校內的教師應充分利用學員本身具備的工作實踐經驗,逐漸將自身具備的理論知識與學員的工作實踐經驗相整合,使得各自展示相應的特長,進而將優勢進行互相補充。
除此之外,互動式教學方式的應用中,師生應該將自身的角色進行轉變,其具體的表現為:其一,教師應將傳統教學中傳授知識的角色進行轉變,逐漸成為黨政教學的引導者以及組織者,實現師生之間互相平等、自由交流,從而充分調動整體學員的創造性學習、積極性學習以及主動性學習;其二,學員應改掉傳統教學中被動接受知識的角色,直接變成對學習的主動參與者,對各種專業理論知識都進行主動學習,并且應積極在教師與其他學員身上學習相關知識,并積極的為教師與其他學員貢獻自己的力量。在進行互動教學的模式下,應促進教師與學員之間、學員與學員之間相互交流以及溝通各自的學習經驗,學習心得以及學習情感,從而實現各自優勢互補。
2.方法論教育的推行
對方法論教育的推行是政治理論教學重要的實現目的之一,方法論教育作為現代化教育中較為關鍵的教育理念,相對于教學內容而言其更加注重教學方法的應用,教師主要推行對知識學習的實際應用方法、應用技巧以及應用視角進行傳授,教師對課堂進行開展教學的一項重點教學目標是有效增強學員對問題的分析能力以及解決能力等。政治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應以較為客觀的角度推動政治理論專題教學,由單純的向學員傳授知識的同時,有效強化學員的知識能力為轉變點,在這一基礎上逐漸強化了黨校政治理論專題教學。
基于方法論的教育理念下,黨校教師應在講解與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對創新思維進行有效利用,教師應重點把握幾點基本教學原則:其一,在進行政治理論知識檢驗階段,應以平等的身份進行,經過深刻的對事實進行檢驗、批判以后,才能進行改進;其二,在對實際問題進行研究中,應進一步指導學員采用創造性思維的角度對政治理論專題的疑點難點進行相應的探討;其三,針對一個問題,教師應鼓勵學員引發幾種不同的思考,并且進行充分的對比分析,然后進行總結歸納;其四,在進行政治理論的推論過程中,應盡量做到結構嚴謹、邏輯性較強,逐漸構建出事實與理論進行相互對接的知識框架。
結束語
綜上所述,黨校的教育對象針對的都是一些具有實踐基層經驗的人員,因此黨校政治理論教學的創新應著重于以引導學員了解學科前的教學成果為主。本文針對黨校政治理論專題的具體教育對象以及創新黨校政治理論專題教學的實踐方式進行深入探討,進而逐漸提出了采用互動式教學方式、推動方法論教學等方式進一步實現創新型黨校政治理論教學。
參考文獻
[1]陳啟華.淺析黨校政治理論專題教學方式的創新[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6):232,234.
[2]韓秀文.試論黨校政治理論專題教學方式的創新[J].神州(中旬刊),2014(1):82-82.
[3]董彥麗.探析黨校政治理論教學的創新措施[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22):10-10.
[4]李永新.簡論黨校政治理論專題教學方式的創新[J].新西部(中旬刊),2016(5):15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