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曄韜
【摘要】工會財務工作往往和工會的正常運行有直接關系。工會財務工作是工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依法聚財、科學理財、有效用財的重任。從近年來工會審計結果看,多數基層工會財務履職基本到位,賬務管理基本規范,但也有少數基層工會在預算管理、會計基礎規范、內部監督機制及制度建設等方面還存在比較明顯的問題,距離新形勢下工會工作新要求還有較大差距。規范基層工會財務管理,加大力度提升基層工會財務管理水平勢在必行。
【關鍵詞】工程財務;加強措施;實踐
1.前言
部分基層工會領導對財務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夠認識,沒有把工會財務工作列入工會工作的議事日程,認為工會經費沒有多少錢,沒有必要獨立管理,審計監督的意義也不大,甚至以一個單位不能建兩套賬、工會經費是行政撥款為理由,不贊同工會經費獨立管理。
2.工會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工會預算管理不到位
多數基層工會執行《工會預算管理辦法》不到位,沒有編制預決算。一是上級工會在宣傳、指導、服務、監督等方面工作不到位。縣級工會財務部人員有限,多忙于機關財務工作和應對上級工會財務報表等事務,無更多精力指導基層工會財務管理工作。二是一些基層工會缺乏工會預決算管理意識,未能主動按照《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編制本級工會年度預決算報表;即使編制了經費預算,但執行不嚴謹,許多項目超預算幅度較大,且沒有及時按照規定對預算進行中期調整。
2.2 撥繳收繳工會經費不到位
一些單位撥繳工會經費不到位,嚴重影響基層工會活動的正常開展。一是一些基層單位未能主動向地稅部門申報應繳納的工會經費,申報應繳納的工會經費的工資總額不符合相關規定,上解工會經費不足額。二是財政劃撥工會經費的單位不能主動及時地按照預算向基層工會撥繳經費。三是收繳會員會費不到位,多數基層工會沒有按照職工工資標準向會員收取會費。
2.3 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
一是依法建賬不規范,一些基層工會只有一本現金流水賬,沒有按照《工會會計制度》等規定獨立規范建賬。二是記賬憑證不規范,原始憑證票據要素不完整,憑證報銷審核不嚴,審簽不符合要求;沒有編制記賬憑證,以原始發票代替記賬憑證。三是會計資料管理不規范,以原始發票方式保管,會計憑證沒有按規范裝訂。四是會計科目運用不規范,有些單據沒有按《工會會計制度》規定的會計科目核算,隨意增設會計科目。五是會計核算不準確,少數工會會計核算賬表數據不一致,往來賬務處理不及時,有些借出款多年未及時收回,也未作相應處理。
2.4 固定資產管理不規范
有的基層工會購置的固定資產沒有按規范編制固定資產賬;多數基層工會固定資產管理不符合全總《工會固定資產管理辦法》等相關要求。
3.加強基層工會財務規范管理的對策建議
工會財務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工會整體管理水平,也關系到工會組織的正常活動。針對基層工會財務問題,應進一步強調貫徹落實全總《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和各省總工會關于《關于進一步加強工會經費管理的規定》等文件要求,加強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規范工會財務行為,努力提升基層工會財務管理工作水平。
3.1 提高思想認識,全面加強領導
基層工會領導應從思想上加強工會財務管理對工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加大工作支持力度。一是要把財務及經審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從組織上、制度上、經費上保證財務及經審干部依法履職的基本條件,努力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二是健全制度,強化落實。要建立健全財務工作規范化建設長效機制,通過扎實開展工會財務大檢查工作,完善內控制度,規范審批程序,強化監督檢查等手段,強化工會經濟活動的事前、事中、事后監督;突出資金監管,當好工會資產的“守護者”;突出促進創新,做好深化改革的“催化劑”;突出防范風險,當好經濟運行的“安全員”;推動財務公開民主理財,確保工會經費依法依規使用;突出反腐倡廉,念好權力運行的“緊箍咒”,確保工會經費和資產的安全、完整、效益,促進工會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向好發展。
3.2 強化工作指導,注重執行效益
針對一些基層工會執行《工會預算管理辦法》不到位,預算管理工作不力等問題,上級工會要在宣傳、指導、服務、監督等方面下更多功夫。一是加強對基層工會預算管理工作的具體指導,幫助基層工會合理編制,規范執行預算。二是加強經費使用績效管理,指導基層以整體利益為基點,合理預算經費支出,保證各項開支符合工作實際、依法依規執行。對執行中支出與預算差異較大的情況,要指導基層工會及時按規定對預算進行中期調整,以增強預算執行的科學性、權威性。
3.3 強化建章立制,剛性約束監督
一是針對部分基層工會財務管理出現的制度漏洞,要嚴格按照《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要求,建立健全規范、有效、適用的各項制度,如財務人員崗位責任制度、預(決)算管理制度、貨幣資金管理制度、票據管理制度、問題處理程序制度、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等,讓工會各項財務工作有章可循,有更加規范、細化、嚴謹的制度保障。二是強化制度的剛性約束力,發揮制度的治本作用,在制度框架下加強經費管理和使用,推動財務工作向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方向發展。
3.4 建立協調機制,依法收繳工會經費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思想認識。各級工會要廣泛宣傳《工會法》中與工會經費收繳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幫助企業提高認識,消除對撥繳工會經費的誤解和疑慮。二是加強溝通協調,凝聚工作合力。對于工會經費收繳工作,地方工會要積極爭取建立多方聯動機制,嚴格落實責任制,保證收繳到位。特別要加強與地稅部門的信息交流,共同分析工會經費收繳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協商解決辦法和對策;加強與企業、基層工會之間的溝通交流,及時掌握相關信息動態,準確地向稅務部門提供催繳工會經費單位信息。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各級工會嚴格按照《工會會計制度》《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等規定,切實加強工會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建設。一是規范建立賬簿;二是嚴格規范原始憑證管理;三是認真編制記賬憑證;四是規范管理會計檔案;五是正確運用會計科目;六是準確進行會計核算;七是認真執行會計年度核算。
參考文獻:
[1]徐英克. 新時期高等院校工會財務工作的發展分析[J]. 教育財會研究, 2015, 26(4):93-96.
[2]管霖. 以落實《工會會計制度》為動力 強化非公企業工會財務工作[J]. 中國工會財會, 2016(10).
[3]易志. 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工會財務工作[J]. 中國工會財會, 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