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鑫
摘 要 隨著互聯網在近幾年的飛速發展,人們了解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新媒體慢慢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與此同時,報紙消亡論的論調也開始被人們不斷提起。當下,紙媒的發展遇到了巨大的生存壓力,但報紙依然堅持著。新媒體傳播依托在互聯網的發展中建立起來,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傳播優勢,并具有傳統媒體難以抗衡的長處。報紙作為傳統媒體的典型代表,在新時期的發展壓力下,要積極進行創新發展,推陳出新。
關鍵詞 新媒體;報紙;現狀;媒體融合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08-0100-02
新媒體具有互動性強、傳播及時、聲畫具備等特點,使受眾得到了很多便利。尤其是在年輕人的群體中,尤為明顯。以互聯網、手機等為代表的新媒體平臺成為傳統報紙生存與發展過程中不可小視的市場競爭對手。面對嚴峻的市場挑戰,傳統報紙,不得不面臨這樣一個歷史性的轉折期。該如何應對挑戰,獲得新的生命力,適應新時期的發展需要,成為了轉型要面臨的幾大問題。
1 新媒體沖擊下傳統報業的現狀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數字技術、電信技術以及網絡技術開始迅猛發展,從而使新媒體的傳播手段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在新媒體的發展中,人們享受到了技術發展為生活帶來的便利。新媒體具有的即時性、開放性、豐富性、通暢性和交互性等強大的綜合優勢,受到了人們的歡迎。而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傳統媒體難以企及的。在這種劣勢中,報紙所要面臨的第一個重大困境就是讀者的不斷流失。雖然報紙的質量從來沒有下降,但每天看報的成年人比例不斷下降,報紙的發行量也逐漸減少。很多受眾被新媒體奪走了。傳統報業已經受到了巨大影響。
1)傳統報紙的局限性。
(1)傳播的時效性。受客觀條件影響,從編排到出版印刷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時效性較弱。不如新媒體的快捷性。而時效性強是新聞的重要性征之一。不論任何媒體都在追尋新聞的高時效性。曾經傳統報紙被認為是傳播信息最快的渠道。可報紙這一優勢在新媒體的出現后受到了削弱。現在,新聞的時效性已經不是按天來計算了。報業出版周期最短的是日報,前一天發生的事第二天刊登出報。和新媒體相比,時效性落后了很多。最先向公眾傳播新聞的已經不是傳統報紙,變成了新媒體。
(2)傳播空間。報紙的發行受到很多客觀因素的影響。傳播空間因成本、版面等限制,使傳播范圍只能在一定的空間內進行。而媒體的影響力又受到傳播空間大小的影響。若傳播空間有足夠的范圍,就會增強媒體的影響力,使得品牌效應更大,從而增加廣告客戶的吸附能力。傳統報紙的發行要求人力、財力、物力的大量投入。同時也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當出現特殊因素的時候,傳播效果就會出現影響,嚴重時還會出現中斷的現象。與新媒體無邊界、無區域限制的優勢相比,有著難以克服的短板。
(3)傳播方式。傳統報紙受到單向傳播方式的限制,使傳受雙方很難做到隨時交流。傳統媒體出于媒體介質上的特點,受眾與媒體間的溝通較弱,媒體無法及時了解到受眾的需求。報紙中的傳播方向一般是單向的,由傳播者去積極傳播信息,受眾則會被動地接受信息。即使注意到與讀者之間交流的重要性,也受到介質的影響,難以改變。而新媒體可以選擇單向的傳播也可以選擇雙向的傳播,使傳播者和受眾者之間的交流感增強。同時還是一個綜合性的媒介。可以綜合圖片、音樂、視頻、文字等多種內容共同傳播。
(4)受眾的分化。對于傳統報紙來說,其受眾定位和功能定位都有著相對固定的范圍。更有著自己的核心受眾群。在新媒體的發展中,年輕受眾獲取新聞、信息的途徑更偏向于新媒體平臺。各種媒體都會找到一個核心的服務對象。只有受眾喜愛,才能展現內容的價值。對傳統報業來說,報紙的發行量就是報業的生命線。受眾是組成生命線的重要部分。在報業中,一般將受眾分為了三部分:非受眾群、經常受眾群以及偶爾受眾群。當在策劃定位受眾的時候,要確定經常受眾群的群體,并以經常受眾群體為核心,同時擴大偶爾受眾群的范圍,并挖掘非受眾群的潛在受眾。很多年輕的受眾成為了新媒體的經常性受眾。年輕人是否能夠成為傳統報紙的經常性受眾,是報紙能否發展的重要因素。
2)傳統報紙的優勢。新聞媒體有揚善懲惡、貶丑褒美的作用。媒體的存在有利于社會的發展,對于社會的文化、經濟、政策方面都有著緊密的聯系。從傳統報紙的發展歷程來看,每當有新的技術進步發展時,都會對報紙的生存發展產生沖擊。從1920年廣播的產生到電視機的發展,都在新聞界引起緊張感,而傳統報紙都能很好地堅持下來。
新媒體的出現和發展,對傳統報紙都會有一定程度上的影響,但這種影響往往是一段時間。每一次宣告報紙要完蛋的時候,報紙都會用自己的方式堅持下來。報紙直到今天依舊存活在人們的生活中。盡管,新時期中,新媒體發展迅猛,傳統報紙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沖擊,但傳統報紙的權威性、原創性等許多特性是新媒體目前難以企及的優勢。
(1)新聞的原創性。傳統報紙有完善的采編團隊。可以寫重要的、深刻性和有力度的新聞。能夠把新聞事件報道得透徹。高質量的原創性新聞,形成了報紙的強大競爭力。
而依托于新媒體發展下的網絡新聞平臺,很多是不具備采訪權的,大多數都只是轉載。一篇獨家新聞需要付出很多的人力、物力、財力。但很多版權的問題卻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傳統報紙往往成為了各新媒體平臺拷貝內容的來源。
(2)新聞的權威性。傳統紙媒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建立起了難以挑戰的權威性。面對重大事情的新聞報道,很多受眾還是更愿意相信紙媒的。據調查顯示,90%的受眾認為紙媒是值得信賴的信息來源。紙媒受到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報道的內容更具客觀性。新媒體傳播中的新聞,真假參半,內容的可靠性沒有得到考究,時常出現的假新聞更是損害了其在民眾心里的公信力。
(3)新聞的選擇性。由于傳統報紙能夠發布的新聞數量是有限的,能夠出版發行的新聞都是經過篩選的。通過對新聞價值的篩選,在版面安排上進行主次關系的排版。而新媒體發布的內容是海量的,受眾很難在茫茫消息中,判斷此新聞的價值。
新媒體技術的支持,在信息供應上不再具有稀缺性,從經濟學角度上來說,這一特質使得受眾不需要再為新聞付費。與之相比較,報紙能夠使受眾在有限的時間內閱讀到有價值的新聞。
報紙依舊擁有忠實的粉絲。因其有限的信息量,而成為優勢,并具有更大的經濟價值。
(4)出版的周期性和閱讀文化。傳統報紙發行的周期性規律符合人的生物鐘的習慣。使受眾在形成了長期的閱讀習慣后,對人們的閱讀產生深刻的影響。而這種周期性的影響需求對受眾習慣的培養是報紙生存的基礎。一般來說,人們需要了解、接觸新的思想和觀點時,人們還是會選擇傳統的報紙,傳統的報紙對人們的閱讀習慣有著深刻的影響。
2 傳統報紙的生存和發展策略
媒體行業的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中,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是大勢所趨。在新媒體發展得風生水起時,傳統媒體也有自己的發展優勢,兩者需要在傳播手段和內容上,發揚各自優勢、彌補不足,這樣才能融合,共同發展,互利共贏。
在面對新時期的發展狀況下,傳統報紙要從新媒體中積極吸取長處,盡快找到自己合適的路徑,抓住時代的機遇,向多媒體、互動性和數字化方向發展。面對挑戰,傳統報紙應堅持做高品質的新聞,守住深度報道的優勢,引導正確的輿論方向,樹立權威性,為自己的品牌定位夯實基礎。此外,要吸收新媒介優勢,打造媒體融合的發展方向。報紙要與新媒體融合發展,傳統報紙將生產的高品質內容和網絡平臺相結合,一方面利用豐富的網絡平臺擴寬信息的來源,一方面又可看利用這些平臺增強和用戶之間的互動性。創新報道模式,堅持深度探討的優勢,將內容更好更快地報道出去。構成典型的“跟進式報道模式”。然后要明確報紙的定位,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平臺優勢。目前,我國還處在一個探索的道路上,如何恰當的和新媒體平臺相融合,也是現在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最后,要對從業人員重新整合,全面提升員工的業務能力,整合優質的人力資源。“內容為王”這一論調,十分恰當地形容了媒體狀態。這一規律就要求,媒體在以優質的內容為前提下,要擁有一支高質量的采編隊伍。不論在版面包裝,還是在內容寫作上都有著高要求和高標準。要給受眾帶來最享受的閱讀體驗。
3 結束語
在高新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任何行業都要積極應對時代的變化,跟上時代的步伐。對于傳統報紙來說,更是如此。面對新媒體浪潮的沖擊,如何在新媒體環境中尋求一條發展的道路已經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報紙要想站住腳跟,不僅要發揮自己的優勢,更要主動融入網絡化的運作模式中。報紙與新媒體做好融合,才能在新媒體時代尋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