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滿林
摘要:化學是一門邏輯性和實用性很強的學科,但是在初中階段的化學教學中,普遍表現出對化學學科的不重視、教師教學觀念的落后、學生主體地位的喪失等因素,致使初中化學的發展受到制約,課堂教學效率普遍較低。面對這一現狀,我們要結合課改的精神,采取相對應的舉措,充分調性學生學習積極性、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轉變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提高化學的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化學 有效性 策略研究
一、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一直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標,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社會需求,素質教育應運而生,但是努力實現化學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廣大一線教師探索的目標,也是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所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旨在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不僅是知識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提升,還應該包括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初中階段的化學涉及的僅僅是簡單的化學元素的性質和反應等,因此,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化學學習中重點是對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其次,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親自動手實驗,經歷知識的探索過程。
化學是學生在初三新接觸的學科,是學生學習化學的開始,也是學習化學的基礎。初中知識掌握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學生高中階段化學知識的學習,其次,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化學的學習型為學生處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提高全民科學素養打下了基礎。
總之,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對提高學生化學知識和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技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強師生互動,提高化學學科教學質量。
二、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化學是一門邏輯性和實用性較強的學科,但是由于學生大多都是在初三才接觸化學,因此,實際學習中,家長和學生普遍認為化學沒有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重要,思想上不重視,導致化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難實現高效率教學,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教學觀念陳舊
當今教育工作者大都是秉承的傳統的教學理念,他們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陳舊的教學觀念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教師的教學中沒有落實素質教育理念,仍然以中考作為教學努力的方向。課堂上,教師主要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學生機械的對知識進行記憶,很少能夠發散自己的思維。教師的講解結合大量的習題訓練占據了學生的所有時間,而且,教師在學生訓練方面主要以模仿中考試題為主。另一方面,教師的教學思維仍然是受傳統理念的影響。傳統教學中,教師的教學都是以教材為主。現今的教學中,很多教師仍是單純的以教教材為核心,不注重依托教材對學生進行拓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導致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普遍較低。
(二)課堂教學沒有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行為是教師教學理念的產物,現在很多教師的教學大都是教師按照教材設計教案,課堂上按教案內容來授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忽視了學生現有知識和接受能力等因素,只是按照自己預定的內容來講解。教師的照本宣科,導致學生的學習一直處于被動狀態,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教師的教學過程,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最終致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三)學生自身對化學學科的認識不足
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學生課堂上的學習也是傳統上課狀態。化學是一門邏輯性和實用性很強的實驗性學科。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的主要內容。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學生重視課上的機械聽課和記筆記,不重視課前對知識的預習和復習,更沒有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意識。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受條件和教學理念的影響,實驗教學大多都是教師在講實驗,教師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沒有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學生的傳統學習法只適應于考試模式,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導致課堂教學效率的低下。
三、提高初中化學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條件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的提高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因此,教師在化學教學中要重視結合教材和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學生剛開始接觸化學時,教師可以先做幾個實驗,如:“白紙顯字”“清水變牛奶”“燒不壞的手帕”等一連串有趣的現象,讓學生在“觀察—驚嘆—疑問”中獲得體驗,感受到化學世界的神秘,燃起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學生對化學產生了新的認識,興趣高漲中,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活動時會順暢很多,也會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
(二)創設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氛圍
課程改革大力實施的今天,教師的教學應底轉變。化學是一門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緊密的學科,在課堂教學中,化學知識的傳授,教師要以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實例為載體,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活沉悶的傳統課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知識。
例如:在進行“元素”(人教版第三單元課題3)教學時,我想通過問題情境來讓學生產生求知欲從而引入新課,課前播放一段學生比較熟悉的“蓋中蓋”廣告,在學生既感到親切又感到好奇時,適時地提出問題:這則廣告說明人在成長過程中需要補充什么?學生猜想后引入元素,這樣的教學情境更具生活化和親切感,為有效課堂教學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三)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教師的教學目的讓學生掌握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站在學生的立場,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教學內容,化學課堂要創設學生積極參與的情境,讓學生做課堂教學的主人,尊重學生的思維和發展,一切教學活動的展開要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才是真正落實素質教育的教學。化學教學中設計大量實驗,教師要做好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探索化學知識的奧秘。
總之,初中化學是學生化學學習的基礎階段,對學生日后的化學學習和生活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素質教育大力推行的今天,課堂仍然是教師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實際采取各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挖掘學生學習潛能的前提條件;創設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氛圍,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實現學生的主人翁地位。
參考文獻:
[1]加里.D.鮑里奇.有效教學方法[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廣西藤縣塘步鎮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