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剛
摘要:群眾文化活動來自于群眾內心和日常生活工作中,主要對生產形成特殊娛樂活動予以服務。廣大人民群眾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豐富自身業余文化生活,還能夠進一步提升和推進生活品質。所以,我們對基層文化建設的加強具有非常顯著的效果,特別是經濟發展過程中更不容忽視。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和組織不僅對千家萬戶的群眾根本利益有所聯系,而且對工作與生活的順利開展有所促進。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加強和豐富,對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予以符合。
關鍵詞:指導基層;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一、群眾文化的概述
群眾文化是人民群眾以自身為活動主體,以文學藝術為主要內容,以滿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為目的的社會歷史現象,是人民群眾在閑暇時間,按美的規律,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開發的社會性文化。我圍各級政府設有群眾文化工作機構,制定了群眾文化事業發展的方針、政策、規劃、制度,建設起覆蓋城鄉、遍布全國的群眾文化服務沒施網絡,有一支專門從事群眾文化工作的隊伍:群眾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和充實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質量,深受人民群眾歡迎,已成為人民群眾水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二、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建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雖然各級政府也堆文化建設增加了各種投入,可因基層文化有各種原因,開展文化活動的次數上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可是在具體的活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1)文化活動的目不明確,當前在基層開展了很多文化活動,無論是各級政府、企業還是一些民間組織,活動層次不齊,但是目的性走偏了一些,大多數都在圍繞著商業做活動,所設計的活動都不是很滿足群眾文化的需要,在文化建設上民族文化傳承或持續性和發展性等方面還有待改善。
(2)群眾參與度不高,在文化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如果沒有領導的參與,沒有政府政策或者資金的支持,文化活動也就失去了意義,同時也是無法正常開展,但是反過來說,如果政府很支持,可是因為活動的單一性或者缺乏其群眾的需求,那么沒有群眾的參與,活動也是開展不下去,因此,在開展過程中,無論是政府的支持還是群眾的參與,這兩個要素都必要到齊,缺一不可。
三、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采取的措施
(1)培養骨干,認真組織,是開展基層文體活動的關鍵。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骨干帶頭作用予以充分的發揮。群眾文體活動的順利開展必須有特長人員進行帶動,而且還需要有效的組織和實施計劃,否則就會導致文體活動出現較少參與人員或流于形式或陷入被動局面。因此,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必須對文體骨干隊伍予以重點培養。一方面,可以基于生活與生產的特點,對熱衷文化體育活動的群體予以長期有效的培養,對其帶頭作用予以發揮,進而促進文化活動深入的開展。另外一方面,對上級舉辦的各項活動予以積極地參與,抽調特長人員對上級舉辦的活動予以參加。定期組織公會積極分子、工會小組長和工會委員參與群眾文化開展的討論會議,結合上級工會開展的文體活動,聽取廣大群眾的心聲,對工作和活動計劃予以制定,對各項活動的要求、人員和時間予以明確,有特長的人員、小組長和工會委員全權負責,能夠讓活動的開展與組織得到相應的保障。
(2)抓住重點,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形式。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要做到因地制宜和因時制宜。因此在活動的開展中,要抓住重點,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的活動形式。通常來說,主要由以下幾種形式。首先是抓住節日文化活動這個重點,中國是一個節日豐富的國家,人民群眾喜歡過節,因為節日意味著團圓和喜慶。相關文化部門如果能夠有針對性的組織好一些富含時代特點和趣味性的群眾性表演活動,不但能夠對節日的氣氛起到一種突出作用,還可以使人們群眾的精神得到愉悅,讓這個節日的渡過充滿了文化意味。在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過程中,要注意將那些最能體現出本地區特色的,影響力最大的、人民群眾最為喜愛的文化活動固定下來,使之常態化和規律化。活動的形式和大小沒有嚴格的要求,而且要鼓勵多層次活動的開展。比如很多城市中都有相對固定的文化主題活動,內容涉及文藝演出、文化展覽、文化市場等多個方面,當地群眾們紛紛參與,影響力很大。同樣,一個社區內,同樣也可以組織和開展相對固定的主題活動,例如每年一度的社區藝術節的舉辦,為慶祝國家盛事而舉辦的專場活動等,這些都是對地方群眾文化活動的延伸和豐富。
(3)全民參與,實現群眾文化活動的資源共享。群眾文化活動要吸收社會各階層參與在社會化運作中,實現文化資源的共享,文化事業的共建,發揮出文化新的潛在力量。應爭取群眾和民間文藝社團、專業文藝團體、社會機構的廣泛參與,提供多種方式吸收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參與到群眾文化事業中來。公益性文化事業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社會各界從人力資源、物質資源、輿論導向等方面積極配合,需要在政府作用與社會力量、社會文化資源、群眾文化消費等方面進行整合,最終形成全社會自覺支持群眾文化事業的社會風尚和發展態勢。群眾是群眾文化活動的主體,也是社會化運作中不應忽視的重要力量,而民間文藝社團和專業文藝團體分別是群眾文化事業的骨干力量和重要外援。此外,還要對義工實施活動進行中的指導與監控和活動結束后的管理。
總之基層群眾的文化活動在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為了能夠更好地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國家政府應該重視群眾和人才的作用,充分認識到活動本身的價值和意義,并發揮專業領導團隊和專家的作用,同時尋求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幫助,加強對活動的組織工作,最大程度地發揮基層群眾文化的作用,促進我國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參考文獻
[1]任建新.群眾文化活動組織百科全書[M].北京:電子科技出版社,2004.
[2]宋培文.文化產業經營管理成功案例解讀[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
[3]范穆英.群眾文化活動研究[J].天津社區建設,2008(8).
[4]楊黎明.論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形式[J].工人月刊,2010(7).
[5]劉向平.怎樣開展好社區群眾活動[J].群文論壇,2009(5).
(作者簡介:海南省儋州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