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霞 秦夏冰 劉琦云
摘 要: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廣西在促進中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本文對廣西企業在東盟投資現狀及面臨的風險進行了分析,最后從建立風險轉移機制、構建風險評估體系、完善海外風險保險制度等五個方面提出了規避廣西企業在東盟投資風險的對策。
關鍵詞:廣西企業 東盟 投資風險 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F8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1(c)-078-02
1 引言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越發普遍。2009年中國—東盟自貿區簽訂了《投資協議》,零關稅政策的實施更是讓雙方實質性地開放了彼此市場。廣西是我國唯一與東盟海陸空相連接的省區,是我國連接東盟的橋頭堡和排頭兵,因此在推動海上絲綢之路與自貿區建設的進程中,廣西不僅是直接的受益者,也是自覺的參與者和積極的推動者[1]。作為中國與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廣西近年來在促進中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中發揮著重要的推進作用,數據顯示,從2006年~2015年,廣西與東盟的貿易額從18.3億美元增加到290.1億美元,年均增長37.2%[2]。在新的歷史機遇來臨之際,廣西會有更多的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對外開放的戰略布局,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別是東盟國家進行投資,在此過程中,如何識別及防范投資風險,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課題。
2 廣西企業在東盟投資現狀的分析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的加快,中國與東盟雙邊經貿關系日益密切,廣西作為“一帶一路”戰略的橋頭堡,對東盟的直接投資迅速增加的同時也呈現出以下特點。
2.1 投資快速增長
根據論道研究中心研究整理的《2016中國-東盟投資分析報告》,可以看出,2016年1~8月廣西對全球區域投資共13.06億美元,其中對東盟投資7.37億美元,占比56.35%,由此可見,東盟是廣西企業極為重要的對外投資對象。
2.2 對外投資國家多元化,但仍不均衡
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完全建成以后,廣西在東盟國家的投資區域不斷擴大,對柬埔寨和緬甸的投資發展比較迅速,在2012年,還實現了對菲律賓零投資的突破,協議投資額為100萬美元。近年來,廣西在東盟國家初創公司主要集中在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占比高達80%。廣西2010年~2014年在越南的項目個數、協議投資總額和中方協議投資額占同期廣西對東盟的投資比重為39.22%、24.93%和23.07%,在東盟國家中排名第一。
2.3 企業自身優勢不足,投資規模小
廣西企業對外投資主體以民營、獨資企業為主,在“走出去”的企業中,從企業性質來看,國有企業占35%,民營企業占比65%;從企業資本結構來看,獨資企業占74%,合資企業占26%[3]。民營企業中大多數為中小企業,不僅競爭力相對低下,自身抵御風險能力也較弱,大部分企業還不具備完成國際化市場擴張的條件。廣西企業對外投資呈現出整體存流量規模偏小的現狀,正是因為廣西企業整體運營規模偏小。從廣西近年來對外直接投資所占比全國直接對外投資流量來看,占比約在1%以下。
2.4 行業分布不均
廣西對東盟投資主要集中在摩托車零件生產、工程機械裝配、五金家電、通訊產品、日用品、化工材料以及農業、礦產資源開發等傳統領域,科技含量不是很高,利潤空間有限。在高科技領域,如計算機、智能機械、新材料、新能源等行業,尚未有競爭優勢。
3 廣西企業在東盟投資面臨的風險
廣西企業對東盟直接投資總額迅速增長的同時,由于東盟各國在政治體制、經濟發展、歷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投資環境呈現出較多的不確定性,使到東盟進行直接投資的廣西企業的生產經營面臨著較大風險[4]。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3.1 政治與宗教風險
政局穩定是投資需要考慮的第一因素,政局不確定會導致企業在海外投資風險的增加。在東盟十國中,各國政體、政治環境不同,政治穩定性也不同,所以在東盟各國投資的風險會有很大差異,目前政治穩定環境最好的是新加坡,其次是馬來西亞、文萊、老撾、印度尼西亞、柬埔寨、越南等六個國家,最不穩定的是菲律賓、緬甸、泰國[5]。政治風險主要由于黨派林立、派別斗爭、宗教矛盾等造成的軍事政變以及政局動蕩。加之東盟地區多民族多宗教,教派之間沖突時有發生,民族極端主義容易演變為極端恐怖主義。這會使得廣西對外投資企業在東盟造成經濟損失,甚至危及財產人身安全。
3.2 金融風險
金融風險主要表現為通貨膨脹以及外匯管理等方面,根據外匯直接投資系統數據,廣西境外投資是以外匯為主,2015年外匯金額占比99.55%。通貨膨脹是發展中國家必須要面對的問題,東盟多國都曾遭受嚴重的通脹困擾,這對投資環境也造成了金融風險,沖擊了海外直接投資,盡管東盟各國政府對通貨膨脹都采取了措施,但收效不一,東盟各國發生通脹的概率可能性還很大。此外,外匯政策也會對金融風險造成影響,如緬甸實行匯率雙軌制,匯兌限制風險極高。
3.3 文化與管理風險
由于文化差異也會對對外投資企業的運營造成一定風險,許多企業照搬照抄國內的經營管理模式,卻沒有考慮到文化差異和員工特點,比如東盟國家工會力量強大,會組織一些維權活動,如罷工談判等。而中方企業十分缺乏處理與工會關系的經驗,這就導致管理風險增加,會直接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這就需要提高跨文化的管理能力。
3.4 社會風險
由于一些媒體的惡意炒作,“中國威脅論”被肆意宣揚,近年來,東盟有些社會團體宣揚“中國殖民主義”,把中國描述成為了“掠奪者”“殖民者”的形象,投資方也未能做好與東道國媒體的公關工作,導致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對中國投資產生了抵觸情緒,甚至一些排華團體不斷進行反華運動,抵制中國產品以及企業。如2014年越南多地爆發搶燒外國企業嚴重暴力事件這直接關系到對越投資企業員工的人身財產安全。
4 廣西企業在東盟投資風險的防范對策
4.1 加強對投資國家的環境考核,建立風險評價體系
企業在到目標國家投資以前,為了全面降低風險,一定要充分了解東道國的基本情況,情況了解的范圍要全面且寬泛,不能僅僅是經濟發展水平或者政治狀況,鑒于企業的能力有限,這就需要政府的幫助和配合。首先,政府要幫助企業建立一個風險投資評價體系,建立相應的風險評價指標。由于地域、法律和文化差異,境外投資風險頗多,從項目啟動到項目運營的每一個環節,都可能隱藏著風險。因此,要加強對這些項目風險包括東道國和外商投資法規,東道國招投標對外資的政策,東道國對用工和物流控制的規定,相關可證有效性和延期或收回的規定,公司可能未公開的補償或賠償協議、權屬登記的瑕疵等。這些信息的搜集、風險投資評價體系的建立都有利于提高企業海外投資水平。其次,對于企業自身來說,要加強對目標國家的資信調查,分析面臨的風險可能帶來的成本增加,理性測算收益,做好相應的項目可行性分析,并最大限度的降低對外投資的不確定性風險。
4.2 實施“帶頭示范+團結協助”策略
帶頭示范就是指積極發揮大型企業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的引導作用。大型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主要實施主體,因此,要積極發揮國有大型企業在引導中小企業走出去中的引導和示范作用。一是在大型企業承攬的項目中明確一定比例的中小企業承包份額。二是以市場化的手段讓大型國有企業在實施項目工程的同時承擔市場開拓的功能。三是發揮大型國有企業駐沿線國家辦事處或工程處的服務功能,將每一個辦事機構打造成為服務廣西中小企業的觸角和服務平臺。
團結協助是指政府和企業都要避免單槍匹馬出戰的局面,政府可以支持成立海外投資企業聯合會,為企業提供良好的交流平臺,溝通企業與政府的聯系,定期組織高端研討會,大力推廣海外投資整合經驗,提高企業海外投資水平。企業之間要注意相互扶持,加大信息的交流溝通,共同抵御海外投資的風險。
4.3 建立合理的風險轉移機制
在對外貿易中,轉移價格是一種有效的風險規避方式。跨國公司為了達到減少稅收的目的,借助不同轄區的稅收體系,通過公司內部的不同部門,如母公司與子公司或海外兩個子公司之間的定價,將資源在不同轄區的子公司之間轉移。以規避外匯波動風險、通貨膨脹及政治風險。
4.4 企業實施本土化經營
企業在對外投資中,面臨著當地文化經濟環境的差異,導致風險加大,解決的辦法之一是企業融入到東道國的經濟發展中去,主動將自身利益與東道國的利益相結合,站在同樣的利益立場,讓東道國政府幫忙,以規避一些潛在風險。要與當地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并優先考慮從東道國進行采購,這可以對自己在東道國相關行業的發展起到積極地促進作用。在公司的領導層方面,多啟用一些東道國的人才,在公司的股份歸屬上,多提高本地人的持股水平,和當地人民結成利益共同體,以防范潛在風險。
4.5 完善海外投資保險制度
(1)改變單邊海外投資保險制度模式,建立雙邊、單邊混合的海外投資保險制度。目前,進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海外投資保險產品中,并未要求合格投資項目必須投資于中國簽訂雙邊投資協定的國家,即當前我們采用了單邊海外投資保險制度。因此,建議盡快利用現有資源優勢,推動海外投資保險由單邊制度向雙邊制度轉換,以實現保險風險的有效降低。
(2)在項目審批層面充分發揮政府在國際投資指導、監管作用。政府發揮國家財政支持以及外事關系協調能力,可以建立完善的體系而無須浪費額外的人力、物力等資源;另一方面政府機構的介入,也符合海外投資保險的官方保險性質,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國家對海外投資的引導與調控[6]。
(3)增加海外投資保險的種類。除現有的匯兌限制、戰爭及政治暴亂、征收及政府違約等幾種國際通用的險種外,在廣西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可以增加如恐怖主義險、營業中斷險、并購限制險等,以增加所需要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夏國恩,宋澤楠.“一帶一路”背景下加快廣西對東盟對外直接投資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5(6).
[2] 鐘春云.陸海統籌升級泛北合作[J].當代廣西,2016(6).
[3] 崔瑜.搭建企業走出去的平臺[J].中國金融,2015(11).
[4] 顧麗姝,王凱慶.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的風險防范[J].云南社會科學,2009(5).
[5] 韋大宇.中國企業對東盟直接投資的風險與規避策略探析[J].對外經貿實務,2014(10).
[6] 王文治.對完善我國海外投資保險制度的構想[J].法律與生活,2013(2).
①基金項目: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廣西企業在東盟投資風險防范機制研究(15BJY019)。
作者簡介:趙霞(1979-),女,河南焦作人,博士,桂林理工大學管理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國民經濟學方面的研究;秦夏冰(1988-),女,安徽臨泉縣人,桂林理工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生,主要從事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研究;劉琦云(1993-),女,四川成都人,桂林理工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生,主要從事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