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鋒
摘要:核心素養是2014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的。本文正是基于核心素養對體育課程育人功能進行研究,用于對體育課程深化改革以及體育課程對育人功能的重要性。本篇文章基于核心素養的基礎上對體育課程建設以及對育人功能進行分析,旨在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核心素養;學校體育;育人功能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足于支撐現代化社會的教育及人才輸出,尤其是體育教育。2014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的核心素養教育的觀點,本文基于核心素養對不能滿足現代化教育的體育課程進行研究,并主要針對其中的育人功能進行分析,期望通過核心素養方面的體育課程加深育人的功能。
一、基于核心素養的體育課程建設
(一)科學設置指標,關注能力培養
我國體育課程的改革應當基于核心素養的方略,改變傳統的知識本位標準,將其轉向以能力本位為主的課程改革,并且應當根據體育課程的特點在課程要求中指出本課程中學生應當達到的能力水平。可以分階段對體育課程的能力指標進行分解,期望可以通過指標的分階段來指導學生能力的層次遞進,進而體現出新課程改革培養方式相對于傳統體育課程的系統性。
(二)課程內容的整合與銜接
基于核心素養的體育課程建設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出具備新時代核心素養的基本能力。因此在進行體育課程設置是必須考慮到整個課程內容之間的銜接,將不溶于現代化教學方式的體育課程去除,從素質能力培養的出發點來設置整體課程設置的銜接性,避免會出現某部分課程會出現孤立分歧的地方。我們在設置體育課程時必須根據標準來進行設置,在體現出體育重要性的同時融入新時代的發展。
二、學校體育育人功能的作用
(一)學生全面綜合素質能力提高
體育的育人功能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從根本上全面提升學校學生的綜合素質,體育具備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職責是其他學術性學科不具備的,體育占據著“德、智、體、美、勞”中的“體”,可見在現代化社會教學中的地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進步,國家和學校對培養新型人才的重視度和急迫度越來越高,同時對于學校學生身體素質及堅韌頑強的綜合能力要求越來越高。為了充分滿足國家對新型人才的需求,學校應當根據學生身心特點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拼搏向上精神,更好的體現出體育課程育人的功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為社會提供身體健康的、具備堅忍不拔精神的新型人才。
(二)保障學生身體健康
體育育人的另外一個最重要的育人功能就體現在健身方面上,體育課程被設置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身體,使學生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去學習和生活。可以說,健身是充斥在學生生活的整個生涯的,他是體育教學的最根本功能,學生根據實踐學校體育課程來鍛煉身體及身體的某個部位,用以促進身體的健康發育,在提高學生人體技能的同時,無形中使學生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學校通過體育課程來安排學生不同的技能,使學生找出一個能夠充分發揮和充分鍛煉自己的身體機能的活動,用以來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以及鍛煉自己身體機能。學校通過體育課程鍛煉身體的特性來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從而提高學生身體對于疾病的抵抗力以及保障學生對于學習的綜合能力,提高對社會提供新型人才的合格率。
(三)娛樂促進學生身心愉快
體育育人的另外一個最重要的育人功能就體現在娛樂功能上面,這主要是因為體育課程主要是在教室外的課外活動,同學一起參加活動和鍛煉身體,并且在課堂上有很大的娛樂性質,大家一起鍛煉、一起娛樂。這種課外的體育活動會促使學校學生一起進行鍛煉和娛樂,學校通過這種方式來調節因為學習壓力而導致的郁悶情緒和身心疲勞,并通過鍛煉來增強自身的機體機能。同時,體育活動有時會有比賽和表演,同學們可以參加或者觀看,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樂趣,極大地體現出了體育的育人功能。學校可以通過體育進行各項校內比賽或者各校聯合比賽,通過這種方式來擴大學生的社交圈,并通過這種比賽的方式來增加班級、學校學生的積極性和凝聚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三、結語
基于核心素養的戰略方針對學校體育課程以能力素質培養為主將會全面發展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身心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正是基于核心素養的關鍵點來分析體育育人的重要功能,主要從綜合素質培養、保障身體健康及娛樂促進身心愉快等方面來簡述體育育人功能。期望通過本文對體育育人功能的介紹,可以對基于核心素養的體育課程改革進度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王世友,張海軍.學校體育的教學目標與育人功能[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2,03(01):92-94.
[2]邵朝友,周文葉,崔允漷.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標準研制:國際經驗與啟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44(8):14-23.
[3]孫效智.生命教育核心素養的建構與十二年國教課綱的發展[J].教育研究月刊,2015,25(1):48-72.
[4]徐山,閆麗麗.淺談學校體育的多種教育功能[J].科技信息,2012,05(20):326.
[5]黃建軍.構建體育教學育人新模式的思考[J].湖北教育(領導科學論壇),2010,01(04):34-35.
(作者單位: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