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 呂寧
摘要:校企合作教育是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方式。通過校企合作,有助于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形成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有助于構建系統的實踐就邪惡體系乖穩定實習基地;有助于培養符合社會經濟的=實際需求的實用型人才。同時,企業也應認識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加強對校企合作的資金和場地支持,和高職院校一起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創業心理品質,提高創新創業知識和技能。
關鍵詞:校企合作;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育教學從三個維度設計新課程,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體驗與價值觀,不僅豐富學生的知識,而且提高學生的技能,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通過和企業合作,學校可派送學生去企業參加定崗實習,讓學生用理論指導實踐,并在實踐中檢驗和創新理論,從而成長為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實用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應通過校企合作,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一、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
對于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有幾種不同的觀點:第一,創新創業教學應將重點放在創新上,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提高創新能力,從而促進創新活動的開展;第二,創新創業教育應將重點放在創業上,培養具備開創性質的人才,重點培養進取心、事業心等創業品質,樹立獨立工作意識和提高獨立管理技能;第三,將創新與創業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獨立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出創新觀點,掌握創業的基本技能。
其實,創新是民族發展的靈魂,而創業的本質也是對事物的再創造,因而實施創新創業教育并不是非得開創公司,而是讓學生學會生存技能,學會發展,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實現自我價值。
二、優化校企合作,增強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推動力
(1)從廣度上加強優化校企合作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大部分是高職院校的某專業與對相應領域的幾家企業進行合作,建立實習基地,合作模式主要為定崗實習和訂單班等,但這類校企合作并不能很好地實現高效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目標,所以,高職院校應從廣度上加強校企合作。
①多行業合作。不同專業雖然特點不同,但如今社會上要求的人才卻是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并且一個專業的畢業生,在畢業之后并非在一個領域求職或者創業,所以,高職院校在實行校企合作的時候,應從多種行業中選取合作對象,擴大校企合作領域,讓高職院校教師和學生能接觸到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不同管理者和企業創業者,從而從多方面幫助學生樹立創新創業意識,從各方面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②多企業合作。通過和多個企業進行校企合作,有助于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多個實際平臺,邀請到更多企業管理者和創業者參與到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來,優化整合多種社會資源為創新創業教育服務,真正提高創新創業教育效果。一個企業有著本身獨特的企業文化,而企業的管理者和創業者必然是該企業文化的促生者、踐行者,因此,高職院校通過和更多企業建立合作關系,讓學生去感受不同企業的文化,尤其是創業型企業的創業文化,更有助于學生樹立創業意識,同時,在不同企業實習過程中,學生可收獲更多企業文化中的精華,促進其職業生涯發展,甚至有可能決定學生的創業是否成功。
③多途徑合作。高職院校和企業的合作模式并不只能是定崗實習和訂單班等模式,其實可以和企業共同探索共贏的合作方式,讓合作中的多個主體,包括企業、校方、教師、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更好發展。比如,開展產學研結合的合作;開展創新創業人才孵化園的合作等等。
(2)從深度上加強校企合作
目前,高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一般都是派送學生去企業實習、訂單培養或者成立企業冠名班等,這些合作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但僅僅依靠這種淺層次的合作是無法達到創新創業教育目標的。因此,高職院校應積極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優化整合學校優勢資源和企業的優勢資源,深化校企合作,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從而促進學生創新創業綜合素質的提升。
①校企共建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在設置創新創業課程過程中,高職院校應充分考慮創業成功人士的建議,對于不同專業和學科,比如,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統專業,要結合該專業的自身特點,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有機融入到該專業的教學課程中,比如,在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統專業課程中,引入創新創業精神,給出典型的創業成功案例,以此激勵學生。另外,需制定相應的考核標準,真正激勵學生提高創新創業能力。
②組建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創新創業教師隊伍應由學校傳統理論型教師和企業創業實踐型教師共同組成。第一,為了提高本校教師的實踐能力,高職院校校應派送教師去合作企業參加創新創業實踐,不僅豐富創新創業教學內容,而且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新精神。第二,從企業中邀請企業家、創業者到校開設講座或者擔任創業導師,將真實案例帶到創業課程中,從而給學生提供實際幫助。
③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高職院校和企業聯合開展創新創業競賽,比如,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統專業,可開展制作軟件,編程等方面的競賽,同時,開展模擬創業競賽,讓學生在具體實踐中積累創業經驗,比如,讓企業作為導師指導學生參加省市或者全國性質的創新創業大賽。
綜上,高職院校作為社會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應緊跟時代的步伐,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從合作廣度和深度加強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實踐基地,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從而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出色的創新創業人才。
作者簡介
王敬(1987-10-03),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講師,籍貫:山東濱州,研究方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作單位:山東協和學院
呂寧(1986-05-07),學歷:本科,籍貫:山東濟南,研究方向:市場營銷,工作單位:濟南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單位:山東協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