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桂華
摘要:為了進一步強化建筑企業施工監管,對建筑施工企業市場行為進行規范,需要合法合規征收建筑規費。然而在建筑規費管理工作中,還客觀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需要加以改進和優化。本文就如何改進建筑規費管理進行分析。
關鍵詞:建筑企業;建筑規費管理;改進思路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建筑市場日益繁榮,在規模數量上都有明顯的增加。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建筑市場競爭變得愈加激烈,為了維護建筑業市場的和諧穩定,保護公平競爭,規范行業行為,需要合法合規征收建筑規費。下文就對規范建筑規費管理行為的必要性與改進建筑規費管理的思路進行分析。
一、規范建筑規費計取行為的必要性
(1)保證建筑業員工的利益
建筑規費是政府對建筑企業征收的帶有工本費性質的一種收費,以補償在服務中所耗費的實物成本,包括工程排污費、社會保障費、住房公積金、危險作業意外傷害保險等內容。建筑規費的征收,有助于保護建筑行業從業者的切身利益,對規費計取行為的規范,不僅能保證建筑企業獲得合理的施工成本補償,還能保證建筑企業職工的自身利益不受損害,使得企業員工能“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房有保障”等。
(2)提高國有資金使用效率
對于使用國有資金投資,或者是以國有資金投資為主的建筑工程項目,都需要采取工程量清單計價,保證其有明確的工程量清單計價下規費的計取標準、計取基數,合理的工程造價為建筑工程的質量、安全提供保障。特別在規費計取基數方面,按照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出來的計價辦法,不有出現多計、少計的情況,要充分保證國有資金不流失,同時也要確保企業職工利益不受侵害。在規范規費計取行為的同時,也要體現出國家政策,積極保證國有資金的合理與高效投資使用情況。
(3)避免有不正當的競爭
按照國家或各省主管部門的規定,建筑規費不能被當作是競爭性的費用。也就是說,企業給職工所交納的各項規費,都能合理的體現在工程造價中,保障企業職工利益不受損害。對界定規費標準與計取基數進行明確規定,避免在招標投標競爭中通過規費計取基數來故意抬高,或者是降低規費,產生不正當的競爭。由此,規范規費計取行為應當從根本上避免類似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出現。
二、建筑規費管理存在的問題
首先,在思想意識上存在偏差。部分工作人員對規費征管工作的認識不足,規費組織工作比較凌亂,以完成任務為工作目標,服務意識不強,影響了規費征管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征管制度及支持體系不完善。目前建筑規費征收的社會支持力度還不高,宣傳力度較小,且各主管部門間存在溝通不協調、標準不統一的問題。最后,建筑規費征管制度不夠完善,相關法規剛性不強,對漏繳企業的強制執行難度大。
三、改進建筑規費管理的思路
(1)嚴格按標準要求規范征收
建筑企業從成立一個單位拿地之后,要經過立項一環評一土地證(涉及土地款)一建設工程規劃一質監—安監一施工許可證(涉及易地人防建設費、市政配套費、農民工工資保障金)階段,這個過程中需要按要求繳納建筑規費。規費的征收,要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各項費用的征收需要根據收費依據執行。例如基礎設施配套費:90元/m。(連政發(2004)35號文);易地人防建設費:48元/m2,其中高層按投影面積2400元/m2(連防辦字(2002)78號、連價服(2002)421號);建安工程工資保障金標準為,工程施工合同中標價<300萬元,建安工程工資保障金5萬元,工程施工合同中標價≥300萬元按合同額的2%收取建安工程工資保障金。
(2)完善建筑規費管理制度
建筑規費征收標準由建設、交通、電力等主管部門制定,但實際工作中各部門制定標準和計費程序等往往不一致,導致工程結算未能正確體現規費結算額,給規費管理造成很大困難。因此,政府部門應積極協商制定建筑規費征管制度,明確規費計取標準、范圍等。筆者認為可參照稅收管理模式設立各級征管中心,安排專人負責建筑規費征管工作。建筑規費征收后,應匯總報各級財政,以彌補國家財政方面的缺口。同時,相關部門應完善配套法規體系建設,使建筑規費征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實行建筑規費實報實銷制度
在建筑工程結算時,審計部門需按標準審查建筑規費征管情況,節余的規費報送征管中心。實行實報實銷制度,建立規費繳納核查系統,避免出現重復繳納和漏繳、虛報情況。對于未主動申報繳納規費的企業,應通過財政和稅務部門代扣代繳。
(4)加大規費繳納情況審計力度
審計機關需要按照相關規定,嚴格審查建筑規費申報和繳納情況,杜絕建筑企業將規費變為自身利益,對于發現漏繳、虛報問題的建筑企業,應嚴格按規定予以處罰,樹立依法依規繳費的良好環境。同時,應加強建筑規費征收的宣傳,開展宣傳短片、出動宣傳車、懸掛標語、短信推送等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普及建筑業相關法律法規和管理條例等知識,樹立合法經營的市場氛圍,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另外,要實現政務公開,將建筑規費收取的法律依據和標準、程序等予以公示,做到明明白白收費。
(5)加強從業人員的培訓與管理
建筑規費征管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直接影響相關工作的實施效果。因此,應積極完善培訓體系,比如定期組織集體學習,利用宣傳周等活動進行針對性學習,還要加強法律知識專業培訓,強化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還可以組織人員與其他地區進行交流學習活動,強化人員的自身素質與業務能力。
同時,需要注意強化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要與繳費單位常溝通,不厭其煩的做企業工作,擺事實講道理,為建筑企業解決實際難題,還可以組織一些聯誼活動,為長期工作打好基礎。另外,要嚴格內部監督機制,避免內部人員吃拿卡要等行為的出現。
(6)積極進行相關政策的合理調整
政府部門需要結合當地建筑市場的實際發展狀況,以及各施工企業項目性質的不同,對地方稅費與相關收費項目的征收比例和計繳時間進行合理調整。例如調整規費征收周期來降低企業壓力,取消重復或不必要的收費項目,還可以適當降低部分稅費征收比例,進一步減輕施工企業的稅費負擔。
綜上,對于建筑規費管理的持續改進與優化,需要政府部門積極研究與發掘,完善建筑規費的相關政策,推動建筑規費的積極改革,為企業合理減負,為建筑行業的規范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作者單位:連云區城鄉建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