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冰



摘 要:我國各級公共圖書館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加快腳步推進圖書館數字化進程,努力建設特色自建數據庫,以滿足不同讀者的信息需求。文章通過對自建數據庫的數量、內容、質量、規模以及使用率進行研究,概述了我國省、市級公共圖書館自建數據庫的建設現狀。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7)05-0029-03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自建數據庫;特色數據庫;專題數據庫;現狀
1 背景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面對龐大的數據資源,數據庫建設應該是數字環境下信息資源建設的最佳方案。公共圖書館作為一個地區傳承與傳播文化的公共機構,其文獻型的信息資源具有廣泛的使用價值。于是,公共圖書館應當充分利用多種數字化資源,為廣大群眾的工作、學習提供服務。陳曼認為,公共圖書館可以借助其豐富的館藏資源、優秀的地方特色資源以及廣泛的用戶資源開發特色自建數據庫。公共圖書館是每一個地區的藏書樞紐,理所當然應該承擔起保存人類文化產品的責任,而且應該著力保存地方特色資源,承擔起自建數據庫建設的重任[1]。蒲筱哥認為,網絡環境下的信息資源十分豐富,讀者會在龐大的數據庫中選擇大規模的、有特色的數據庫進行使用,而各具特色的自建數據庫充分發揮了公共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的優勢,可以滿足讀者不同的信息需求,因此,圖書館必須開發自建數據庫[2]。目前,越來越多的公共圖書館正在依靠自身豐富的館藏資源以及信息資源來構建各種不同類型的自建數據庫。
2 公共圖書館數據庫建設
四十年前,我國公共圖書館開始實施數據庫的建設,發展至今已具備相當大的規模。陳小敦把我國數據庫建設劃分為3個階段:①起步階段(1975―1979年),主要是引進、學習、借鑒國外數據庫的理論成果。②發展階段(1980―1993年),主要是研究和自建中文數據庫。③成熟、實用及飛速發展階段(1993年至今)[3]。國內對特色數據庫的建設和研究始于1997年的“中國國家實驗型數字式圖書館”實驗項目,該項目由國家圖書館負責,聯合地方公共圖書館共同完成。
3 公共圖書館自建數據庫來源
筆者以中國知網為數據來源,以“篇名=自建數據庫+公共圖書館、篇名=特色數據庫+公共圖書館、篇名=專題數據庫+公共圖書館、關鍵詞=自建數據庫+公共圖書館、關鍵詞=特色數據庫+公共圖書館、關鍵詞=專題數據庫+公共圖書館”為檢索式,檢索時間不限,截至2015年10月27日,檢索出相關文獻共248篇,而在不限定公共圖書館的情況下,檢索出相關文獻共6,968篇。由此可知,對公共圖書館自建數據庫的研究成果僅占對自建數據庫研究成果的3.5%,而絕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高校圖書館。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公共圖書館自建數據庫進行一次全面的調查及研究。自建數據庫包括自建數據資源、各級文化共享工程資源、各圖書館在網站上公開展示的信息資源及品牌講座視頻資源等。
4 我國省、市級公共圖書館的自建數據庫
4.1 我國省級公共圖書館的自建數據庫
據調查統計,我國34家省級圖書館當中有兩家圖書館的網站一直無法正常訪問,它們是內蒙古圖書館和西藏圖書館。其他32家圖書館中,有26家圖書館建立了自建數據庫,所占比例為76.5%。在擁有自建數據庫的26家圖書館中,共建有298個自建數據庫,其中有14個公告可以公開訪問的自建數據庫無法使用,比例為4.7%。在其他284個自建數據庫中,按照地區劃分,詳情見表1。根據筆者調查,這26家圖書館當中,貴州圖書館和甘肅圖書館的自建數據庫都需要進行館外認證訪問或者僅限館內訪問。因此,根據制定的調查表格的內容,利用網站訪問的方式進行調查時,筆者只調查了可以公開訪問的24家省級圖書館,調查結果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省級公共圖書館的自建數據庫類型是以地方資料特色數據庫和館藏資源數據庫為主。究其原因,這與公共圖書館的職能是密不可分的。公共圖書館在地方特色文化保護方面、公共服務方面更具特點,因此,公共圖書館自建數據庫的內容大多數是地方特色文化及特色館藏資源。普通用戶對自建數據庫的獲取是比較容易的,通常在圖書館的主頁上便可找到自建數據庫的鏈接,只有在數據庫數量比較多的情況下才需要二次鏈接。公共圖書館自建數據庫的內容以全文為主,而數據格式則以文本為主,圖片為輔。自建數據庫的文件格式以HTML格式居多,也有相當一部分采用的是PDF格式。另外,在該次調查的24家省級圖書館中,有19家圖書館的自建數據庫具有檢索功能,有5家自建數據庫未設計檢索功能,而自建數據庫具有使用幫助功能的只有5家,其余19家的自建數據庫并沒有使用幫助這一項功能。
4.2 我國市級公共圖書館的自建數據庫
在291家市級圖書館中,有231家圖書館建有網站,比例達到79.4%,但僅有81家有自建數據庫,比例只有35%,其中還有12家的自建數據庫無法訪問。由此可見,因部分自建數據庫管理不完善,導致不能使用。在全國范圍內,有81家市級圖書館擁有自建數據庫,按照省、市(自治區)劃分,詳情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超過50%的圖書館都建有自建數據庫,而浙江、廣東、山東三省的市級圖書館十分重視自建數據庫的建設。據統計,全國81家市級圖書館共建有352個自建數據庫,其中有5家市級圖書館的自建數據庫都需要館外認證或者僅限館內訪問,其余76家市級圖書館可以公開訪問的自建數據庫共計313個。筆者通過訪問76家市級圖書館的網站,對其自建數據庫內容進行了調查統計,調查結果詳見表4。
從表4可以看出,在全國市級公共圖書館中,只有6家圖書館有自建專家成果庫,4家有自建專業(行業)數據庫。其內容以全文居多,有72家市級圖書館的自建數據庫以全文的形式提供,而數據則以文本格式及圖像為主,視頻為輔。這與省級公共圖書館有所不同。同時,有39家市級圖書館的自建數據庫擁有視頻數據,數據庫文件格式以HTML格式為主,也有部分文件以PDF格式為主。自建數據庫具有檢索功能的有34家,而具有使用幫助功能的只有3家。從該次調查統計的數據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市級公共圖書館的自建數據庫的功能并不完善,只是將相關信息資源整合在一起,并未充分加以利用與開發。
5 結語
目前,數字資源已成為圖書館文獻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正朝著綜合化、普及化、便捷化和網絡化的數字圖書館方向發展。自建數據庫的建設是實現圖書館數字化目標的中堅力量,是館藏資源建設的創新標志,是提高圖書館自身價值的有效方法,是對館藏特色文獻信息資源開發的有力手段,使圖書館的發展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公共圖書館應該充分利用特色館藏資源,構建更多高質量的特色自建數據庫。
參考文獻:
[1]陳曼.我國省級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數據庫建設及發展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2013.
[2]蒲筱哥.我國圖書館的特色數據庫建設研究[D].廣州:中山大學,2005.
[3]陳小敦.我國圖書館數據庫建設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其對策[J].圖書館論壇,2003(4):57-59.
(編校:崔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