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霞
摘要:語文課程的學習對于學生的終身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是學生學習最關鍵的時期,而作文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反映出學生聽、說、讀等的水平。因而教師要重視作文教學環節,從實用性教學和創新性教學兩方面著手,逐漸將學生培養成為與時俱進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實用性;創新性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4-0072
高中是學生學習生涯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不僅能鞏固學生的所學知識,還能深化學生學習的作用。同時也是面臨著學生重要的轉折點——高考,這是學生進入大學必須經過的學習階段。在當前的教學中,語文教師為了更快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反倒起到了適得其反的教學,不僅教學質量沒有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未得到提高。對此,想要提高高中作文教學的高效化,則需及時改變當前作文教學的不足之處,重視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及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一、目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目前我國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較多教師延續的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即出示題目——學生創作——評價,這樣的教學模式看似能讓學生互相學習對方寫作中的優點,也能發現自己寫作中的不足之處,進而完善。但實際的教學效果卻表明,此教學模式已經過時,因為較多學生聽教師評價、自己評價及互評,只是為了湊熱鬧,并沒有真正投入進去傾聽和感受,所以收到的效果是甚微的。久而久之,會出現班級中學生寫作兩極分化的現象,這與新時期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目標是背道而馳的。
二、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實用性和創新性教學分析
1. 實用性分析
作文教學的實用性是指通過一定的方式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培養,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在短時間內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能夠精準地掌握寫作的得分點。此種培養模式,較多的教育者覺得會阻礙學生寫作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提升,但通過大量的教學實踐發現,此種培養方式只要運用得合理,不僅能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更能讓學生輕松地應對各種考試。因而,教師可以從實用性的教學理念出發,將作文的得分點教給學生。比如,立意要新穎,這樣能給閱卷教師留下好的印象,讓閱卷教師產生閱讀的興趣;再如,新穎、有內涵的結尾不僅能讓作文完美地結束,還能讓閱卷教師回味無窮。這樣,學生的作文便能得到高分數,能從相同的作文中凸顯出來。當然,不同類型的作文寫作內容、風格、結構等都是不相同的,教師在進行實用性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對其進行逐一突破。從作文的立意到結尾,對不同風格的作文,要進行不同的立意、開頭訓練,同時經常寫作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每天寫日記,每周寫周記,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另外,實現文章教學的實用性,還要從文章的得分點進行深入的分析,比如近些年的高考作文題目,喜歡采用話題的命題形式,需要學生通過敘述的方式將文章的主題找出來,提高寫作質量。比如,作文命題主要是以“媽媽的笑臉”為話題,這樣的寫作內容可以非常廣泛,學生有較大的寫作空間。但如果學生僅從“媽媽的笑臉”著手寫,會顯得作文價值性較低,因而學生必須從中分析出“媽媽的笑臉”的隱藏意義,那是充滿愛的笑臉、那是隱藏痛苦的笑臉、那是堅強的笑臉……此環節中,學生能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新力,找到寫作真正的得分點。
2. 創新性分析
創新性作文教學的提出好似與實用性教學背道而馳,實際兩者是處于互補的狀態。在往年的高考中,有些學生的作文分數總能拿到滿分,這就體現出了該學生作文的創新性,那么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作文創新性呢?有些學生天生創新能力較強,他們樂于打破常規的寫作方式,能將隱喻運用得更加充分,讓作文呈現出活靈活現的感覺。創作新的作文能活躍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增加學生寫作的熱情,如果能有效培養學生此能力,則能讓學生發自內心地感受到寫作的樂趣,從而更加喜歡語文課程的學習,能有效提高學生高考高分數的幾率,從而在高考中脫穎而出,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當然,還必須要注意一點,由于參加高考的人數多,閱卷教師會由于閱卷強度的增加,從而沒有心思細讀作文。因此,高考中是否使用創造性寫作模式,必須要學生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
三、總結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不僅要重視實用性,也要重視創新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依據學生不同的層次水平,合理地將實用性與創造性寫作方式都教給學生,然后讓學生根據實際的寫作情況,采取不同的寫作方式,這樣才能有效抓住得分點,既能取得高成績,又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及能力,可以說有一箭雙雕之效,這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與工作都有極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王瑞霞.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3(10).
[2] 趙春香.針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實用性和創新性的思考[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3).
(作者單位:吉林省通化市靖宇中學 1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