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靖
摘要:本文針對當前互聯網新媒體發展趨勢,分析了當前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形勢和問題,分析提出了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應用新媒體的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宣傳思想;企業文化;企業戰略;輿情
信息化的21世紀,互聯網、智能手機等新媒體的運用,改變了當代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早在2010年,習近平同志就通過全國基層黨建工作手機信息系統平臺,向全國100萬名基層黨組織書記、大學生“村官”發出問候短信,這體現了黨中央對新媒體運用的重視。對于國有企業而言,要充分運用新媒體的便利性,努力擴大思想政治工作覆蓋面,實現對干部職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領域、多渠道覆蓋,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水平,為實現企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提供思想保障、組織保障。而如何運用新媒體工具,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和實現途徑,已成為當下國有企業引導職工、服務群眾的新課題。
一、新媒體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機遇
目前,對新媒體尚無權威統一的定義。學界認可度比較高的是:新媒體是新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依托網絡技術、數字技術、移動通訊技術等新技術,以博客、3G手機網絡、即時通訊軟件等為代表,向接收者提供信息服務的技術。例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短信、移動電視、網絡、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1]結合新媒體的特點,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運用有以下三個顯而易見的優勢。
(一)受眾多,平臺廣闊
現代工作生活幾乎離不開信息網絡,3G、wifi網絡的普及,更是讓上網不再受限,機場、車站、地鐵,隨處可見專注玩手機的青年人。新媒體帶來的廣闊平臺,讓思想政治工作網絡覆蓋更廣泛、更靈活、更完善。石油銷售企業各基層單位點多、線長、面廣,各個崗位生產任務各不相同,用工成分也趨向于多元化,集中開展活動不太方便。如何實現對廣大職工的廣泛聯系和有效覆蓋,增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重點工作。新媒體在員工中的廣泛運用,為這一難題的解決提供了平臺。
(二)交互性好,渠道便捷
與廣播、電視相比,新媒體將原有的一點對多點改變成多點對多點,每個人都可以進行大眾傳播,主動性大大增強。近年來很多熱門事件,都是被微博傳播炒熱的,媒介平臺與每個人的生活越來越近,當前最具交互性能的微博力量已經不容忽視。國有企業黨組織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的這一優勢,進行文件傳遞,活動策劃、視頻會議、征求合理化建議、交流員工心聲等,充分發揮有限的組織資源,做到人盡其責、物盡其用,不但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節約辦公成本。
(三)形式多樣,樂于接受
新媒體傳播信息不單是文字或者圖片,還附有音頻、視頻等多觸覺通道,因此在網絡等新媒體陣地上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較之傳統形式,可以創新更多形式,涉獵更廣泛的內容,吸引到更多員工,將思想政治教育、形勢任務教育、企業文化傳播等方式得更加廣泛深遠,讓正能量飄揚在電子空間,正向引導、正向激勵,為員工指引正確方向。
二、新媒體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挑戰
(一)不受控,主流思想管控不易
有別于傳統媒體嚴格的發布審查機制,任何人都可以借助新媒體隨時隨地發布相關信息,使得網上各種信息魚龍混雜,不可避免的包含了一些不健康的內容和偏激的評論,甚至有人居心叵測的編造虛假信息、肆意放大矛盾,造謠惑眾,惡意炒作,制造混亂,對于主流社會造成極其惡劣的負面影響,這就是新媒體的不受控性。
(二)淺閱讀,思想高度提升不易
互聯網特別是微博的興起,使得閱讀變成了快餐式、跳躍式、碎片式的,有些年輕人缺乏耐心,已經養成了典型的標題閱讀。有人因此調侃,網絡使“知識分子”變成了“知道分子”。這種不求甚解的“淺閱讀”有可能演化成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淺思維”,如果再以這種“淺思維”為指導做出“淺決策”,弊端更多。對員工而言,“淺閱讀”帶來思維的鈍化,將不利于其人格的完善、精神的發育、知識構成的合理化。已有專家指出,如果僅僅滿足于“淺閱讀”,或者過分熱衷于“淺閱讀”,對于國家和民族將是災難性的。在這樣的趨勢里,要倡導廣大員工尤其是青年人回歸“深閱讀”,任重而道遠。
(三)運用弱,政工干部引導較難
不是所有員工都熟練掌握著新媒體運用的。據調查,很多一線員工尤其是年齡較大的員工不會發微博,甚至不會上網。在思想政治工作全覆蓋的目標下,這部分員工不能被忽略,必須引導和凝聚。政工干部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力量。政工干部對于新媒體運用的個人能力、思想認識、戰略眼光、創新精神倘若不及,無法游刃有余的運用網絡技術,無法對網絡這一現代產物的“雙面性”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就很難在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很難完成引導和服務員工的根本任務,新媒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運用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三、新媒體在思想政治工作運用的幾點建議
(一)巧用宣傳輿論陣地,打造凝心聚力的平臺
員工使用新媒體習慣迥異,思想政治工作要主動利用多種網絡平臺,以先進的思想引導員工,以全新的方式服務員工,在凝心聚力的同時為企業打造輿論高地。目前,各公司和專業線條都建立了工作聯系QQ群、飛信聯系平臺,省公司建立了信息門戶網站、OA辦公平臺等信息系統,可以考慮利用現有的網絡平臺,設立“信息快報”“政策簡讀”“心靈驛站”“青年話題”等各種欄目,小話題簡短發布,大文件群內共享,與日常工作、主流生活聯系緊密。同時,當企業受到社會不公正口水評論的時候,也可以就立刻發動員工在各種論壇、微博等新媒體為企業聲張正義,充分發揮“網軍”的輿情監察和狙擊作用,維護企業形象。
(二)創新組織動員方式,拓展溝通交流的平臺
運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正確處理繼承和創新的關系,既要善于運用新媒體,也要注重繼承和發揚長期以來形成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好的制度、機制和方法。[2]任何媒體都無法取代人和人的直接交流,不能因為有了新的媒體,就忽視了傳統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傳統的“三會一課”制度、談心談話制度、領導干部聯系基層等制度不但要堅持,而且要不斷地完善和提高,努力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強大生命力。同時堅持與時俱進,注重因勢利導,用干部員工喜愛的方式集結“自組織”,在共同愛好、共同追求的團隊里彼此激勵。油品銷售企業點多、線長、面廣,員工分布廣泛,可以考慮利用新媒體高效快捷、覆蓋面廣、成本低、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優勢,建立飛信群、QQ群實現即時聯系,發布會議通知、安排活動部署,有效擴展聯系渠道。
(三)整合教育培訓資源,搭建學習提升的平臺
作為國有企業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引導員工是各級黨組織肩負的重任,也是企業黨委工作面臨的重大課題。現今,新媒體的應用在教育方面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給了員工求知的另一個廣闊天地。要在員工中普及教育通道,制定各種激勵措施,鼓勵和帶動員工有效地利用教育資源。比如,中石化教育培訓系統、石化信息門戶、石化新聞網、石化網絡電視臺等網站教育資源豐富,方便自由支配,超越時空和地域的限制,這些內部網站基本都覆蓋到了庫站一線,成為普通崗位員工認識企業、提升知識的快速通道,通過網絡交互平臺了解企業、熱愛企業,并且利用網絡學習系統提升個人素質,員工對企業的認可度就會大大提高。
四、結論
本文通過分析當前新媒體發展的趨勢,研究了國有企業運用新興媒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在新媒體環境下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尊重員工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人文關懷、滿足員工多元需求,用先進的理論教育員工,用正確的輿論引導員工,幫助員工提高對網絡環境的認識和對網絡信息的甄別能力,使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倫理、行為態度、價值觀念,更加認同企業文化和發展愿景,為企業和諧發展、科學發展凝聚最大力量。
參考文獻:
[1]黃文生.干與說—中國石化對外宣傳的理論與實踐[M].中國石化出版社,2013:46-53.
[2]中共中央宣傳部輿情信息局,天津社會科學院輿情研究所.輿情信息匯集分析機制研究[M].學習出版社,2006: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