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信息化的時代已經悄然來臨。怎樣做才能夠使得小學生們能夠更好的吸納新的知識,為日后能夠更好的融入社會做準備,這是每一位小學教育工作者都要去深入探討的一個問題。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當前的小學教育也要做到緊跟時代的腳步,以培養小學生創造力作為教學的新目標來對現在的教育體系進行補充。
【關鍵詞】小學數學 創造力 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7-0124-01
前言: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發展至今,創造能力發揮著功不可沒的重大作用。一個國家和民族想要永遠走在時代進步的最前沿,就離不開創造力對其的重要影響。經過研究和調查發現,任何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創造力,只不過是擁有的創造力還未能被完全的激發出來。所以要更加重視創造力的后天培養與養成[1]。
一、通過思維鍛煉來激發學生創造力
在數學課程的教育過程中,對于學生整體的邏輯思維以及數學解題思維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而這兩種思維,都有賴于學生創造力的養成。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鍛煉學生們的思維能力來反向地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應該把激發學生們的創造力提到教學的進程之中[2]。學生的創造力與思維能力不是一時之間能夠養成的,其實他們都是經過長時間的知識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夠養成的優秀品質。
教師為了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幫助學生養成創造力,就需要培養孩子們自主思考,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們做到知識的聯想與遷移能力的培養,這也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能力的另一種絕佳的途徑與方法。同時,教師們要注意在小學數學課程教育的過程之中,為了能夠使得學生們更好的去吸收與掌握難弄的知識點,就要做到讓學生們對于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點進行查漏補缺,看看自己是不是做到了對已經講過的知識點真正的掌握了。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從而能夠在遇到難題的時候更好的發揮出自己的創造性能力。
二、采用小組學習的方式取長補短
在新課程改革對于數學學科做出全新的教學要求之下,教師要采用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來對學生進行授課。
例如,可以在數學課堂上,對整個班級的同學進行分組處理。分組的原則和標準不應該只有成績這一種因素,應該做到根據多重因素去將班級中的同學進行分組。可以把不同學習習慣的同學分到一組,從而做到學習方法上的互補,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能力。還可以將數學學習成績較好和數學成績一般的學生放在一組之中,這樣做可以充分激發學習一般的學生的創造力,讓他積極的追趕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向更高的數學成績發起沖擊。
三、學生想象力的培養與創造力培養的重要關系
提到創造力,就自然而然的想到另一種與之相輔相成的能力,既是想象力。想象力的養成可以幫助學生去解決更多的抽象問題[3]。例如,蘇教版教材中在小學階段的高年級數學課程中《正方體與長方體》一課時,如果只是單單的依靠教學道具的輔助教學來告訴學生們,這就是正方體或者這就是長方體。顯然是對于激發小學生們的創造性能力是十分不利的。教師應該先放下現成教學道具,讓學生們發揮想象力,自己想想正方體和長方體分別是什么樣子的,還有他們見過的生活中的哪些物體是正方體,又有哪些物體是長方體。這樣一來,學生們就會充分的調動自己的想象力去進行思考,在想象的過程中學生的創造性能力也得到了良好的鍛煉。
然后可以讓同學們通過動手折紙的方式來制作出一個正方體來。先讓學生們剪裁出六個一樣大小的正方形,學生們不難猜到這就是正方體的六個表面。然后讓學生們在桌面上對這些正方形進行拼接處理,看看那一位同學能夠做到又快又好的將六個平面的正方形通過拼接的方式最后折合成一個正方體。這樣做充分的鍛煉了學生們的空間想象能力,而且還在歡樂輕松的課堂氛圍之中逐漸培養了小學生們的創造性能力。
四、結論
學生創造性能力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他有賴于學生想象能力與探索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之中,深入的貫徹素質教育的思想。重視對于小學生們的創造想能力的養成。
參考文獻:
[1]王治峰.芻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 亞太教育,2015,(25):16+10.
[2]李新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措施探析[J]. 中國校外教育,2015,(05):107.
[3]李智強,朱曉紅.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模型思想的探討[J]. 科技創新導報,2015,(04):143+145.
作者簡介:
強薔(1995.11.15-),女,回族,安徽蕪湖人,合肥市望湖小學二級教師,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心理健康教育2014屆本科畢業生,華東師范大學2015級碩士研究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