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英
【摘要】高效課堂主要體現在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培養學生生物興趣、營造和諧民主課堂、提高教師業務能力三方面提出了建議,以達到初中生物的高效課堂。
【關鍵詞】教學有效性 主動性 生物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7-0163-02
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高效教學不僅是新形勢下素質教育的需要,更是讓生物課堂煥發生命活力的需要[1]。所謂“高效”是指變課堂教學的“少、慢、差、費”為“多、快、好、省”,變課堂效果的“事倍功半”為“事半功倍”,實現課堂效益的最大化,使學生“又好又快發展”。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培養學生濃厚的生物興趣是關鍵
1.精心設計導入,激發求知欲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教學中,導入是課堂的第一環節,好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引人入勝。例如,教師能在導入時,提出符合學生認知水平而又具有趣味性和層次性的問題,這將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討論和深入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力。
2.課堂中穿插社會熱點,吸引學生眼球
將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及社會熱點相聯系,鼓勵學生學以致用。例如將試管嬰兒、轉基因食品、禽流感、艾滋病、低碳生活等熱門話題引入課堂,培養學生的學習欲望。
3.以教師的人格魅力,博取學生對生物課堂的關注
“親其師必信其道。”教師的教學語言和教態等方面要追求完美,達到完美的藝術境界,讓學生們在輕松、激動和欣賞中主動聽課,集中注意力,活躍思維。因此,教師要加強專業修養,關愛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習熱情。
二、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課堂,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基礎
1.創設情境,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
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所以,只有創建一個有意義的、真正能滿足學生需要和喚起學生主體意識的課堂情境才能激發學生認識的沖動和思維的活躍性。
2.歸還主動權,增加學生參與的機會
主動性,是新課程學習方式的重要特征,學生的學習才是一種真正的有效學習,因此,教師要把主動權歸還給學生。例如,在學習《生物學是探索生命的科學》涉及人物和歷史事件,教師先是讓學生自主閱讀有關內容,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表達和交流,這樣的課堂讓學生做主,那將收獲到不一樣的精彩。
3.分小組開展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性學習,指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學習,即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保護生物多樣性》時,學生分小組進行有關生物多樣性與環境保護的調查,然后科學地利用網絡資源搜集一些資料,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2],全班同學共享,交流討論得出各種各樣的觀點。這樣讓學生全面地參與到學習中,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增強了學習興趣及學習效果。
三、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為“高效”提供保證
1.熟悉課程,把握教材特點,明確重點、難點
作為教師,在知識的系統性方面的把握務必高于學生,對要講授的教材特點要了如指掌,教師需要明確知識點的重難點,做到在課堂中教在當教處、教在當教時。
2.善用“多媒體及展臺”等現代教學手段
合理地將大量的圖片、動畫、錄像等材料整合到多媒體教學課件中,直觀地向學生展示或再現不同的生物及其生命活動的情況,能夠更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打破時空的限制,增加課堂的信息容量,提高教學質量。
3.正確運用評價方法,培養學生的成就感
在新課改下,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可以更加準確地實現評價的目標和功能。教師應注意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2]。
4.注重教學反思,積極總結提高
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學行為的再思考、再認識,是教學過程的“再回首”。反思的核心是“問題”,是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所進行的思考,其目的是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達到提升或超越。通過及時的課后反思,總結經驗,改進不足。
學生是學的主體,課堂教學是否有效,或是否高效,其檢測的標準就是學生對本堂課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因此,只有教師有足夠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濃厚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地將所有的注意力投入到生物學習中去,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才能真正構建高效的生物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周志學.淺談如何構建有效的生物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2(3):127.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