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丹丹
摘 要:評價在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對教學實踐有導向作用。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評價要關注教學的整個過程,關注學生探索新知識的經歷和獲得新知識的體驗。但當前不少評價方式仍然是傳統的、靜態的一次性操作方式。本文主要研究如何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持續發展,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科學的探究精神和良好的思維品質。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評價;多元化;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1-272-01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了評價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即有效的教學評價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而發展。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學評價要關注教學的整個過程,關注學生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而現行的只注重結果的評價方法與新課程標準的精神是相悖的。它不能科學、公平、全面、準確地評價學生,也不可能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進行。
一、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給學生更多的鼓勵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并不是孤立、單一的個體,而是一個大的學習群體。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有教師、學習伙伴、家長等陪同,因此在對學生的評價中,應該采用教師評價、同學互評、家長評價、自我評價這樣一種評價主體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力求通過多種評價主體,讓學生獲得來自多方面的肯定,樹立學習信心。
1、教師評價
教師的評價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在合適的時候給予學生適當的評價,針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評價,既不能夸大學生的表現,讓學生感覺不真實,又不能打擊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變得更加沒有學習的動力。
比如:筆者在教學中,對于在課堂上思維敏捷的學生,表揚其“你的小腦筋轉得真快,說不定你將來可以當一個小數學家呢!”而對于學困生的評價,則多是偏重于鼓勵,如”你今天的表現讓老師對你很有信心”,“你今天很棒,不比某某同學差”等。同時,對學困生進行評價時,語氣要平和、中肯,使學生感到教師的表揚是真誠的。
2、同桌評價和小組內評價相結合
現在的數學教學比較注重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和集體意識,因此筆者在教學中把一部分評價任務放在了小組內和同桌間。因為,學生間的交流比師生間的交流要更加順暢,而且學生之間的交流方式是他們所熟悉的,語言上也是學生容易接受的。
例如:在課堂上,小組交流之后,筆者會讓學生一起說一說今天同桌的變化,有的學生會說:“老師,我發現今天某某的乘法口訣比前幾天更熟練了,口算特別快。”“老師,剛才你讓我們一起討論的時候某某同學不參加”。有時,筆者還會在一節課結束的時候,讓學生相互說一說今天的收獲和發現,有的學生會評價一下今天表現好的同學,當然也會批評表現不好的。雖然在這些評價中有表揚有批評,但是學生會很自然地接受,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予以改進。
3、家長評價與自我評價相結合
學生所處的兩大環境一個是學校環境,另一個是家庭環境。在家庭環境中,家長的評價是重要的。因此,在平常的教學中,筆者經常讓家長在家庭作業或者是單元測試中寫上對學生的評價及改進學習的建議。這種方式,一方面能夠使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家長與孩子的交流,使家長能夠正確指導孩子的成長。
當然,不管是教師的評價,還是來自同學、家長的評價,最終的目地是讓學生能對自身有清楚的認識。只有認清自己,學生才能找到學習的方向,而對自身的認可能讓學生產生學習自信心和動力。
二、注重評價方式的多樣化
教師的評價方式并不僅僅局限于語言上的評價,還可以利用各種獎勵,在低年級中這種方法尤為實用,如獎勵小紅花、闖關游戲、集體爭奪戰等。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更好的評價方式即把評價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這也是數學小課題研究中的一項內容,探索怎樣在課堂教學與學生評價之間搭建一座橋梁讓學生感覺教師的獎勵可以更“實用”。
有些教師的做法是值得我們借鑒的。例如:在教學二年級下冊“找規律”的時候,教師在課前出示了四種顏色的蘋果卡片,分別代表不同的意思,如藍色代表積極回答問題、紅色代表樂于參與小組討論等,分發給小組的組長,由組長進行組評,在課程結束后組長上臺展示他們小組成員的成績,最后學生得到的蘋果卡片也同樣形成了有規律的圖案,恰好與本節課的學習知識相結合。
當然,這些需要教師在教學預設中就有所考慮。這種新的評價方式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三、注重評價的層次性
教師要承認,學生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個性差異,發展水平也不同。教師在實踐中要注意針對學生的差異性,在評價上運用多把尺子,做到分層落實、分層評價。筆者在數學教學中會經常進行一些口頭測驗,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針對性地檢測學生的學習水平。在評價學生時也應如此,同一道題目對一般的學生和學困生應有不同的衡量標準,教師在評價方式和語言上也應有所區別,這樣才能使不同層面的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發展,最終對學習產生信心。
總之,評價是一門藝術,不僅反映了教師的語言藝術、激歷藝術和引導藝術,也是教師高超教學技藝的體現。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運用多種評價主體、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法、分層次對學生進行評價,使學生得到公正、合理的評價,從而激發其上進心,進而實現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