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雅純
摘 要:作為屢禁不止的腐敗問題,在當今時代中,其內容、形式、結構、種類等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我國傳統的反腐模式即政府部門的行政監督和司法監督已難以有效的解決腐敗問題。如何徹底有效的反腐成為當今形勢下的新難題。21世紀被稱為互聯網時代,隨著互聯網在人們生活中的滲透,腐敗的治理也形成了一種新思路和新方式——“網絡反腐 ”。
關鍵詞:廉政文化;網絡反腐;模式構建
一、網絡反腐,是對我國現階段反腐體制的一種有效補充
傳統的反腐模式僅僅局限于從當權者角度出發,要求建立相關的行政監督和司法監督來防范治理腐敗問題。而把網絡作為一種拒腐防變的新型監督媒介,則是從群眾角度出發。利用網絡進行反腐,調動了廣大網民參與反腐斗爭的積極性,提高了公民的主人翁意識,增強了公民的社會責任感,更重要的是使得各處隱藏的腐敗問題無處可藏。同時,網絡反腐有利于政府行使公權的過程中實現法制化、規范化、合理化。通過收集網民的網絡輿論熱點信息,進行資料篩選,調查處理,到最終信息的反饋,使得政府公權的行使更加公開、透明和公正,有利于我國權力制度的規范化和法制化,這對于我國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大意義。
二、網絡由于其技術上的特點為公眾更好的行使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四大民主權利提供了條件
與傳統的社會監督方式如寄信、打電話等相比,網絡反腐更直接、更尖銳、更隱蔽、更能保護監督者的合法權益。
網絡作為反腐的一種工具或手段,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信息傳播及時便捷、受眾率高。網絡不同于市長信箱、監督熱線等,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更為自由。網民上網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因此更能隨時隨地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發表言論時,網民們使用的網名可以任意選擇,可以不是自己的真名,這樣反映問題起來便沒有過多的顧忌,可以直接而坦率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此外,由于網絡的受眾率極高,更容易形成一股社會輿論熱潮,更有利于引起政府的重視,推動案件的調查和審理。二是抗干擾性強。傳統的監督手段如上訪、信件等在處理案件時往往需要檢舉人與被檢舉人面對面對質,當面提出意見和質疑。在這種情況下,有時會礙于情面,為了避免尷尬和難堪有所保留。更有些被檢舉人發現出現對自己不利的消息第一時間利用自己的權力和影響力進行封殺,甚至對檢舉者進行打擊報復。網絡因為其匿名性在監督過程中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這種不足,大大降低了群眾監督的心理負擔。三是成本低、效率高。現實中各種舉報渠道有不少,包括上訪、信件、電話等,但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耗費舉報人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網絡舉報則無需實地上門更無需額外的開支,有關部門進行查處時同樣可以直接從網絡中尋找線索,節省了成本。四是直觀形象。網絡舉報的材料集聲音、圖像、動作和文字等為一體,內容更加直觀形象,更加直接逼真的揭露腐敗分子的不法行徑。
但我們也應看到,網絡反腐也存在諸多的不足。一是網絡反腐法制建設和相關制度不健全。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于網絡舉報人缺少法律保護;有的人很可能鉆法律空子,打擊報復舉報人。其次,網絡反腐與當前各項制度銜接存在短板。在保護網絡舉報人、以及舉報之后政府反應及其調查處理的進程等,各項制度不健全,信息公開渠道不暢,需要建立網絡反腐制度支撐機制和體系。二是網絡反腐的非理性化表現形式。一方面,有相當多的舉報人正是看到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實施虛假舉報和夸大舉報甚至"無中生有",造成在查處過程中,"誤傷"或者"躺著中槍"的人越來越多,致使有些人的正當行為或者合法權利受到不應有的傷害或威脅;另一方面,由于一些網友的獵奇心理和網絡的傳播性特征,以反腐之名曝光艷情、揭人隱私,致使網絡環境趨向于低俗化、娛樂化,道德和法律受到底線挑戰。三是網絡反腐容易泄露反腐機密。主要原因就在于網絡上的快速傳播容易打草驚蛇,被舉報對象了解到事情敗露后必然會對將要面對的調查和處理進行及早準備,包括提前與各方面進行串供甚至在調查前銷毀相關證據。這樣就導致很多線索難以取證,案件也難以進入實質性的查處,加大案件查處成本。四是網絡反腐容易誤導網絡輿論,影響司法公正。網絡輿論環境的力量就在于能夠鼓動民意,網民往往被激發起強大的民意,尤其容易產生非理性的“一邊倒”的輿論。這樣就會司法機關的審判帶來巨大的壓力,干擾正常的司法理性,甚至會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判。
三、構建完善的網絡反腐模式,首先要建立健全網絡反腐法律體系
與傳統反腐手段相比,網絡反腐是一個新興事物,是時代和科技進步的產物,需要在實踐中充分進行利用,但是我國雖然推出了網絡反腐這一渠道,但是在實踐中卻很少會對這種新的反腐方式進行應用,這樣不重視網絡反腐這種模式必然會對我國反腐倡廉工作的推進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我國必須要做出一定的措施來網絡反腐倡廉工作的應用,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法律層面上來確定網絡反腐的合法性,用法律的手段來不斷對網絡反腐進行規范。其中包括在法律層面上根據往網絡反腐的特點來對網絡反腐的內容以及方法等作出明確的規定,尤其是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來對網絡反腐中的行為作出規范。成立有關推進網絡反腐工作的相關部門,對法律在實踐中的效果進行調查,然后及時對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其次,完善網絡反腐模式的舉報機制、反饋機制、保護機制、激勵機制。應該增開一定的網絡舉報窗口,并加大在這方面的人員投入,從而保證能夠利用最短的時間對群眾所舉報的案件進行處理。另外,群眾在通過網絡這種形式來舉報腐敗案件時最擔心的就是信息安全問題,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政府還應該加強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建設,從而確保舉報人的安全,這樣就能夠吸引更多的群眾愿意通過網絡反腐舉報這種形式將自身所知道的官員腐敗信息上報給相關的部門。各級政府來說都應該重視網絡反腐信息反饋機制的建立,現在很多政府網站都只是大量的對反腐信息進行收集,但是卻不將案件的處理進程進行公布,這樣就很容易影響到群眾進行網絡反腐舉報的積極性,所以針對這種情況,各級政府都應該重視反饋機制的建立,及時將案件的處理情況公布在政務網站上,讓群眾在第一時間能夠獲得有關網絡反腐案件的處理進程,這樣通過政務透明化的方式不僅能夠督促相關政府部門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還能夠吸引更多的觀眾來觀眾網絡反腐。要制定明確的制度來對網絡犯罪行為進行劃分,對于那些惡意辱罵、恐嚇別人的行為要給予一定的懲罰,這樣一方面可以對舉報人的行為進行保護,而另一方面也能夠有效的對那些網絡不法分子的行為進行制止,從而使得更多的人敢于利用網絡反腐這種模式來進行反腐倡廉工作。網絡反腐信息舉報者的個人信息進行保護,而且還需要加強對網絡平臺的管理,對于那些惡意搜索別人信息,并利用搜集到的信息攻擊別人的行為要給予嚴厲的懲罰,從而保證更多的群眾愿意使用網絡這個渠道來向有關部門舉報官員的腐敗情況,協助政府職能部門來將腐敗官員繩之以法。針對網絡反腐制定科學的激勵制度,設立專門的網絡反腐鼓勵基金,從而作為保障群眾在網絡反腐過程中所應該得到的合法權益,這樣就能夠激發很多群眾參與到網絡反腐中的積極性,從而不斷促進網絡反腐工作的開展。最后,重視我國網民自身網絡道德修養素質的提高工作。既要保證公民的言論自由和正當權利,也要對網民在網絡中發布的虛假信息和誹謗謠言信息等進行嚴格的懲罰。再次,加強對網民進行網絡行為規范等方面的宣傳教育,讓每一位網民都能夠將網絡道德規范牢記于心中,以要求別人的心態來約束自己在互聯網中的言行,在網絡中要運用文明用語,不得隨意發布未經核實的信息,不輕信和傳播謠言,不惡意誹謗或污蔑他人等等。網民只有提高自身素質,將自己的行為約束好,才能贏得更多的信任。這樣在參與到網絡反腐過程中的時候才能提高自己發布言論的可信任性,從而為網絡反腐提供更真實有效的信息和證據等。這也能促進我國和諧網絡環境的構建,和網絡反腐工作的順利完成。最后,網絡反腐的目的是祛除腐敗的毒瘤,因此需要培養官員廉潔行政的素質,加強對政府機構公職人員的廉政教育。應該積極組織公職人員到基層黨員干部警示教育基地去學習,讓公職人員在學習過程中加深對廉政文化的了解,并通過對一些腐敗案例的學習獲得一定的警示,從而樹立正確的廉政工作觀念,減少公職人員腐敗行為的發生。
四、結語
只有通過以上方法,從技術以及政策、制度多個角度進行規范,推進網絡反腐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設,才能更好的在實踐過程中發揮網絡反腐的優勢。我國的網絡反腐工作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從而不斷推進我國民主政治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