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棟
摘 要:隨著汽車工業快速發展,對汽修人才的需求量是越來越大。而職院院校作為培養汽修專業人才的搖籃,需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提升學生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學校中不但能主動學習還能快樂學習。但是,傳統教學模式對汽修人才培養存在各種弊端,必然會影響職業院校教育發展,還會影響社會對相關人才的需求。該文闡述了“一體化”教學含義及必要性,并在此基礎上探究一體化教學改革措施。
關鍵詞:職業院校 汽修專業 一體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3(a)-0199-0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汽車擁有量越來越多,對汽車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同時對汽修專業人才綜合素質、業務水平以及專業技能等各個方面要求更高。一直以來,職業院校汽修專業承擔著培育綜合型汽修人才的中堅力量,在新形勢下需要改革教學模式,才能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探究一體化教學具有重要價值。
1 一體化教學含義及實施一體化教學的必要性
1.1 一體化教學含義
所謂一體化教學,就是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把科技開發、實踐教學、理論教學等各種內容綜合起來,從而實現實踐中學習理論,在理論中開展實踐。總體而言,一體化教學含義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教學目標。職業院校教學目標要注重整體,對于一體化教學而言,其主要目標包含技能與知識,過程與方法,以及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等各個方面,是學生學習的基本要求,屬于一個有機整體。
(2)教學內容。實現教學內容一體化,就是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才能夠有效滿足學生的職業轉換,同時還要緊緊圍繞著實踐內容,提供比較寬泛理論基。而實踐包含技能教學及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等。
(3)教學時空。在一體化教室中,學生就能將上看所看和所聽,轉變為動和練,體現學生主導作用。
(4)師資。一體化教學對汽修教室提出更高要求,教師必須要掌握一定寬度與深度的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精度的實踐技能,不但要掌握以上的理論知識及技能水平,還要具有一定職業教學的方法,以此提高理論和實踐的教學效果。
1.2 實施一體化教學的必要性
從職業院校傳統教學模式來看,明顯存在一定弊端,必須要將理論和實踐二者同時進行,如果二者互不干涉,必然導致教學嚴重脫節,讓學生感到學習的困難,無法提高學習效率;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必然浪費資源和重復教學;影響教學質量,影響培養技能型及應用型人才,根本不能提高教師自身能力。因此汽修專業教學時,如果依然按照傳統模式把專業理論課的開課時間跨大。例如汽車發動機,講解結構原理、修理零件的工藝及維護和故障排除,這個知識點間隔時間至少一個學期,極易讓學生無法清楚認識整體知識,這樣根本不能將前后所學知識聯系起來,當學生后面知識時還需要花費一些時間重新講解前面的知識,必定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教學效果。
在職業院校采用一體化教學,這種教學模式也比較適合職業教育的特征,要同步開展理論學習與實踐。采用一體化教學,要應該從學生能力及技能上形成規律出發,積極營造出職業學習氛圍,把傳授知識、能力培養及訓練技能融為一體,二者要同步進行,同時完成事情的認識,從而促進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與技能。教師要以自身動作為導向,讓學生通過學習獲得職業能力。目前,學生學習過程中,主要采用獨立或者小組形式搜集信息,師生、生生共同探討,不但能夠獲取知識還能夠形成能力。開展教學組織就應該以學生作為中心點,要從教朝著學轉變,教師在安排作業時要圍繞教學理論,引導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理論,開展實踐操作,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
2 職業院校汽修專業一體化教學改革
職業院校汽修專業進修一體化教學改革是教育發展必然趨勢,更是汽修專業培養汽修人才的重要舉措。總體而言,筆者建議教改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2.1 營造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學習汽修專業方面的理論知識時,必須要避免出現理論與實踐二者脫節的現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給學生創設具體的汽車故障場景,通過各種真實場景的講解,將抽象枯燥的原理轉換成具體化、生動化的知識,讓學生在活躍、自由及輕松的環境中愉快的學習,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汽修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講解理論知識中,如果和教學情境脫離,那么就讓學生感到教學空洞乏味,理解知識上存在極大的困難,長時間如此必然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尤其是學習新內容時,教師必須要依據學生自身的好奇心,以及喜歡動手的特征,當學生參與實驗時對汽車零部件進行拆裝時,必然對一些零部件具有感性認識,并且會產生出各種各樣的疑問,教師就要結合教材內容開展講解,解答學生提出各種疑惑,提高學生學習汽修知識的效率和實效性。比如,學習汽車離合器構造相關內容時,教師要帶學生近距離觀察離合器,當學生有一定感性忍心后再講解理論知識,就能夠取得更好教學效果。學生把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密切結合,發揮學生學習時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
2.2 創造實踐機會,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汽修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高度重視課堂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以此提高學生對汽修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還要多給學生營造一些外出實習機會。比如,帶學生到學生建設的實訓時,也可以帶學生到校企合作的崗位,還可以帶學生到學校附近的汽修廠學習。將學生置身到這種這個能真實環境中,就可以學習汽車構造原理,全面了解汽修行業的發展狀態及發展前景,激發學生進一步了解汽車構造的欲望,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投入到學習這種的熱情。通過汽車實踐教學,教師就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組織技能競賽,理論知識搶答比賽等各種活動,通過這些途徑來培養學生的汽修操作能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在開展汽修教學時,就要全面理解和掌握汽車的原理,引導學生掌握一些常見故障,以及維修這些故障燈各種相關知識,學生還應該具備一定診斷故障與排除故障、維修、拆裝汽車等各種技能,要具有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從事企業行業的職業技能、素養。所以職業院校的汽修專業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汽修教師要積極主動轉變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法,以給社會培養汽修綜合型人才為己任,才能夠滿足社會對汽修人才的需求。
2.3 整合教學內容提高師資水平
在傳統教學模式影響下,教師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開展教學,但是從許多職業院校所用教材來看,理論知識與實操是分開實施。比如對《汽車構造》教材而言,其中重點講解汽車的構造及相關工作原理等各種理論知識;但是《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則重點在于實訓操作等各種內容,重點是對這些內容進行介紹與講解。如果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分開教學,極難實現教學同步,也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無法有效培養專業技能。因此就要主動研究教學改革,要將一體化教學理念觀察到每一個教學具體環節中,特別對學生實操能力要求比較高,更是要充分整合教材的內容,落實一體化教學理念,密切結合不同教材的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當然也可以選擇既有理論知識還包含實訓操作的綜合教材,從而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二者的有機統一。同時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還對教師教學能力與專業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專業教師要全面努力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成為一名真正的“雙師型”教師。
總而言之,在職業院校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極大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能夠提高汽修專業教學實效性;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社會需求型的汽修人才。因此職業院校的一線教學者就必須要貫徹這種教學理念,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手段。尤其在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同時,還要合理應用多媒體教學工具還原真實教學情境,從而促進汽修專業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 郭萍,金鴻,張彥娜,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學業評價方案[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刊),2011(11):22-23.
[2] 巨榮峰.高職院校“工學結合、項目輪訓”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濰坊高等職業教育,2009(1):20-22.
[3] 王學軍.淺談汽修專業如何實施理學一體化教學[J].教育園地,2013(6).
[4] 沈衛青.汽修專業中如何實踐“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2).
[5] 謝金紅,李友良.汽修維修專業“模塊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與改進[J].廣西輕工業,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