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
摘 要:“成語匯”是以成語為學習內容,以積累特色語言、提升文學和文化素養為目標的自創微課程。文章從確立微課程意識、找準微課程主題、創設微實踐時空、注重微評價效果四方面,研究基于能力培養的“成語匯”微課程設計。
關鍵詞:微課程;成語匯;語文教學;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2;G4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5-0036-01
“成語匯”是以成語為學習內容,以積累特色語言、提升文學和文化素養為目標的自創微課程。具體設計如下:一是成語薈(分類學習成語),二是成語會(講述成語故事),三是成語繪(繪畫表達成語),四是成語慧(成語接龍游戲)。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這項實踐學習,不僅能讓學生的學習有意義,而且能讓學生的智慧與思想獲得提升。
一、確立微課程意識
微課程意識對于教師的意義,在于通過特定的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提升,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形成教學特色,實踐個性化教學主張。新的課程理念指出:教師和學生是課程的開發者和創造者。在國家課程校本化之后,校本課程逐漸走向“師本化”,這就要求教師要綜合有效教學的目標意識、生活中學語文的資源意識、充分對話的過程意識、以生為本的評價意識,做一個善于反思、善于創新實踐的教師。成語匯,即是一次創新實踐之旅。學生在學習成語的過程中愛語文、愛學習,課外與課堂相呼應、相促進。
二、找準微主題內容
微課程主題內容的選擇,是源自于學生的學習素質狀態的。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處于從字詞到句段、從積累到運用的過渡中。遵循學科特點,關注學生學習現狀,是確立課程內容的關鍵。既然是微課程,其學習主題宜小不宜大。教師必須全面了解和充分掌握學情,通過對照學科課程標準,進行理性分析,找到學生普遍存在的能力“軟肋”或知識“缺口”,在權衡輕重的基礎上,選定一個可以“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微主題。比如,不同的學科可以有不同的主題選擇:語文學科有強化口語表達的“每日新聞播報”,藝術學科有提高藝術審美能力的“名畫微欣賞”“名曲微聽賞”,有破解數學密碼的“班級題庫自編”,激發體育興趣的“快樂游戲”等。主題的確定,應該聚焦在一個“點”上,即可以為學生學習素質的發展打開一扇窗。微主題確立之后,教師應當精心制定實施方案,并且要組織學生討論,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共同完善學習方案。這個過程實質是讓學生認清微課程目標、明白主題性學習內容和要求、達成共識、誘發積極動機的過程,是有效開展微課程建設的基本前提。
三、創設微實踐時空
一些教師認為,在學習和教學任務相對繁重的當下,不可能騰出時間讓位于微課程活動;有時語文實踐活動也會形成虎頭蛇尾的狀況,這其中的“舍”與“得”是一種理念。語文學習,注重的是過程與方法,而不是時間和結果。教師可以根據微課程實施的內容與要求,設置合理的學習時間與活動次數。一般只要利用課前準備時的兩分鐘,或者在課堂開始的幾分鐘,組織專題匯報即可。因為微課程的實踐過程,學生大都在課余完成,課堂上所需的,是匯報交流的過程。減少單一的作業時間,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就微課程項目自學自練,自主收集整理資料;利用家校平臺、家長資源,在課余時間自主實踐,保證微課程在“微時間”里可持續開展。成語匯的各項活動,其時間與空間也是不相重復的。比如,分類積累的成語可利用課前兩分鐘進行;成語接龍征集活動可放置到課間進行;成語繪畫可以在家完成;組織成語故事會則需要利用一節課的時間……各不相同的時間設置、空間安排,保證了活動的順利進行。如果師生持之以恒,點滴的疊加可以“穿石”,無論是學習技能與方式,還是學習態度與風貌,都可以發生質的改變。
四、注重微評價效果
學習評價是微課程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激發學生內驅力的保障機制。如果評價缺失,學生就沒有發展的方向,微課程建設也將隨之走向“自由主義”狀態。從學習方式呈現來說,微課程一般具有活動性、個體性、短時性特征。因此,評價標準的建立應該遵循發展性、差異性原則,既要有面向全體的等次層級,又要有面向個體進步的激勵考量。同時,也要鼓勵合作學習、合作創編、合作展示,促推課外自主學習、實踐、思考的廣度和深度。教師可針對不同項目進行個人評價或小組評價,評比“故事大王”“智慧之星”,還有星級遞增評價等。過程性評價也應以及時簡易的“微評”為主,不斷提升學生主動參與、主動發展的積極性。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以外,更關鍵的是教師的自評反思。每當一個實踐周期結束時,教師要對微課程的實施過程與實際價值做反思性的評估,以真正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發展。
五、結束語
微課程是基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和個性化發展的需要而進行的師生共同建構的小型課程。它是具有一定針對性、拓展性的主題學習,是一個微小系列的實踐活動。“成語匯”,就是一項以成語為學習內容,以積累特色語言、提升文學和文化素養為目標的自創微課程。與一般的成語積累不同,“成語匯”是多項實踐的匯集,更關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自學能力的培養,以及成果的自信表達。
參考文獻:
[1]李可聞.小學語文中的成語教學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4(12).
[2]王淑華,劉珍.關于小學語文教材成語部分編寫的建議[J].教育探索,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