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才
摘 要:小學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任務,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始終保持一顆對學生無私的愛心,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修養,不斷完善提高自己,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法,就一定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游刃有余。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的工作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如果能夠做到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采取恰當的、科學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在管理工作中不斷協調工作,才能建立一個健康、良好的班集體,促進基礎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一、對學生一視同仁
在教育中,對于成績比較好的小學生進行表揚與肯定,也要看到他們的不足,并提出讓他改正,使他們完善和提升自己。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來說,班主任要以適當的方式對其進行勸說并鼓勵,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案,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還要避免其他學生對這些學生的歧視,要鼓勵學習好的學生幫助他們;班主任不要放棄他們,不要讓他們從心里對學習產生抗拒,對他們多一點關心和體諒,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被肯定的。
二、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
班主任必須認識到自己在班級中所承擔的責任與義務,結合時代的發展轉變傳統的等級教育理念,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領路人。作為小學班主任不但關注學生的學習和成績,更應該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有責任心、不斷創新,以認真的態度投入到教育工作中。班主任還要善于運用情感溝通的方式去激勵小學生,用他們易于接受的方式去正確的引導,能夠站在小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給他們自由發揮的空間,讓他們充分的施展自己的才華,使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綜合能力得到鍛煉,為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深入了解學生
只有班主任教師主動走到學生當中去,親近學生,真誠關心和愛護自己的學生,才能順利開展一切班級工作。深入研究學生是基礎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班主任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各種集體活動細心觀察、了解班風和學風,了解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一是要加強和家長的及時溝通,了解每一位家長的文化層次,找到班級管理中需要糾正的弱點。二是教師要研究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包括他們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等,了解他們的生活環境,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心理變化和學習程度;等等。在了解學生、拉近與學生距離的過程中,班主任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識水平和高尚的道德品質,讓學生對班主任產生由衷敬佩之情,既把你當成特別值得信任的教師,又是可以平等交流的好朋友,從而在班級內樹立起班主任應有的威望,班級管理工作自然會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四、選取班干部
一個班級的精神面貌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因此,班干部的選拔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干部隊伍的組建不只是一種形式,要落到實處,發揮其應有的促進作用。選拔和培養班干部,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班主任要在班內幫助班干部建立班級威信,表揚這些學生的優點,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第二,班主任要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工作方法,鼓勵班干部大膽作為,同時還要嚴格要求班干部在班內起好帶頭作用,不論是在學習、勞動、紀律哪個方面都要做到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起到以點帶面的先進作用;第三,班主任要注重培養班干部之間團結協作的精神,通過班委會這個積極向上的小集體的力量來給予全班學生正面的引導,使整個班級形成班級的整體凝聚力和強烈的進取心,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
五、建立制度
良好的班級常規制度是學生在班級內進行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的前提保障,如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總是有學生調皮搗蛋,擾亂班級上課秩序,那么即使教師的教學水平再高也無法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活動很可能因為某一個學生的問題導致全班學生的努力付之東流,直接影響到班級良好班風學風的建設。所以,班主任要扎實有效地加強對學生的班級常規管理。班主任要帶領學生認真學習《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要求學生按照其中的課堂常規、日常常規、衛生常規、勞動常規等內容來規范自己日常的行為。
六、開展主題班會活動
主題班會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提高班級建設效率的主要途徑。班主任要注重每次主題活動的實效性,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活動中得到心靈的洗滌,用積極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學習態度來規范和指導自己的言行和學習活動。班會的主題可以根據學生感興趣的熱點話題或者近階段班級內出現的偶發事件確定,比如,三月份學習雷鋒活動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學習雷鋒好榜樣”的主題班會;在新學期伊始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確定學習計劃和目標,組織“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等等。
七、協調好與科任教師、家長之間的關系
班主任盡管有著滿腔的熱情,也在學生當中建立了一定的威信,但是只憑自己的一己之力是很難取得教育的成功的,所以班主任要努力取得各位家長的信任和理解,加強和家長的溝通交流,與他們達成一致意見,并時常與家長交換意見,以求時時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及時予以積極的干預。同時班主任還要加強和本班科任教師的交流,及時了解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班主任、科任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合作讓學生在家庭、課上、課下都得到了關注,有效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八、多傾聽學生的聲音
在班內發生的每件事情上都多聽聽學生的意見,看看他們對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想法,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總比教師單方面的命令要有益得多,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也增強了學生和班主任之間的信任感。比如六一的慶?;顒有枰啪毷裁垂澞?,教室需要怎樣布置,班會選什么話題,也要最后由學生“拍板”?,F在的學生思想開闊,思維活躍,想象力極為豐富,班主任在班里要給學生充分的表達意見和建議的機會,使他們真正成為班級的小主人。班主任這種“退隱”并非是撒手不管,目的是培養學生遇事多動腦筋的習慣。
九、結語
班主任的工作平凡而碎瑣、艱巨而又神圣,回想起剛擔任班主任時的種種滋味,好像快樂很少,艱辛很多。但當我翻開一本本作業,看到那一行行工整干凈的字體;當我走出教室,被學生圍著、笑著。。。那快樂真的是從心底往外涌。我付出的是汗水,收獲的卻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情感。
參考文獻:
[1]鄧春梅。探究如何做好一名小學班主任[J].讀與寫,2016(13):19.
[2]魏瀟麗,張秀蘭,隋麗霞。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創新之我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7):165-166.
[3]黃利,袁志芬,戴育紅。廣州市中小學班主任工作及隊伍建設調查報告[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5(9):37-40.